新时期职业培训教材开发探析

2019-08-16 02:14莫亚元
职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职业培训新时期

莫亚元

摘 要:为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应加强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培训教材的开发,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  职业培训  教材开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学校职业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两种模式。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迭代的加速,技能型人才跨行业流动愈加频繁,职业培训成为涉及面最广、受益面最大的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人们的欢迎。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意见指出:“根据职业培训规律和特点,加强职业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课程体系、培训计划大纲以及培训教材的开发。” 职业培训教材应根据国家的职业标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分析职业特点,来设计和安排教材内容。笔者近年来致力于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的开发,下面谈谈自己对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一些体会。

一、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迫切需要实用的职业培训教材

1.职业培训教材开发是推动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習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解决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任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指出:“当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这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制约我国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瓶颈。未来十年内,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将继续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技术革新步伐加快,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批适应性强、质量高、内容新颖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以满足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职业培训教材开发是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的迫切需要

职业培训主要是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知识等方面对从事不同职业的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活动,以培养其职业技能,提高其职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其尽快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实施方案》指出,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术革新步伐加快,劳动者的职业素养与就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大力加强职业培训,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好的职业培训教材对于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实施提升劳动力素质行动计划,笔者参与策划了“劳动力素质提升教材”。这套教材由浙江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目的性非常明确,主要针对提升劳动力素质的目的和要求。教材主要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针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人员、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理论部分内容以够用就行,实际操作部分比较翔实,操作性强,培训人员一学就会。

3.职业培训教材开发是劳动者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提高企业竞争力,不仅需要在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加强企业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而且需要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要更多地依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创新来实现;产业的结构调整更加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保障。目前我国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最高,第二产业中的重要支柱制造业也在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这些变化催生了对中高端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这些需求不断催生新的培训教材的出版。近几年,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家乐品牌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相当一部分农家乐经营管理者理念不新,文化层次、服务技能及经营水平不高。为了提高农家乐服务业人员的素质,笔者组织出版了《农家乐经营与管理》一书,为组织农家乐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供了实用的教材。该书在编写时充分考虑到农家乐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以及接受能力等因素,语言通俗,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职业培训教材应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1.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图书是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是人类思想、智慧的产物,是以传承文明、传播知识为目的,对人们的精神思想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工作,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出版工作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作为图书出版编辑必须提高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向劳动者传播有益于提高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2.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应注重选题调研

职业培训教材要围绕劳动者就业或再就业的主旨目标,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和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因此,在教材开发前,应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选题调研工作主要是通过网络、新闻以及各种相关领域会议收集与选题相关的信息,主要有:政策信息、职业发展动态信息、专业信息、培训市场信息、读者信息、作者信息、国外同类职业培训教材信息等。同时,要深入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培训学校、各种职业的生产一线,了解不同职业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的不同需求,拟定职业教材开发方案。再深入书店、学校、培训机构,了解同类出版物的现状和不足,对拟订的方案进行合理完善、调整。

3.职业培训教材应选择合适的作者

职业培训教材要想编写好,作者的选择非常重要。职业培训教材的读者是劳动者;要给某一行业的劳动者写书,当然要选择相应专业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逻辑思维清晰,具有较高文字修养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认真细致、严谨务实的写作经验的编写人员。作者要既了解这一职业的实际情况,又了解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以及接受能力等,还掌握这一职业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核心问题,编写的培训教材针对性强,言之有物;科学性、系统性、条理性、实用性强;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4.职业培训教材要体现职业特点

职业技能培训教材要想编出特色,就要在“职业”两字上下工夫。职业培训教材要吸收国内外同类教材优点,对工作岗位技能进行分析,要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如笔者前几年策划出版的职业培训教材《茶艺师(初中级)》一书,就是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茶艺师》(中级)职业鉴定标准为依据,并按茶艺师上岗必备的技术基础要求进行编写。在编写思路上遵循“教学理论由外到内,专业知识先会后懂,工艺操作强调习得,技能训练低起点运行、高标准落实”的思路;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通俗易懂,重视实际操作,使学习者学得进、用得上;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模块结构,体现选择性和针对性。

5.职业培训教材应配备合适的数字化课程资源

在新兴技术的驱动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巨大改变,出版形态也由此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集互动电子教材、配套数字教学资源以及相关应用服务于一体的立体化、智能化的多媒体教材。职业培训教材的开发,也应跟上时代步伐,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纸质教材进行全方位拓展,建设融AR/VR技术、数字化课程资源、微课、专业学习工具、应用数据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如笔者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一书,读者将扫描框对准标有AR标记的图片进行扫描,即可获得相应的AR展示内容。同时书后面还附有相应教学资源的二维码。通过这些新技术手段,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培训内容,掌握技能。

6.职业培训教材的编写形式要灵活多样

职业培训教材应根据不同工种采取不同的编写策略。同时,教材应能够体现互动性,让学员在阅读过程中有思考、有拓展。如笔者策划出版的《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一书就采用了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的编写模式,把与典型职业活动相关的各类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学与用的一致性,为实现培训教育和企业应用的无缝链接提供了保障。教材设置了形式多样的交互式练習、问题与讨论,拓展学员学习内容和思维广度。教材还设置了学习引导、相关链接、知识拓展、调查访问等模块,活跃了教材版面,增加了学习兴趣,便于学员对所选主题的理解,加快其职业能力的形成。

综上,职业培训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根据新形势、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职业培训新时期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先前学习在职业培训中的认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