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ps
最近,《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导科学家尤其是内向的科学家如何提高社交技巧。科研工作领域的内向者较多,可能是因为不爱说话,总是躲在电脑后面或者工作台前,常被认為缺乏社交能力。与之相反,那种见了谁都能热情打招呼、主动聊几句,在饭局上嗓门最大、酒吧里喝得最多的人,可以被称为社交活动家,在人多的场合常常担起活跃气氛的重任。
这种判断有一个问题是:内向者和外向者对愉快交谈的评价标准不一样。内向者受不了别人机关枪似的话语,外向者也受不了一串话抛出去,对方却只是嗯嗯啊啊。
北野武的电影《花火》里,夫妻二人相处的镜头里几乎没有对话,但他们下棋时的动作处处显示出默契的恩爱。常看黑帮片的人也有经验:如果双方对峙,出来一个咋咋呼呼的人独白半天,离血溅三尺、子弹横飞就不远了。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不一定没有和谐的社交,只要双方有共识就好,一个兴高采烈地说,一个全神贯注地听,最后相视一笑。
一堆内向者在一起工作,他们之间也会正常交流。有个著名的笑话:“外向的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他们跟你讲话的时候,会望着你的鞋子而不是自己的鞋子。”内向的人在一起,如果关系好,也能营造出一种谈笑风生的气氛。但这种气氛只要有一个生人不经意地走进来,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他们会迅速安静下来,赶快把放飞的自我收回壳子里,忽然开始做手边没做完的事。陌生人是对内向者的最大考验。一个陌生人出现在一群科研人员的办公室,还没开口问找谁,所有人都会紧盯屏幕,加快键盘敲击的速度,暗暗祈求陌生人找的不是自己。内向者并不一定是粗鲁厌世的人。如果真的需要交谈,内向者也能很好地进行一场对话,既有耐心,又有礼貌。只是跟陌生人谈话会耗费他们许多能量,好比一万米长跑,因此他们能躲就躲。
对内向者来说,更实用的技巧是,准备好几句轻松友好的话来启动与陌生人的对话,再准备好几句话,自然而然地退出一场火候已经差不多的谈话。我觉得科普类杂志,比如《新科学家》也该向外向者介绍一些与内向者社交的技巧,比如当内向者看着自己的鞋子时,不要强迫他们进入一段对话;他们在沙发上独坐,而你也想坐下来歇歇的时候,尽管坐下就好了,不必开口说话。内向者会默默地热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