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特点及规划设计研究
——以泸县“两河四岸”滨水景观设计为例

2019-08-15 08:42刘加维王晓璐
福建建筑 2019年7期
关键词:泸县水区驳岸

刘加维 王晓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 重庆 4001121)

0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城市转型等方面,基于国情,我国较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滞后,城市滨水景观建设起步也较晚,尤其在西南地区的中小山地城市中,滨水区建设还多停留在防洪、水运、灌溉等工程建设方面,许多污染型工业用地依然未退出滨水区域,滨水区重要的生态、文化等多元复合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

山地滨水区域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等特征,生态环境更加敏感和脆弱,空间形态更加立体多维,城市发展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优势以创造舒适又有活力的人居环境,如何应对城市扩张对滨水生态资源的干扰及破坏所带来的影响等,已然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诚然,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内容时下已屡见不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形象塑造、经济结构转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开发模式、驳岸设计、滨水建筑等方面[1],但专门针对山地城市滨水区域景观建设的研究尚待完善,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具体节点的“设计”,从“规划到设计”的系统性研究内容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在解析山地滨水区域景观特色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层面对滨水景观体系构建、景观设计策略、景观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特点

1.1 生态敏感性

滨水区处于水陆交界的特殊生态带,尤其在山地区域,地形地势复杂多样,江河或溪流顺应河谷地势蜿蜒而流,江河两岸常常形成崖谷、崖壁、陡坡、缓坡及凹谷等特殊驳岸形式,在驳岸浅滩处或河溪交汇口处常常形成天然湿地或滩涂,在江河中央的小山头或泥沙堆积处形成水中洲岛。多样的驳岸形式创造了多样的生境,为水生、陆生及两栖类动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

随着季节性水位变化,山地城市滨水区往往有较深或较宽的消落带。消落带区域具有水域和陆地的双重属性,生态敏感度较高,尤其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筑坝、蓄湖等人为活动加剧了消落带的脆弱程度,严重时引起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2]。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山地滨水消落带,加强对其生态本底的认识、管控与积极利用。

1.2 空间立体性

山地地形地势造就了山地滨水城市空间的立体性,其立体性在滨水边尤其突出。滨水区域一般是城市内部地势较低的地方,由低向高处望去,景观立体层次明显、空间形态丰富。城市空间由水面往上可分水域空间、亲水空间、临水空间及望水空间。水域空间,一般较为开敞疏朗;亲水或临水空间,注重人与水的互动体验,结合喷泉、溪流、瀑布等动水景观可塑造更多参与性与趣味性空间,满足人们亲近自然水体的心理需求;望水空间,依托于山地城市自身的高差梯度关系,注重山地高差带来的视觉体验,可体验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立体画卷。

同一区域,不同的高差利用方式可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如:利用滨水边的小山头或高平台,可形成视野开阔的远眺空间;利用悬崖或陡坡,可形成幽深静谧的体验空间;利用起伏的地形,可形成错落有致的台地空间等。然而,如果未能很好地利用河谷高差,其立体的景观空间反而会受到高差影响,使得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受到很大制约。

1.3 价值多元性

生态方面,滨水区在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相交区域,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呈现出生态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尤其在山地城市中,高低错落的滨水空间层次,又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多样生境。由于江河的侵蚀作用,滨水中常常形成滩、坝、洲、岛、矶、渚等自然要素,成为城市中的特色自然景观。

文化方面,城市滨水景观的变迁往往见证着滨水城市的发展过程。滨水空间从人类基本的生产生活、安全防御等功能上升到美与哲学的境界,人们乐山乐水,陶冶性情,随着人类文明史的进程,创造出与时的审美观念。因此,滨水区蕴含着一座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内涵。

游憩方面,滨水区在山地城市中形成难得的连续而完整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健身、垂钓、慢跑等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依托滨水带,还能举办丰富多样的水上活动或节庆活动,如赛艇、游船、龙舟赛等,以增添滨水活力。

2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2.1 多层面景观体系构建

2.1.1宏观层面景观格局构建

滨水景观格局的构建目的,在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塑造滨水特色景观风貌。山地城市一般依托自然山水而建,其山水景观格局奠定了城市的生态基底,有利于城市有机循环发展。在建设与保护博弈过程中,城市滨水区形成复合而动态的人居系统,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滨水景观格局,不仅包含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要素,如山林、湿地、滩涂、洲岛、田园以及鸟类、鱼类、昆虫等,还包含着与大量自然空间相关联的诸多系统性问题,如滨水产业布局、交通组织管理与优化、土地开发与利用、区域经济平衡与发展及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因此,在规划设计时,有必要首先确定出基本原则与目标,然后从目标导向、系统构建的视角出发,整体推进生态、功能、景观、文化等协调发展,以促进滨水区域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景观格局构建中,需以生态为基础,重视水作为城市中连续生态脉络的突出作用,保护或修复湿地、山体、农田等重要生态斑块,构建出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或动物迁徙廊道;需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城市重要节点或重要观景点,构建出特色景观空间结构,识别出魅力景观空间及重要的景观视线通廊等。

