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凌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凌海 121200)
通过田间系统试验,明确生物食诱剂(科桐、夸姆)对玉米田棉铃虫、黏虫、地老虎、玉米螟、甜菜夜蛾、金龟子等靶标害虫的诱集、防治效果,探明生物食诱剂(科桐、夸姆)玉米田防治害虫的适宜施药时期和施药剂量,为该产品的大面积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生物食诱剂(科桐、夸姆),科桐为膏状剂型,夸姆为固体剂型(以上药剂由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
供试作物玉米,试验对象为棉铃虫、黏虫、地老虎、玉米螟、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和金龟子等鞘翅目害虫。
使用时间:根据测报灯监测靶标害虫玉米螟虫口高峰期前2~3天,8月2日施药,时间为下午4:30。
配药方法:科桐与水1∶1配比,然后以每升科桐产品加入附赠杀虫剂10克,混合均匀。
使用剂量:100毫升/亩。
使用方法1:作物叶片滴洒。以条带施药方式进行,施药条带间距50米;每条带施药量为配制好药液200毫升,施药条带长度15米,均匀滴洒到玉米中上部叶片。使用次数:8月2日施药一次。
使用方法2:结合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每亩使用2个,以每个诱捕器加入配置好的药液70毫升。使用次数:8月2日、8月7日两次施药。
使用方法3:将夸姆与多施台结合使用,每亩使用2套,每套一个夸姆诱芯。使用次数:8月2日、8月7日两次。
该示范实验设在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科技示范场,示范区域土壤以碳酸盐草甸土为主,玉米品种为东单6531和东单1501,示范面积100亩(其中条带式茎叶滴洒80亩,科桐+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10亩,夸姆+多施台诱捕方式10亩),示范过程中发生的害虫主要以玉米螟为主。整个实验阶段未使用任何杀虫剂,对照区选择距离示范区600米以外,种植条件和管理水平一致的玉米,试验期间天气以晴天为主。
分科桐条带茎叶滴洒、科桐+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夸姆+多施台诱捕器三个区域进行成虫诱杀效果调查。每次施药次日,早上10时以前,示范区调查5个施药行(或诱捕器),记录试验田每个施药行周围诱杀害虫的种类和数量。
在示范区和对照区分别随机选取5点(定点标记),每点10株,分别于每次施药后的3天、6天和10天,检查定点植株叶片上主要靶标害虫的落卵量;每次施药后的6天、10天、15天检查定点植株叶片上主要靶标害虫存活幼虫数。每次调查记录数据后,移掉卵粒和存活幼虫。
在示范区和对照区分别随机选取5点(定点标记),每点10株,分别于施药前和每次施药后10~12天,调查记录定点植株上主要靶标害虫的为害情况。
由表1可见,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多施台诱捕器及茎叶条带滴洒3种处理均可诱杀多种害虫,主要有玉米螟、金龟子、双斑萤叶甲,少量黏虫、象甲和棉铃虫。药后一天,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多施台诱捕器及茎叶条带滴洒3种处理诱捕到少量害虫,随着时间的推移,到药后6天,诱捕量有所提高,其中尤以对玉米螟和金龟子的诱杀效果最佳。
由表2可见,在使用过生物食诱剂的田块,药后3天田间落卵量少于对照区,药后6天、药后10天,田间落卵量及残存幼虫数与对照区持平,药后15天,田间残存幼虫数少于对照区。其中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多施台诱捕器及茎叶条带滴洒3种处理间,药后田间落卵量及残存幼虫数差异不大。
由表3结果分析可知,药后11天,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茎叶条带滴洒、多施台诱捕器处理及空白对照新增危害率分别为2.32%、0.72%、3.30%和9.62%,其中以茎叶滴洒的防治效果最好达92.50%,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的防治效果次之为75.88%,多施台诱捕器的防效较差为65.70%。
表1 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多施台诱捕器及茎叶条带滴洒诱杀害虫成虫数量
表2 生物食诱剂试验后田间落卵量及残存幼虫数
生物食诱剂在玉米田诱剂的靶标害虫有玉米螟、棉铃虫、黏虫、金龟子、双斑萤叶甲等主要害虫,其中多开口式方型诱捕器诱杀到的害虫有玉米螟、黏虫、金龟子、棉铃虫,药后11天防治效果为75.88%;多施台诱捕器诱杀到的害虫玉米螟、金龟子、棉铃虫、黏虫,药后11天的防治效果为65.70%,条带式茎叶滴洒诱杀到的害虫有双斑萤叶甲、金龟子、黏虫等,药后11天的防治效果为92.50%。
表3 生物食诱剂试验后田间叶片为害率
生物食诱剂(科桐、夸姆)防治玉米田主要害虫,可以减少甚至不使用化学农药,降低了农药残留,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是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又一项全新的绿色防控技术。与常规化学农药防治相比,投入成本低,作物产量高,品质佳,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持效期一般在10~15天,玉米螟等害虫一个世代只需添加食诱剂一次即可。试验中,生物食诱剂(科桐、夸姆)3种施药方法,对玉米田诱杀害虫种类及药后田间防控效果差异大,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