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1 9 1 7年,邓中夏离开家乡湖南随父进京,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教授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革命的鼓舞影响下,邓中夏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并积极投入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成为学校中的积极分子。
1919年3月,邓中夏等发起组织旨在“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带领讲演团的同志到街头演讲,使群众懂得了许多反帝反封建的道理。5月4日,邓中夏和北大同学一起,参加了“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中,邓中夏就和工人有过联系。1920年11月,他到北京洋车和印刷工人中进行过组织工会活动。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何孟雄、黄日葵、高尚德、罗章龙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
1933年5月15日,邓中夏在布置工作时被捕。他化名施义,称是给人带信的。虽屡遭严刑毒打,遍体鳞伤,始终没有别的供词。但同时被捕的人叛变出卖,暴露了邓中夏的身份。此时邓中夏知晓已被叛徒出卖了,但他视死如归,把监狱当战场,英勇无畏地向敌人进行斗争。在审问时敌人问他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时候,邓中夏正气凛然,响亮地宣称:“邓中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政治委员。”
在狱中,邓中夏帮助难友学理论,学党史,进行气节教释育。他写信给党组织说:“同志们!我快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奋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
1933年9月21日,正在黎明前的黑夜中,敌人从狱中把邓中夏绑了出来,法官问他:“这是你最后的悔过机会了,你还有话说吗?”邓中夏哈哈大笑说:“我一生未做过需要后悔的事。”接着他历数了反动派的种种罪行,法官脸色发白,急忙下令将邓中夏押往刑场杀害。邓中夏牺牲时年仅39岁。
爱国教育家张伯苓的四儿子张锡祜,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因为文武双全,被大家昵称为“南开老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略中国东北,国势危殆,张锡祜毅然弃学离家,投军报国,考入中央航校第三期。毕业后,他任空军第八大队第三十中队队员,驻防江西。1937年1月10日,张锡祜与未婚妻张乐民在南京订婚,刚刚订婚,他就接到命令要开赴战场。张锡祜作为中国空军飞行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1937年8月14日,淞滬会战期间,张锡祜所在部队奉命从江西吉安飞赴南京对日作战。当时气象测报不良,但与敌作战迫在眉睫,张锡祜毅然冒险飞行,终因途中遭遇雷雨,座机失事,以身殉职,时年26岁。
1937年8月2日,在奉命出发前夕,张锡祜给父亲张伯苓写了一封家书。这封信仅有薄薄两页笺纸,却句句慷慨深情,记录着一个年轻生命视死如归的爱国热忱:“……昨日报载南开大中两部已均为日人轰炸焚毁!惨哉……儿昨整理行装,发现大人于四川致儿之口谕,其中有‘阵中无勇非孝也。儿虽不敏,不能奉双亲于终老,然也不敢为中华之罪人!遗臭万年有辱我张氏之门庭!此次出征,生死早置度外,望大人勿以儿之胆量为念!望大人读此之后不以儿之生死为念!若能凯旋而归,自能奉双亲于故乡以享天伦之乐。倘有不幸,虽负不孝之名,然为国而殉亦能慰双亲于万一也!”
