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组织重大纪念活动”,“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特别是要聚焦青少年,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1]。纪念仪式通过一系列程序化、规范化、实践性的活动,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政治意识形态,渲染情境,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养成一致的行为习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重任。要引导广大青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为此,厘清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纪念仪式发挥作用的机理,探索纪念仪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路径,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纪念仪式是指在特定时空范围内举行的,明确指涉原型人物或历史事件,具有程序化、标准化、规则化特征,能够影响参与者思想与感情的象征性活动。纪念仪式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纪念仪式通过外在的活动激发参与者情感体验而达到影响个体思想和行为的目的,而这亦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更加注重心理深层的体悟和感受,而纪念仪式关注内心、直觉、感悟的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本质契合。
纪念仪式可以看作是一个象征体系,承载着丰富的象征符号,借由符号表达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仪式象征符号的使用过程,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2]。象征符号通过象征与隐喻,赋予符号特定的意义,在仪式的互动中,参与者破译仪式的密语,而吸收到相应的取向。比如,爱国主义教育仪式中,我们通常用国旗、国徽、华表、天安门等符号表征国家。仪式现场中话语的表述传播政治价值,通常仪式之初的背景交代、仪式过程中的演讲、语言,仪式结尾的倡议、口号均是一种价值传递。通过纪念仪式在场的参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被参与者接受和认同,而上升为爱国的群体共识。
纪念仪式的举行离不开身体实践的操演,没有操演就没有仪式。身体实践的反复操演,形成固化的“习惯”技能,或者说产生行为惯性,一旦个体进入到创设的情境场域中,不自觉产生相应的行为。简言之,即个体在外部信号或条件刺激下而自觉形成的身体条件反射,进而影响个体的内在心理调试机制,从而自觉遵守特定社会规则或秩序的过程。纪念仪式具有规训、劝诫、引导行为的功能,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爱国主义行为。在此过程中,纪念仪式养成行为习惯主要依赖感觉直觉的判别,即“图式化思维”完成,它“更偏重认同形成的‘直觉跳跃’,即跃过理性思维为个体灵魂保驾护航而设置的‘批判式防护网’,直达个体内心,形成不假思索的第一印象”[4]。借助直觉、感性思维形成的行为和认知,要经由理性思维内化为价值、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转化为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
除了全要素生产率 (ln TFP)之外,本文参考以往研究还提出如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 (ln size)、 企业年龄 (ln age)、资本密集度 (ln capints)、综合税率(taxrt)、 是否国企(equnat)、 有无外资(forcap)。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平台功能:检索,底层使用了EMtree词表,超过5000万药物与医学术语,提供快速检索、高级检索、字段检索、文章检索、药物检索、疾病检索等多种方式,词表允许在线查看与检索;
质疑与建构:著作权法创作激励目的之二重奏............................................................................................司 明 02.77
高校承担着纪念仪式组织、实施、设计的职责,要掌握仪式化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规律,抓住关键时节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其组织载体作用。仪式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诉诸情感体验的心理影响机制,主要借助情境场域的营造,象征符号的呈现和塑造,造成视觉、视觉、感觉的震撼,激发情绪和情感,并在特定场域中交互感染和无限放大,给个体以直观、生动的心灵体验,内心自觉产生对意义的认同和价值的接受。“仪式最重要的并不是表面上的语言等信息交流,而在于创造一种情境。[5]”因而高校纪念仪式要注重“情境”的设计,通过外部环境的渲染,明确的主题内容,既定的程序化动作,引导参与者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参与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互动,达到“以境生情”,“以情动人”之效。此外,高校也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青年组织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组织载体作用。一方面高校可以指导共青团、学生会等开展相应的爱国纪念仪式,以贴近青年学生实际、符合成长规律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共产党成立周年纪念、共青团成立周年纪念、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升旗仪式等。另一方面青年自治组织等要调研、跟踪、反馈相关纪念仪式举行的实际效果,了解在朋辈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及时反馈,以改进和强化仪式效能。班级、专业、年级、院系亦可以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和成长需求,有针对性开展爱国纪念仪式。高校努力构建学校主导,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主动参与,班级、专业、年级、院系配合参与的协同机制,建立纪念仪式体系,完善多层级组织建构。
