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声袁先生,就是一辈子

2019-08-14 03:03丹颜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23期
关键词:袁先生安江袁隆平

◎文/丹颜

袁隆平与妻子邓哲

“一个人如同一粒尘土,无论怎样飞扬,怎样喧嚣,到末了,还是要落到自家的土地上;一个丈夫,如同一片树叶,无论它怎样张扬,怎样由绿变红、变黄,到末了,还是要落到自己妻子身边……”

——袁隆平

1

即便是放到现在,袁隆平和妻子邓哲的婚姻都略显前卫。他们是师生,从恋爱到结婚总共不到一个月,是名副其实的“师生恋”加“闪婚”。不过,因为遇到了对的人,一切都不是问题。

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从重庆湘辉农学院(今西南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湖南教书。

因为衣着朴素、不修边幅,姑娘们大都对袁隆平敬而远之。而他自己也因为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曾经沧海难为水。

一晃,袁隆平成了大龄青年,三十多岁,才终于遇到了邓哲。

邓哲很喜爱和敬佩这位老师,“袁先生人好,课讲得也好。”袁隆平对这个安静秀气的安江妹子也颇有好感,两人渐渐走近了彼此。

不久,就有热心的同事撺掇他们,趁热打铁把喜事办了。袁隆平有些腼腆,悄悄问邓哲:“给你买件新衣服好不好?”

邓哲羞涩地摇头:“不要,不要。”老实的袁隆平居然真就没买。

就这样,34岁的袁隆平和26岁的邓哲,仅用50元钱的喜糖,办了一场俭朴的婚礼。

新婚没几天,袁隆平兴致勃勃地邀请邓哲去游泳。临出门前,他特意拿了一把小剪刀。邓哲问他游泳拿剪刀干什么,他说河里有许多渔民布下的鱼网,游泳时万一碰上了,就能马上剪开帮她脱身。邓哲听了心里暖暖的:袁先生真细心,这个丈夫算是找对了。

2

婚后,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工作搭档。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夫妻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踏遍了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终于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些成果,发表在1966年的《科学通报》上,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重视。

正当袁隆平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一场文化浩劫开始了。

一天,他忧心忡忡地说:“邓哲,你最好有个思想准备,明天我可能要上台挨批斗,回来就要进‘牛棚’了。”

邓哲只回了他一句:“大不了跟你一起种田当农民,你照样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含泪抱紧妻子和孩子,这句话成了他一生最大的安慰之一。

幸运的是,因为研究成果突出,袁隆平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进牛棚是不用了,然而,另一场灾难险些将他逼上绝路。

不久后的一天,一群造反派将袁隆平精心培育的雄性不育株实验秧盆砸得稀巴烂,心血毁于一旦,袁隆平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闻讯赶来的邓哲看着满地狼藉和悲痛欲绝的丈夫,说:“袁先生,天无绝人之路,哪怕这些秧苗全死了,我们也一定能找到新的不育株!”

她收拾好秧苗,趁着夜色出门,一个多小时后又赶回家,扶起坐在地上的袁隆平:“我找到一个好的培育基地。”袁隆平兴奋地一跃而起,随着妻子往外冲。

就这样,残存的秧苗被藏在苹果园的臭水沟里继续培育,第二年,收获的种子扩种到了两分地。然而,一个夜晚,这两分地又被人偷偷拔光。最艰难的时刻,还是邓哲站在他身旁。4天之后,他们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试验。

3

60年代末,袁隆平被调到省农科院,邓哲带着孩子留在黔阳,之后的二十多年里,邓哲用弱肩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3个儿子,两边的老人,都靠邓哲照顾。

1974年冬天,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患胃癌住院。收到病危电报时,袁隆平正在海南进行育种试验,抽不出身来。邓哲便日夜兼程从安江赶到重庆看望老人。1975年1月3日,袁父去世,按照老人遗愿,邓哲隐瞒了噩耗,代替袁隆平为父送终。

