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辉
(南京工程学院 人武部,江苏 南京)
整体来看,理想信仰教育为全国各地高校党建以及思想政治课的重中之重。理想信仰本身对大学生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是其灵魂支柱,为大学生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倘若一个人没有具备理想信仰,那么它的人生将黯然失色,倘若整个社会群体没有理想信仰,那么将会危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构成威胁,由此可见,高校设置党建以及思政课教学势在必得,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确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下面笔者将结合当前高校理想信仰教育的现状分析高校党建以及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主要方式、路径[1]。
众所周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对高校建设以及学生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众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通过观察各个高校的理想信仰教学可知,各地高校为贯彻落实该理念采取多种做法,具体有开设思政课课程,对教师进行集中党校培训,举办形势以及政策座谈会等等,若从形式角度看,党建思政课程的确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然而,若是深入研究体系内部不难发现,采用上述方式进行理想信仰教学的成效并不成功,和期望值差距较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学方式较为抽象,出现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
笔者通过分析高校理想信念的教育教学内容发现,当前高校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集中在政治需要以及社会价值上面,没有过多的对学生讲授理想信仰的实际精神价值,学生不能通过理想信仰课堂领悟其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教学内容十分僵化;不仅如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教师倾向于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呈现出“满堂灌”的形态,由于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降低,使得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上理想信仰课程,除此以外,思政教育以及党建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思政教育没有完善的体系,教学比较分散,高校很难组织大学生参加实践以及理论课程,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及时得以巩固,久而久之,学生无法将其内化于心,教学难以顺利进行,收不到良好成效[2]。
总体来看,高校要想帮助大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并切合实际的理想信仰,就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循序渐进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一步步引导学生形成坚定理想信仰,从理想信仰形成过程看,主要环节为怀疑、探究以及确立,其形成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学生以及老师共同努力才可,所以教师应当采用循序渐进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仰。另外,理想信仰为高校学生思维的产物,学生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特定信仰思维才可实现高校理想信仰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讲课之时,应当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建立密切联系,让大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学习以及生活所遇到
的难题,自己考虑问题,引导学生树立自身独特立场以及观点,当学生出现举棋不定之时,可先让其自我怀疑,随后再引导其努力考究,寻找解决方式,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排除疑虑的目标,最终形成理想信仰。一旦学生形成自身完备的理想信仰体系,那么对他们来说,将会是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教师在进行理想信念教学之时,应当避免出现空洞理论教学的问题,而是要积极从社会生活之中寻找能够支撑教育教学的实际案例,并结合理论对其进行细致讲解,这样做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坚定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信心。具体做法为:首先、教师应当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在终身教育思想支持下调整自身教学理念,在课程导入之时,可从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利用案例以及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发现理想信念的魅力,课程导入完成以后,教师可进一步发挥专题教学的价值,通过教育专题,将理论内容和实际生活热点问题建立密切联系,并且在讲解之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找最佳解决办法,让学生从问题入手,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认识以及分析问题的水平,让学生学到真正本领[3]。
教师虽然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关键人物,是引导学生形成理想信念的指路人,但是倘若教师完全主导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形成过程,那么学生也会沦为教师的奴隶,不会确立个性鲜明、符合自身现状的理想信仰,信仰为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要自己内化,它不会因为受到别人的干扰而独立形成,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因此,教师在进行理想信仰教育之时,应当处理好教育以及自我教育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主导性,还应当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树立科学、合理的理想信仰[4]。
不仅如此,高校在进行党建以及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密切面上教育以及骨干培养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倘若教师将重点放在面上教育之处,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育的力度以及精度,不利于培养精英大学生,倘若教师将重点局限于骨干培养之处,那么会在一定程度忽视广大学生的需要,最终出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因此,将面上教育以及骨干培养两者结合势在必得,具体方法为:①设置专门开放性工作选拔体系,体系要尽可能开放性,之所以保证体系开放,主要是在此系统支持下,可公开透明的选择优秀教育对象,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起到激励学生坚定自我理想信念的作用。②高校应当寻求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方力量的支持,把理想信仰教育和学校战略规划结合起来,争取形成全学校都重视理想信仰教育的氛围,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从高校党建以及思政课程教育现状可发现,该课程能够对大学生确定理想信仰起到指导作用,它本质上为思想教育课程,所以其特点为虚实结合,所以教师要注意合理处理虚实之间的关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以及实际问题并重,另外,理想信仰教育课程还是系统项目,因此,教师应当从实际现状出发,以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优化整合调整教学目标以及考核体系,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应当对教育进行合理规划以及设计,确定教学整体规模以及教学方法,可自发组织形成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在整合社会资源基础上确定符合实际教学现状的教学内容。其次、从大学生角度看,大学生应当自己平时做好信仰教育规划,合理规划零碎时间,可在闲杂时间深入研读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经典学说以及著作,掌握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学习毛泽东思想等,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最后,建立健全信仰教育考核机制,为教育的目标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之时,应当对高校党建以及思政课教学工作经验进行适当的总结,通过过程考核方式,设置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内容要尽可能多样化,考核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以及教学成绩上,还应当考核教师的道德品质以及组织协作水平等等[5]。
综上所述,上文笔者以理想信仰教育为主,分析高校党建以及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协同创新路径,实践表明,在新式路径支持下,党建以及思想政治课能够保持持续发展态势,从而为校党建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其科学化水平,为高校今后创新协调发展提供动力,推动高校领导者深化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为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理想信仰习惯创造良好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是学生今后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