2.1.2中观层面分区设计指引

在宏观层面景观格局构建的基础上,中观层面滨水区规划设计目的,在于根据滨水带不同区段功能或特点划分出不同主题空间,并探寻出多样主题空间之间的关联与特色,进而提出对应的原则、政策及标准,为下一个层次的详细景观设计作控制及指引。

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与其周边环境紧密相关。所以,中观层面要着重研究滨水区与城市形体元素之间的联系规律,具体可包括滨江天际轮廓线的管控,重点滨水空间设计指引、重点区域(如历史文化空间、湿地等生态敏感空间)管控或更新、特色滨水步行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等。

2.1.3微观层面详细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的详细景观设计与人的活动行为紧密相关,直接影响人的视觉、心理和行为感受,具体体现规划设计效果的实效性与宏观、中观层面的景观设计在组织、管理等具体实施中相辅相成,设计时要对接宏观及中观层面的规划设计理念及要求,并落实到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及方法中。

详细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甚至是城市标识体系的设计相互关联,具体通过景观空间尺度、造型、材质、色彩、构造、植物种植等方面来展现其空间特质。此外,对于山地滨水景观,临近的江河湖泊、远方的群山黛影或是依山就势的城市建筑等也是重要的景观要素,“看”与“被看”也是景观组织的重要内容。因此,景观节点或画面的精心设计及观景视线或视点的精巧组织十分重要。

2.2 地域性文化景观展示

2.2.1文化景观内涵表达

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统一、叠合的关系,呈现出多样的文化景观[3]。滨水景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山地滨水城市依托滨水区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城市发展变迁的文化线索。

地域性文化景观的内涵,不仅包含历史演绎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人文景观,时空沉淀出来的地理地貌所呈现出来的自然景观,也是该地域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必须立足在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上,结合滨水区域城市设计,通过对滨水区历史建筑及人文场所的保护、人文空间的设计或植入,延续滨水区人文脉络。在自然景观设计上,要尊重和顺应山地地形地势,避免大面积推山挖湖等,遵循自然演替的基本规律,以低干扰的方式介入滨水景观设计,通过自然驳岸设计、乡土植被群落构建等方式,展现地域特色景观风貌。

2.2.2文化主题空间塑造

文化的主题性表现在文化主题的特质、文化主题的形象和文化主题的氛围3个层面[4]。文化主题特质,需要对地域文化梳理及提炼;文化主题形象,是文化特质的物化产物;文化主题氛围,则通过文化形象在特定的场所或区域中表达出来,其载体为文化主题空间。

文化主题空间所蕴含的文化氛围、文化形象和特质,将随着时光流逝,被一代又一代人们感知、追忆或向往。因此,要展现滨水区域空间特色,规划设计必须依托于其特质资源,如历史文化建筑、历史空间场所、特色地形地貌,乡土优势植被群落等。在文化主题空间规划设计时,为突出文化主题,彰显文化魅力,要结合城市历史发展脉络,梳理出滨水区的文化特质,以此划分出不同区段的不同文化景观主题,增强滨水空间的可识别性,建构出连续完整的滨水城市文化脉络。

2.3 分层式公共空间布置

为提高山地滨水空间的使用效率,保证滨水区域整体风貌的层次性,必须积极利用滨江不同标高层布置立体化、趣味性公共空间,以保障滨水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续性和垂直方向上的可达性。

2.3.1滨水空间连续性

滨水区域是城市中难得的连续带状空间,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顺应滨水带可塑造城市连续的绿色脉络,形成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规划设计要依托滨水带,根据场地特质及与周边城市功能的关系,建设一系列主题类公园,以形成连续而开放的滨水公园体系。同时,结合线性景观空间,在不同的高程梯度上平行于等高线建设水平方向上的连续游憩步道、自行车道,以串联各个主题景园,使分散的资源得以聚拢,资源潜力得到扩大和提升,而逐渐形成规模效应[5]。

