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乘香 刘双梅
【摘 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给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差异较大(P<0. 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心绞痛是冠心病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发作性胸骨后疼痛,诱发此病的因素很多,比如气候原因、饮食方面、心理方面等[1],患者会出现心绞痛,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 女性24例, 平均年龄 (47.56±5.24) 岁, 患病时长 (3.16±0.91) 年;观察组患者男性25例, 女性25例,平均年龄 (49.32±4.57) 岁,平均患病时长(3.22±0.87) 年。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长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相关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无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4)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告知患者谨遵医嘱服药,以及饮食方面的护理。
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患者入院后,由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要将此疾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因素、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护理人员要主动、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随时注意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负面心理的产生,一旦发现,应及时开导患者,给予一定的安慰,消除患者负面情绪[2]。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的因素很多,饮食、休息、运动方面和气候变化也会诱发此病发生,叮嘱患者食用较清淡、易消化、含盐量低的食物,多食用含维生素高的食物,吃饭时不宜过快;气候有变化时及时叮嘱患者增减衣服;可以帮助患者适当做一些运动,循序渐进,注意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状况,并及时对患者不同程度疼痛的部位进行评估,然后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安抚患者紧张情绪,让其平躺或静坐,身心放松,深呼吸,对患者的肩部、头部和四肢采取适当的科学按摩[3]。若患者疼痛未得到好转,应及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比如做心电图,可以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的情况。
1.4 疗效评定指标 显效:患者心绞痛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效:患者心绞痛得到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有减少;无效:患者病情毫无起色,甚至比护理前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数资料以 (%) 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有效率 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差异较大(P<0. 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疾病,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比较复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会突然感到胸骨体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会有胸闷、气短的现象,甚至疼痛严重者,常伴有窒息或濒临死亡的感觉。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稳定病情。预见性护理中的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4]。
综上所述,给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缓解并稳定患者病情,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唐峥莹.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52-153.
郭宏煜,潘小娟.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9):231.
冯永辉,王洁.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111.
李娟,李朝兰.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