纪念仪式通过场景、布置、音乐、语言、姿势等创设神圣、庄严的情境,渲染情绪,激发参与者某种激情,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能量和动力,产生鼓舞、鞭策或鼓励的热情,成为引导、组织群体的重要手段。纪念仪式通过场域的塑造,关注参与者内心的情感体验,推动个体与群体的情感互动与交流,建立信任感和依赖感,获得对群体的认同。同时,宏大的纪念仪式场面能够唤醒爱国的集体记忆,每年在固定的时间节重复举行仪式,相关国家历史会浮现在参与者眼前,不断刺激参与者的情绪和情感,使他们仿佛置身于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内心自觉产生相应的行为机制。在此意义上,仪式成为建构记忆的重要手段,“有关过去的形象和有关过去的回忆性知识,是在(或多或少是仪式的)操演中传送和保持的”[3]。或者说,纪念仪式的举行重构爱国记忆,组织者总会选择那些有利于激发爱国情感的事件和人物等进行纪念,在纪念过程中唤醒、复活原有记忆,并赋予新的意义,重构当下的爱国记忆。
纪念仪式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公共政治仪式,是传播意识形态,凝聚群体力量、重构集体记忆、增进爱国热情,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它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因此探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建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仪式本身属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仪式来源和基础,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汲取、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奉献精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公无私、为民服务精神等。高校纪念仪式要将其作为重要资源,丰富事实和内容,突出价值传递和意识形态渗透,避免仪式流于形式的可能。纪念仪式与历史相互衔接,不仅要挖掘古代历史文化资源,更要利用近现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通常,高校可以采用重大历史事件或关键时间节点展开纪念,比如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五四运动周年纪念、抗战胜利周年纪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纪念、九·一八事变纪念等。也可以利用历史人物纪念展开,选择为中国革命、改革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进行纪念,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周恩来等诞辰和逝世周年纪念,由此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挖掘校园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结合校史校风校训校歌,以及名人校友事迹,培养爱校、爱国的新时代青年。
仪式教育属于隐性教育,不同于课堂通识教育凭借知识的传递和理性的逻辑思维灌输价值,而是通过情绪感染、心理体验、行为惯性无意识的接受价值理念的过程,具有实现“心灵沟通”的奇效。正因为如此,高校纪念仪式的开展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占据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制高点,特别是对纪念话语的把握。具体而言,要注意仪式现场话语的设置,内容上尽量做到严肃、庄重、简明、清晰,流程上要做到时间安排合理,层层递进,保障神圣性、象征性。对于话语操演者的选择而言,一般选择具有权威性,能全面客观解读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表演者;或者是邀请相关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乃至他们的亲属,进行讲述,达到宣扬政治意识的目的。另外,话语本身属于文本纪念,属于纪念仪式的形式之一,它以社论、言论的形式,表达政治目标和意图,实现对意识形态的渗透。高校之所以要重视纪念仪式中的意识形态,是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意识形态,“它总要通过各种形式濡化在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之中形成其潜在的认识前结构[6]”。如高校在举行纪念“五四运动”升旗仪式过程中,需要对国旗下讲话的内容,讲话发出的主体进行选择。
仪式以情境场域的塑造,实现个体间情感的互动与感染,激发和放大为群体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无意识地产生教育效果,网络空间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它“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建构相对封闭的情境和场域,并在其中开展仪式活动”[7],实现网络空间仪式的建构。纪念仪式也是如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QQ、贴吧、校园网页、手机APP 等开展仪式活动。高校要搭建网络平台,适时开展“我与国旗合影”照片征集活动、“带着国旗去旅行”活动、英雄烈士“网络祭奠仪式”等,以点赞、评论、转发、模仿的方式促进情绪的感染和互动,内化为爱国价值的认同。高校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还原历史事件场景、英雄人物情节,创设身临其境、动态逼真的仪式场域,培养爱国意识和精神。同时,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载体,发挥校园电视、广播、校报、校刊的优势,实现数据的共享、共通,内容的兼融,扩展纪念仪式的空间,宣传纪念仪式的价值理念,放大情绪情感的感染力,营造爱国氛围,提升教育效果。简言之,要结合时代特征,发挥传统媒介和网络新媒体的互补优势,搭建高校融媒体平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8]。
纪念仪式借助日历的周期性重复形式,推进价值认同和行为塑造,建构集体记忆,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要掌握纪念仪式的根本属性,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搭建融媒体平台,推进组织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载体建设等,引导青年树立爱国主义意识,提升爱国主义思维,践履爱国主义行为。要做到日常实践中善用仪式,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