2.3.2滨水空间可达性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主要包含行为的可达性、视觉的可达性。行为的可达性,首先要保障滨水空间游憩系统的开放性。因此,滨水公园多个出入口的设置尤其重要。其次,强调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性。山地地形及驳岸类型可决定滨水可达性,规划设计要利用竖向空间设计增强滨水可达性,在滨水腹地较宽处,保留原始自然驳岸,或采用自然缓坡入水方式,增加亲水面积;腹地较窄处,可采用台阶式或分级台层式驳岸,逐级从陆地过渡到水域,满足不同水位线的亲水需求。另外,垂直方向上的步道,是连接滨水区高地和水岸重要的通道,垂直方向上的移动也是体验山地滨水景观特色的重要方式,规划设计时不可掉以轻心。

视觉的可达性与观景点、景观焦点、视线通廊相关。首先,根据场地现状确定重要的观景点,如山头、高地、历史景点等,然后,根据视觉焦点(如城市标志物、湿地滩涂、景观桥梁等)确定视域范围。垂直方向上的视线通廊,可结合现有冲沟、溪流等绿色廊道进行组织安排。绿色廊道不仅保障视线的通达性,还是重要的通风及生态通廊。

2.4 低干扰景观环境塑造

2.4.1构建乡土植物景观群落

滨水景观环境中大面积是绿化景观,乡土植物群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着物种保护、生态安全、地域文化表达等作用,还是低成本绿化景观塑造的重要材料[6]。乡土植物群落的构建,一方面要对现状稳定的植被群落加以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要遵循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采用近自然的群落模式塑造新的景观群落,增强植物群落对地域环境的适应性,保障群落的稳定性,降低群落景观的后期维护成本。

2.4.2生态驳岸结合防洪规划

生态驳岸既能满足水泥硬化防洪堤岸的防洪功能,又具备自然驳岸的渗透、调节、缓冲的生态景观功能。山地滨水区域,低干扰的景观环境设计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便是生态驳岸的设计。设计时,可梳理城市与江河之间的谷地、汇水面、冲沟等自然要素,保留利用滨江带上现状自然山体标高来防洪。在地势较低处,保留或重塑江河口处的湿地、滩涂等作为洪水缓冲区域。同时,避免大面积修建生硬的混凝土防洪堤,尽可能利用自然石材、固土植被甚至建筑垃圾等,修建自然台地防洪堤岸。

3 泸县“两河四岸”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3.1 现状概况

泸县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是典型的山地滨水城市。其滨水带以山地浅丘地貌为主,山地水系发达,属于高生态敏感性区域。流经城市的主要河流为濑溪河和九曲河,河道两岸丘陵起伏,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泸县撤县设区、缔造泸州城市副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宜居生活创造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基此,滨水空间便成为其发展最具潜力、最有魅力空间载体。因此,顺应滨水空间,开展了泸县“两河四岸”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总体景观规划面积约700hm2,重点区域景观设计面积约230hm2(图1)。

图1 泸县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范围

3.2 价值认知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两河四岸”滨水带逐渐从城市边缘地区走向城市核心地区,有其重要的资源价值。首先,滨水带是泸县重要的生态资源,与泸县周边山脉,如玉蟾山、龙贯山等构成县域重要的生态骨架;其次,滨水带是泸县特色文化展示窗口,城市依水而建、以水为界,以滨水带为纽带,串联了多个文化资源点,如以宋代“石刻文化”“龙文化”为代表,汇集了“酒、龙、石、园、山”5条文化脉络;再次,滨水带是泸县重要的旅游资源,流经泸县的濑溪河、九曲河串联了隆昌、大足、荣昌等地区的古村、古镇、山水等,具有多元旅游资源。此外,滨水区是泸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

3.3 问题判断

基于问卷、访谈及多次实地踏勘,总结出泸县滨水区域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滨水区域公共空间不足,岸线空间局促,局部岸线还被违章建筑等占用。②滨水可达性、亲水性差,市民对滨水景观的总体评价不高,对滨水区作为城市形象展示的认同感较低。③由于流域内自然降雨季节性强,洪水灾害频发,城区岸线未形成防洪闭合圈,以致局部区域常常遭遇洪灾。④水域污染严重,水质严重不达标,濑溪河干流水质常年处于劣IV类,九曲河常年处于劣V类,自净化承载能力不足。总之,其滨水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未被充分挖掘,在保护、建设、利用方面未得到足够重视。