在收到儿子即将奔赴战场的来信后,张伯苓曾在对南开中学学生讲话中表露心绪:“前几天我接到四儿子的来信……我不因为儿子赴前线作战,凶多吉少而悲伤,我反而觉得非常高兴。这正是中国空军历史上光荣的一页,但愿他们能把这一页写好。”
他是苦出身的孩子,却坚持一辈子做好事。他只活了22岁,却成为了全民族的一个精神榜样,他就是雷锋。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前,他一家亲人相继死去。时年7岁的雷锋成为孤儿。1950年夏,雷锋快满10岁时,乡政府决定送这个孤儿去读小学,学杂费和生活费全部由政府负担。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被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
1959年,雷锋如愿参军入伍。他身高只有1.54米,有点胖,娃娃脸,眉毛粗,眼睛大,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为他政治素质过硬,又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他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努力钻研技术,后任班长;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从1961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他的身上,体现着时代青年们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处处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因公牺牲,年仅22岁。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那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20世纪80年代,一个响亮的名字在祖国的上空回荡。她谱写的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亿万青年的心靈,人们从她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使自己的情操变得更加高尚。她就是一个时代的励志典型——张海迪。
5岁时,张海迪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瘤。此后的16年间,她先后动过4次大手术,再也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奔跑跳跃。张海迪的命运是很不幸的,可是她没有沮丧,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
她克服种种困难,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基本课程,阅读了1000多册政治、文学、医学、外语等方面的书籍。她自学英语达到大学程度,翻译了16万字的英文作品和资料。她还不顾自身的病痛,用自学的医学知识和中医针灸技术,为群众免费治病。她满腔热情地帮助周围的青年学习、工作和进步,鼓舞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祖国做出贡献。
张海迪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
1985年,张海迪拿起笔来义无反顾地投入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的创作之中,这一写就是5年。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导致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长时间用胳膊支撑身体,她的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关节上的老茧掉了一层又一层,右胳膊也因长时间支撑身体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她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书籍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给这些特殊群体送去礼物和温暖。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让全中国记住了那个手握铅笔头、眼中闪烁着求知渴望的“大眼睛女孩”。
大眼睛女孩名叫苏明娟,出生于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1991年5月,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在张湾小学的课堂上发现了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张照片后来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时年8岁的安徽金寨女孩苏明娟一夜成为了名人。
14岁时,苏明娟成为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会后,她被选举为团中央候补委员。2003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2007年6月23日,她成为北京奥运会安徽赛会志愿者招募形象大使。2010年9月这位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已成银行白领,2017年,苏明娟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苏明娟的逆袭之路,离不开多方的帮助,所以她很小的时候就许下愿望,希望长大后能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苏明娟曾说:“我们这批受到希望工程资助的孩子是非常幸运的,所以我们必须感恩,并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多做一些好事,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从上初中开始,苏明娟就将部分爱心捐款转赠给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上大学后她勤工俭学,将国家提供的助学款转赠给贫困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她将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之后每年定期捐款,从未间断。此外,她参加的公益慈善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持续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社会有识之士参与扶贫济困,帮助弱势群体。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无私品格和青春风采。
2015年夏天,康瑜22岁。彼时,这位90后的“美女学霸”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刚刚本科毕业,已经顺利保研。然而,就在毕业前一个月,康瑜做出一个决定:放弃人民大学的保研名额,放弃所谓稳定的生活、光明的前途……所有的放弃,都是为了成全她的梦想——去支教。
毕业后,康瑜来到云南保山一个叫漭水的小镇,成了当地初中一名支教老师。山里的生活很艰苦,康瑜每次家访都要翻山越岭走二三十公里,腿上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这些康瑜都觉得没什么。更让康瑜感到头疼的是,她的学生里,优等生只是少数,更多的孩子因为父母在外务工,缺乏家庭教育,对学习并不感兴趣。
2015年秋季的一天,康瑜正在上书法课。外面突然下起雨来,雨点落在窗台上,弹到玻璃上,班上孩子都不约而同往窗外看去。康瑜突然想出一个念头:“既然大家都喜欢下雨,那咱们索性不写字了,听听这雨声,看看这雨点,给它们写一首小诗吧!”
那是康瑜的第一堂诗歌课,一个坐在角落的女生,写着写着忽然哭了。康瑜感觉,孩子们的心灵窗户被打开了。从那之后,每逢下雨天,康瑜就会暂停讲课,和学生们一起听雨,写诗,到了支教第二年,她已在校长和其他老师的支持下,开设了固定的“四季诗歌课”。
康瑜的诗歌课唤醒了孩子们心中对美、对知识、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在诗歌课开了一年后,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不逃学了,违纪情况少了,后来,这个全校最头痛的问题班级,创造了一个奇迹,成绩第一次超过了尖子班。
支教满2年后,康瑜回到城市,准备出国留学。一天,她收到了学生们寄来的信件,其中一个小女孩说:“老师,我想许一个愿望,我希望有更多像我这样的孩子,能够在诗歌里面,找到自己。”
康瑜被“找到自己”四个字击中了,她又任性了一次——不留学了!康瑜再次回到山里,成立了一个诗歌教育公益机构“是光”,通过开发课程及教师培训,“是光”为全国偏远地区3—8年级的学生提供诗歌课程。
康瑜希望,改变大众对大山孩子的认知,不是“求知的眼睛”,不是“悲惨的命运”,而是“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