1982年除夕,袁隆平在南方育种十多年后第一次回家过春节。没想到正月初二,邓哲突发急性病毒性脑炎,被送进医院抢救。祸不单行,母亲和岳母也相继病倒。袁隆平一下子蒙了。

在医院里,邓哲陷入深度昏迷,仅靠输液维持生命。

袁隆平白天照料病中的两位老人,晚上陪伴在妻子身边,为她擦身子、换衣服;为她背唐诗、讲故事;为她唱英文歌《老黑奴》……那段时间,他真心感觉到了邓哲的不易。

望着病床上的妻子,袁隆平喃喃地说:“都是我不好,我不是好丈夫,你是累病的呀!可我没办法,我离不开杂交水稻,禾苗也离不开我呀!邓哲,我在你身边,守着你、护着你,只要你醒了,要我怎么着都行。”说着说着,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

或许是这份爱感动了上苍,在袁隆平的深情呼唤下,半个月之后,邓哲苏醒了。袁隆平兴奋之余,还不忘按照医生的嘱咐,每隔一小时帮妻子翻身,为她按摩。一个月后,邓哲奇迹般地康复了。

这场大病让袁隆平意识到亏欠妻子太多,他想尽办法补偿。

1985年5月,袁隆平赴菲律宾开国际学术会议前夕,在北京买了礼物托人捎回去,并写信给邓哲:“在京给你买了两条裙子和一件汗衫,两黑一深蓝。这是我第一次买裙子,不知什么号码适合你穿,只好买两条供你选择……”收到信的邓哲看着两条裙子,笑出了眼泪。因为常年下地,袁隆平又黑又瘦,典型的农民打扮,但谁能说这糙汉子只会科研不懂浪漫?

4

虽然有着很多伟大的头衔,但袁隆平是个家务盲,衣服到现在都叠不好。在湖南安江时,家里需要增加一个床铺。邓哲在学校借了一张有架子的床,只需要袁隆平抽时间按照结构拼凑拢来就行,“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袁先生也做不来,怎么拼都不是张床的样子。”和所有恩爱的平常夫妻一样,邓哲总是一边吐槽丈夫,一边深爱着这个男人。

成名之后,袁隆平更忙了,但只要有出国的机会,他都尽量带上妻子,两人一起走过许多国家。

邓哲63岁时学会了开车,但是袁隆平不主张她常开,只要家里有年轻人可以当司机,邓哲就别想摸方向盘。用他的话说,“我们好不容易团聚了,我想多守着你几年。”

2000年12月,为了争取更多后续科研经费,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上市之后,袁隆平一下子成了亿万富翁,但他仍旧穿着不到50元的衬衫,栉风沐雨,穿梭在地里田间;她陪着他粗茶淡饭,分外香甜。邓哲甚至不喜欢“隆平高科”上市:“今天‘袁隆平’涨三分,明天‘袁隆平’跌两分,多难听啊!”

在大众眼中,袁老是个很伟大的人,高度难以企及,但是在邓哲看来,老伴儿是个有趣的小老头,他细致浪漫,多才多艺,爱打球、善游泳、爱唱歌、会拉小提琴、英语俄语顶呱呱,而且,他写起情诗来,也是一把好手。

袁隆平曾经说:在他有生之年有两个心愿,第一个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且应用在生产上;第二个就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目标正一步步实现,2017年,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2019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在非洲创下高产纪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而邓哲的心愿只有一个:陪着他,叫声袁先生,就是一辈子。

猜你喜欢
袁先生安江袁隆平
种下一片林
Stability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sPbBr3/CdSe/Al core-shell quantum dots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袁先生有点小矛盾
我们敬仰这样的生命
借车给别人出了事故,该不该赔偿?
我们的画
Numerical Study on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and Flame Stability of Premixed Methane/Ethylene/Air Fl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