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平
认识、熟悉任承忠的人无不说他是“闲不下来的老兵”“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任承忠生于1942年,今年77岁。他于2010年开始担任常德市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组组长,至今已10个年头。10年来,他辛勤耕耘于党史联络园地,使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工作结出了喜人的硕果。
脚踏实地抓征编
2010年担任组长后,任承忠带领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紧密联系“三个实际”(一类区县,中心城区,集聚地带),秉承存史、资政、育人的工作宗旨,拓展党史联络领域,脚踏实地地做好党史征编工作。
用心征集党史专题资料。在资料征集工作中,任承忠一直坚持广泛征集与重点征集相结合,促进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有序开展。2013年,任承忠组织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组成员开始“刘邓大军集结常德(武陵)”史料的征集工作。他亲自到经历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原武陵区人大党委员主任、现党史联络组顾问潘国忠等3位老同志家中进行采访,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征集工作。征集过程中,任承忠等采用现场录音、录像、拍照、史料复印等办法,把史料征集工作做实、做活。目前,近30万字的史料已经征集完成,拟于今年编辑出版。同时,任承忠还组织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组成员开始武陵区党史正本第三卷有关资料的征集工作。他们从专题资料的征集、整理做起,广泛征集武陵区改革开放以来的文献、档案、资料、回忆文章等,为编写武陵党史正本第三卷打下了基础。
策划编纂党史人物书籍。党史书籍编纂是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工作的“标志性工程”。2011年,任承忠主编了《中国工运先驱,湖南工运领袖——记黄爱烈士》和《丹洲热血男儿,常德农运英雄——记刘泽远烈士》两本书。作为向中国共产党90华诞献礼的读物,其中前者荣获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编研三等奖。2014年,他策划编辑出版了《临刑乳子感天地,舍生取义真豪杰——记巾帼英雄王悦贞》。2015年,他牵头组织编纂了反映武陵区全国教育系统劳模、当代著名教育家賀大国的传记著作《捧着一颗心来》,并与区教育局、区档案局、区委党史办联合组织了该书首发式,在全区教育系统产生了较为深远而广泛的影响。2015年,他还组织编纂了《大爱人生——记“活着的雷锋”田工》一书。田工是武陵区体育东路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事迹十分感人。为充分挖掘整理田工的优秀事迹,并通过宣传其精神品质,达到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启迪人的目标,任承忠亲自物色采写主笔人,数次亲自陪同主笔人前往田工家中采访,并亲自审稿定稿,亲自组织编排付梓,终于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万名公众代表和全国评委会投票前夕,公开出版了该书。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田工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倾力编纂武陵英烈全书。2016年,任承忠从一本《常德烈士名录》中得到启示,提议编写一本自辛亥革命至今百余年间的武陵英雄烈士全书。为了这本书,他从立项、争资、挑选“笔杆子”到审稿、定稿,付出了大量心血。2018年烈士纪念日前夕,一套46万余字的《武陵英烈传》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受到全区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中国老区促进会领导对此书给予极高评价,说作为一个县级区,编纂出一本如此浩繁、如此完整的烈士全书,在全国还没有先例。
尽心尽力做宣教
想要红旗飘万代,就要培育下一代。10年来,任承忠率领党史联络组全体成员,在区委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以重大党史主题、重大纪念活动、重要时间节点“三重”为抓手,以扩大影响、增强实效为目标,主动、密集、有效地开展党史“育人工作,奏响一曲曲党史联络向“未来”的宣教“大合唱”。
助推党史“八进”活动。武陵区作为中心城区,人口较为集中,组织人员到纪念场所或指定地点集中也较容易。鉴于此,从2012年起,武陵区党史部门响亮地提出并持续开展了以党史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的“六进”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宣教活动,不断深化党史宣教工作。2017年,“六进”扩展为“八进”,增加了“进网络、进社会组织”。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组在党史‘八进”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任承忠亲自讲课(座)传史,同时组织“三类人员”到基层单位开展党史讲座。这三类人员包括“五老”(老领导、老模范、老专家、老战士、老教师)人员、党史联络组成员、党史著作撰写者。为推动全社会学党史风气的形成,任承忠还带领党史联络组成员积极向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家庭等赠送党史书籍。此外,他们还配合“完美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帮助社区、村部筹办居民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在其中有意识地设立党史(方志)书籍专柜,从而达到“送革命史书,助中国梦圆”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里,他们向六类对象累计赠送党史书籍超过2万册。
开门联络,尝试构建党史联络宣教“大格局”。开门办史,既要求党史联络工作要“走出去”,也要求党史联络组要把宣传教育工作“走出去”做大。2010年以来,在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组的努力下,区内协同抓党史宣传教育的单位不断增多,由最初的两三家发展到如今的10余家,形成了部门协作、上下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党史宣教“大格局”。
逢“节”开展党史宣教活动。任承忠常常说,我们应该常常想想烈士们,没有他们,哪来今天的幸福安宁。2015年,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组与党史办联合开展第一个烈士纪念日活动。他们利用馆藏图片与史料,制作宣传展板近200块,先后在区委机关、常德公墓、府坪社区等举办“爱国篇”诗书画影巡展,为中心城区纪念第一个烈士纪念日拉开了序幕,在全体市民中普及了“烈士纪念日”的知识,营造了良好的烈士纪念氛围,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此前,逢年过节,任承忠都会带领党史联络组组织诗书画影爱好者开展“四送”(送春联、年画、送红书、送文艺节目)活动,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如“党魂”“军魂”“国旗颂”等主题展览或主题活动,几乎做到了逢“节”有活动,不断扩大党史宣教的受众率。《英雄烈士保护法》颁行后,他们又第一时间翻印几千份,发到社区、学校,营造崇尚英烈的社会氛围。
红色遗迹挂牌实现重大突破。红色革命遗址是先烈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武陵区作为中心城区,革命遗址点多、分布广,但2017年以前,武陵区没有设置一处革命遗址,更谈不上保护和利用。从2017年起,任承忠下定决心,要在对城区革命遗址普查的基础上,先对第一批重要革命遗址挂“牌”立“碑”建雕塑。几经周折,终于在2018年11月,为武陵区第一批18处革命遗迹遗址竖起了标识牌或立起了纪念碑,向世人昭示先烈事迹,供后人凭吊缅怀。这些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纪念设施,还有任承忠亲自审定的《武陵区重要革命遗址分布图》,在武陵区已变得清晰起来,一个个尘封的先烈故事,也因此重回世人心间,被越来越多的人铭记,先烈精神也走进了更多人的心中。自此,武陵区革命遗址遗迹挂牌保护工作步入正轨。
10年风雨兼程,10年硕果累累。2017年,任承忠被评为全省党史联络工作先进个人,这是对他8年来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党史联络”情怀的褒奖,更是对他作为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坚守信念、牢记使命、积极作为的褒奖。
“我虽然退休了,但有着自己的信念,我要用一辈子践行共产党人的自我价值。”这是任承忠的人生价值观。
时至今日,任承忠仍奔跑在“联络”路上,仍以奋斗姿态延续那份铭刻于心间的“组长”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