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可忘尘

2019-08-13 13:12黄菲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绿竹武侠片翠竹

黄菲

如果故乡可以选择,我想我愿意选择桃江。因为,那里是竹的海洋,有无数亭亭翠竹。

如果植物也有性别,我觉得竹是男性的,那种满足我审美想象的男性——颀长挺秀,清逸俊雅,有风骨,有风度,亦有风情。古人赞美男子时爱用“芝兰玉树”,芝兰玉树我不曾得见,所以总想象那是一位竹一般挺拔的男子,不油腻,不浑浊,不庸俗,即使老了,也很有样子。

竹最大的特点,我以为是一个“清”字。诗人们写到“竹”,笔端就不由得流溢出一缕清气。所以,夏天最宜读写“竹”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何等清雅!“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何等清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何等清洌!“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何等清新!“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何等清凉!读着读着,只觉得唇齿清芬,胸腔中有一股清逸之气幽幽流转。

竹与“士”有缘。“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竹是“君子”,君子的清刚之气是士人最看重的。王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无可医。”中国士人家中大多植有竹。竹与画有缘。画家们对竹甚是钟情。苏轼和其子苏过都是画竹名家,留下了“胸有成竹”的佳话。“扬州八怪”留下了许多绝妙的翠竹图。尤其是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竹与音乐亦有极深缘分,故有“丝竹之声”“丝不如竹”之说。中国传统乐器如笛、箫、笙、筝等皆离不开竹。竹与书的渊源更深。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它使文字得以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走向民众,使文化得以传播和绵延。

竹的美妙之处在于,一片竹林乃至一片竹海中的每一株竹,都有它自己的气质,即使在群体中,每一株竹都是独立的,保持着卓尔不群、清雅高华的气度。一群竹在一起,如一群温文如玉的君子在一起,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诗书唱和,弦歌互答,合成一个清逸出尘的气场。

桃花江竹海就是這样一个由无数翠竹合成的令人忘尘的气场。桃江县是著名的竹子之乡,有竹林50多万亩。桃花江竹海是这翠竹世界中最值得流连的一处,面积达5万多亩。成千上万株亭亭的翠竹汇聚成竹的海洋,漫山遍野,延绵无边,绿色的竹涛从一个山坡奔涌向另一个山坡,此等情景除非亲见,不然难以想象其优美和壮阔。

进入竹海,恍如进入了一个与现实平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的清凉,清新,清朗,清净,令人心旷神怡,说不出的惬意和舒爽。在这个天然大氧吧里,凉风如自由活泼的精灵,在林间欢快飞行,竹叶婆娑起舞,竹香沁人心脾,耳畔是久违的虫鸣鸟语之声。《卧虎藏龙》《十面埋伏》等经典武侠电影中,都有竹林追逐和打斗的戏份,影视界甚至有“没有竹林戏的武侠片不是经典武侠片”之说,大概因为竹的气质和竹林深幽、神秘、优美的意象,符合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漫步在竹的海洋里,听竹涛,沐竹风,与一株株温良君子一般的竹相伴,只觉得胸腔中的浊气被涤荡而空,灵魂上落的微尘被一一拂去,整个人都得到了净化和升华。难怪陶铸在游览竹海后,号召大家不但要学习松树的风格,更要学习南竹的精神。张震上将欣赏了竹海美景后,情不自禁地改写了东坡的咏竹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桃江两者有,世人皆满足”。(摘自《芳菲湖南》一书)

猜你喜欢
绿竹武侠片翠竹
重访乌云山
翠竹
王绿竹、王丹摄影作品
诗趣(题图)
高季笙
道义与中和
咏竹
国风·卫风·淇奥
城郭烽烟又起武侠死灰复燃?《绣春刀2》能不能给武侠电影带来出路?
境生象外:“意境”观下的《刺客聂隐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