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初中德育教师优化教育工作理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方式。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师需立足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以强化关注、优化道德与法治教育、开展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措施优化教学方案,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当代教育中的大跃进。本文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初中德育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果;提升路径
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初中德育教师在现代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全新的研究课题。新时代的心理健康引导方法需以解决传统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问题和不足为基础,以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现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的个性化、全面化应用为核心,从而提升教学工作成效。如下是笔者的详细分析,文中涉及的教学案例请参照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
1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互动式教学模式重在“互动”两个字,何为互动?就是以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人的健康心理品质为核心内容,以直观、有趣的教学形式为核心教学方法,从而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其思想、语言互动。直白来说,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师生、生生交流激发学生心中“幸福”“快乐”的积极心理因素,引导学生如何快乐学习。
总的来说,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道德与法治教育方法之一,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自主式学习方法之一,特别是对初中生来说,以良好的学习互动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想认知,远比让他们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知识要好得多,当然,互动式教学模式也不完全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正向引导是要转化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和消极心理,将其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
2 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1基础和前提
2.1.1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需明确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其学习行为的重要影响。互动式教学模式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互动,只有学生自己有兴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激发其自主思考意识和能力,才能让其思维活跃起来,继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
2.1.2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
除却学生自主学习之外,“人本”教学理念还注重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不强、知识架构不完善,学习方法也不科学,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提供一定的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高效学习,同时也可通过趣味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方法和策略
课堂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优化师生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乐趣,是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思路,下面,笔者以教材为例进行分析,谈一谈如何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尊重、宽容和反思。
2.2.1懂得陪伴,渗透积极的心理因素
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的监护人,是学生成长的“伴行者”。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应以“同行者”的身份始终陪伴在每一位学生身边,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到底。
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建立,包括他們的家庭组成、性格特点、社会关系、学习能力等等,教师掌握这些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渗透积极的心理因素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互动。比如在教学《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时,对于学优生嘲笑学困生,富孩子欺负穷孩子等情况,教师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可开展“假如我是你”角色扮演活动,两人一组,学生身份互换后体会他人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心理影响(有好影响也有坏影响),以此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尊重他人的错误行为,学习如何尊重他人,从自尊自爱的的角度出发,引导努力其成就更好的自己。
2.2.2引入生活,积极开展生活化教育
科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为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积极开展生活化教育,引导他们互动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当然还有不公和苦难,但同时也要注意引导方法,将这些不良因素转化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源动力。
比如在教学《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教师可以开展“我来谈心事”活动,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所遇到的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情是什么,有的学生说过生日吃蛋糕是最快乐的事情,而没有爸爸妈妈陪伴是最伤心的事情,有的学生说考个好成绩是最快乐的事情,而成绩不好是最伤心的事情等等。而无论是哪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宽容,让自己获得幸福呢?”这一话题,引导学生从“宽容”的角度解读快乐和伤心之事,比如要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懂得体谅他们的辛苦,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懂得宽谅自己并以积极心态努力学习。
2.2.3正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实践
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认识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结合自身经历寻找自身问题,然后身体力行解决问题。
有意义的心理活动非常多,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成熟度选择适合他们的心理健康活动。比如在教学《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时,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反思意识,有的初中生有弟弟妹妹,那可以开展“关爱最亲之人”活动,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是如何对待弟弟妹妹的?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对?如何以正确手段保护自己的弟弟妹妹?如何给予弟弟妹妹以正确的思想导向?让自己也做一回心理健康教师,体味育人过程中积极心理的应用方式,育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育,学会反思。再比如有的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就是不喜欢学习,那怎么办呢?教师可引导其反思不喜欢学习的原因,记不住?不会学?还是没兴趣?找到问题之后再想办法解决,比如没兴趣学,那可不可以从简单知识入手积累学习信心,尝试走出心理舒适区?让学生知道“方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列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长期贯彻落实下去,自然就能收获好的结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德育教师需通过科学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才能克服传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短板,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的初中生。所以,初中德育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科学方法的引导下增强学习互动,主动积极的践行德育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积极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耿正权. 浅析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软件:电子版, 2019, 000(002):6.
[2] 康小颖.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析[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4):10-10.
[3] 吴佳佳.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07):240.
[4] 朱文霞[1].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 000(008):P.272-272.
[5] 陈凌.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中外交流, 2018, 000(0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