3.4 规划设计要点

规划设计以水生态安全研究为基础,强调河城一体化设计原则,谋划“两河四岸”定位和主要系统,再深化景观设计。在价值认知及问题判断的基础上,明确“两河四岸”的4大功能为“城市生态廊道、城市文化载体、市民休闲空间及旅游度假服务”。景观规划设计,秉承“保山、理水、护林、留田”的设计理念,塑造近自然的山地滨水景观。“保山”以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山体的破坏,营造城市滨水自然景观;“理水”以梳理河道与城市关系,建设最美城市岸线;“护林”以保护现乡土植被,塑造植物景观特色;“留田”以协调城乡空间格局,留住田园乡愁景致。

宏观层面,贯彻落实“融入泸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围绕建设泸州城市副中心的目标,以全新标准进行县城的规划建设管理。“两河四岸”汇集了泸县重要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规划设计通过“两河四岸”景观,塑造城市重要的生态走廊、景观走廊和公共空间走廊。同时,以滨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为主导,整合周边建设项目,加强与交通、市政设施、城市公共空间、海绵城市建设等系统工程进行协调对接,联动城市周边山水环境,构建出泸县生态景观安全格局和公共空间系统。

中观层面,推进分区设计指引,根据景观及文化资源特色,将河道景观分为3个特色主题区:

一是“九曲河休闲游憩带”,结合若干半岛,布置重要的景观节点,谱写出“四曲”篇章。“龙脑曲”体现乡野风情为主,标志景致为千亩果林。“奇峰曲”以灌渠遗迹为依托,打造泸县灌渠博物馆,展现农耕文化。“生态曲”以九曲翠屏(滨河山丘)为依托,打造城市综合型公园,具有植物展示与教学、庄园文化、观鸟湿地3大功能。“名仕曲”结合区域人文教育资源,打造“书香名仕”主题景观节点。

二是“濑溪河文化旅游带”,串联“龙舟文化”“玉蝉山文化”及“南宋石刻文化”等共同形成泸县特色文化旅游带。

三是“小鹿溪郊野体验带”,根据现状条件,策划4个主题公园,“铁路公园”面向青年人,展示铁路文化;“亲子乐园”面向城市居民周末全家游;“科技公园”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静思的空间,激发创造灵感;“踏水公园”为工业区员工提供连续的滨水漫步空间。

微观层面的详细景观设计,重点关注城市重要节点空间,如两河交汇口、城市中心区域、滨水滩涂湿地区域、山地特色滨水区域等,利用特色资源条件,塑造滨水特色景观环境(图2)。

图2 滨水景观平面布局

在滨水景观环境塑造过程中,充分挖掘及利用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驳岸设计结合防洪需求,滨水带内主要广场、服务建筑等设施均布置在20年一遇洪水位线之上。设计打破原有完全硬质驳岸的束缚,根据河岸腹地宽度及高差,以自然缓坡(图3)、砌石台地、局部阶梯(图4)、自然抛石等形式,塑造自然生态驳岸,尊重河岸边自然植被梯级变化,即“基岩质河床-草甸-灌丛-林泽-乔木林”的植被分布规律[7]的模式,以保育生物多样性,提高水系的自我修复及更新能力。尤其注重保护河岸两侧大面积分布的竹林,其在河岸固土及乡土景观展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图3 自然缓坡驳岸作为休憩空间

图4 台层式近水驳岸

在与“水”相关的空间设计中,十分注重人与水的互动关系。根据地形高差,设计采用分层式公共空间布置方式,塑造出3种典型滨水空间:

一是“望水”空间,所谓“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设计利用滨河边的小山头、桥头、高平台等,随形就势布置眺望空间,以便游人感受滔滔河水之壮阔。

二是“亲水”空间,改造原有台阶码头,新增亲水栈道或平台,以便游人感受青草池塘、蛙鸣鱼游之美。

三是“戏水”空间,依托濑溪河策划龙舟赛等文化活动项目,再现泸县“龙城”文化。河岸边布置垂钓平台,满足人们休闲垂钓之乐;同时,局部低洼处引水进入场地,或设计喷泉广场等,增加亲水的趣味性。

4 结语

滨水景观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景观资源,在满足城市发展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自然属性。山地滨水景观的塑造,应充分结合其丰富的地形地貌,以创造立体化的景观空间,充分挖掘城市文化与乡土特色景观,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其生态保育功能,为不同生物创造多样生境;综合利用山地滨水景观的生态、文化、景观、游憩等多元价值,使其成为最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猜你喜欢
泸县水区驳岸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浅析驳岸类型与修筑要点
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
泸县农村信用联社:“互联网+”助力转型升级
泸县宋墓石刻中的多彩生活
南四湖过水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农田养分径流特征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