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创伤

2019-08-13 06:53周雨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创伤记忆

摘  要:石黑一雄,日裔英国小说家,1989年获得“布克奖”,2017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近年来,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创伤、怀旧情绪、不可靠叙事、记忆等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在众多研究主题中,记忆作为石黑一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处女作,作品构思奇特,叙述者在回忆的掩盖下编织了一个他人的故事,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减轻罪恶感。本文使用创伤理论探索主人公如何通过记忆忘记过往创伤经历,以更好理解石黑一雄这位娴熟的记忆写手利用记忆达到的精湛叙事艺术。

关键词:石黑一雄;《远山淡影》;创伤;记忆

作者简介:周雨(1990.5-),女,周口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2

人类20世纪后期充满创伤,创伤是现代社会常见现象之一。哈特曼的格言“我流血,故我在”正是这种状态的缩影。当时大众文化主要关注大屠杀遗产,学术界也关注这种极端经历的心理结果,使用创伤以解释这种文化现象。“从此不再有创伤”是人们的美好心愿,人类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要让这种一厢情愿成为现实。文学作品是影响最深刻、最久远的媒介。文学性创伤叙事有触动、教化和引领的作用。这是文学性创伤叙事独有的思想意义和社会功能。石黑一雄对创伤经理带来的心理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处女作《远山淡影》通过一个移居英国的日本寡妇对故土、故人的回忆,讲述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带来的阴影与心魔,最终以母女成功移民,而女儿自尽作为悲情结局。作品构思奇特,叙述者通篇的回忆是模糊而可疑的,直至全书终,叙述者才忘记了伪装,读者也证实了猜想:叙述者是利用回忆做掩护,编织了一个他人的故事,企图通过他人的面具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减轻罪恶感。本篇文章探索《远山淡影》中的创伤性叙事,借助记忆和遗忘关系,分析叙事者如何使用记忆遗忘创伤经历。

一.创伤理论简述

创伤这一理论概念可以被追溯到19世界末。美国心理学家伯尼 格林讲创伤具体定义为“人类对客观定义事件的情感反应”。1980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官方承认创伤属于“后创伤压力紊乱”范畴。卡洛斯强调“受创伤个人所遭遇的震惊”与遭遇到的痛苦事件关系不大,而是“这段经历的消失”即“未能及时经历时间”关系大,结果造成个体不能认识到创伤。结果是,创伤经历只能够通过接下来对主题的不断占有进行同化。弗洛伊德概述了潜伏的概念并提出潜伏不能被完全经历。弗洛伊德相信创伤出于“两种事件的辩证”,强调了创伤对心理的作用。因为思想不能完全经历和同化既定受伤经历,所以能持续不断的产生创伤经历。很多理论家说人类大脑有强烈忘记创伤经历的趋势。弗洛伊德坚信创伤经历受害者常常压抑既定事件的关键部分。奥诺 哈特称思想忙于“去除不想要的创伤经历”。他们提出“离解”确切词汇缺乏将创伤经历正确融合入记忆。离解得不确定性造成了这一词汇的广泛应用,环绕现实解体和健忘症。心理健忘症或者离解健忘症被定义为“不能够回忆个人重要信息,通常出于创伤或者压力天性,过于延伸而不能被正常遗忘过程解释”。以上所提到的范畴,心里遗忘是与本篇论文记忆与创伤最相关理论。

二.呈现和遗忘创伤

1945年8月9日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长崎城市上空爆炸,直接造成将近七万人死亡。在这三天前广岛的爆炸普遍成为核悲剧的标志。核灾难的鸣声遍布在《远山淡影》中。小说中,主人公悦子遭受到战争期间的爆炸和大女儿尼基去世两种创伤。《远山淡影》有两条故事线索,分别讲述了两对母女的故事。母亲悦子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日本移民,她在很多年前来了英国,现在,独自一人居住在城郊。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景子自杀了。小女儿妮基是悅子与英国丈夫的女儿,她是个年轻的女孩子,住在另一个城市。这一天,妮基来看望悦子,悦子向妮基回忆和讲述了,50年代她在日本长崎的生活。

景子自杀后,悦子向小女儿妮基满怀愧疚地回忆起,自己当年带景子离开日本的情景。那时,景子对继父和异国的新生活都十分抵触,悦子却忽视了景子的意愿,强行带她移居英国。无法适应英国生活的景子一直郁郁寡欢,最终选择了自杀。而悦子无法面对自己间接害死了女儿景子的事实,只好把自己与景子的故事小心翼翼地隐藏到另一对母女故事的背后。

为什么在悦子的故事中,她的回忆会发生变化?这实际上是源自,人的心理创伤给记忆造成的影响。石黑一雄自己曾经谈到,他在伦敦那些收留无家可归者的慈善机构里做社工的经历。他说:“那时,有很多时间和无家可归的人在一起,我倾听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说怎么会到这里来。我发现,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坦白地说他们的故事。我就觉得用这种方法写小说很有意思:人们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堪,无法宣之于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

三.回忆以遗忘创伤

长崎的记忆是创伤的载体。小说中,悦子用几页的内容说出她“不想被过去提起的愿望”并且表明她“没有强烈的愿望”去讨论死去的女儿因为这让她“难受”。悦子不愿意讨论惠子和尼基的行为,宣称“这些东西过去了,没有必要再次回忆”。钻研过去对悦子来说是痛苦不情愿的,这一痛苦在藤原夫人的格言“但是现在一切都是过去了”中得到回应。她们都提醒彼此人必须要“朝向前方看”,只有“朝向前方看”并且“期待生活”,如果不这样,她们相信,国家“仍然将会只是一片瓦砾”。这种才是爆炸后的正确方法。回忆战争所带来痛苦的过程被悦子和藤原夫人认为是沉溺于自我怜悯中。这种怜悯态度反映在她们谨慎陈述创伤记忆中,这很有可能是对危言耸听陈述个人经历的指控。,这种方式可以被贴上以往方法的标签,因为这归咎于将个人从过去考验中分离的道德观。

在一次讨论战争鸣声的对话中,藤原夫人告诉悦子有一对年轻夫妇,她经常在每周日的当地墓地中看到他们。据她回忆说:“这太可耻了,一个怀着孩子的姑娘和丈夫周日整日里就想着死去的人。我知道他们这是尊重过世的人,但还是觉得这种行为有些可耻。他们应该去思考未来。”悦子提醒她说也许是“小姑娘很难忘记死者”。藤原夫人十分同意地说到:“我真替她感到抱歉。但是他们应该去思考将来了。不能怀着孩子还每周去参观墓地。墓地不应该是年轻人去的地方。”不能忘记过去被视为阻碍了他们的社会共存能力因此值得同情可怜。个人的怀念行为遭受质疑,被视为是危险的接近死者。不接受现在和未来挑战的做法被战后日本社会视为比考虑过去任何错误行为都重要得多也迫切得多。因此藤原夫人不断的担心儿子一夫对死于轰炸期间未婚妻美智子的深情。儿子宁愿一直孤独,独自居住的做法在藤原夫人看来是不成熟的,她坚信美智子会是“第一个同意一夫这么做的人”,“她就想着儿子这么过一生呢”。所以几个月以后当一夫宣布他做好准备再找一位妻子的时候,藤原夫人既释怀又开心,她觉得儿子开始“向前看了”。这位老年妇人,因为轰炸的原因丧失了众多家人,她的态度代表了对“被轰炸者”的普遍态度-坚信一个人为了继续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必须彻底遗忘过去,把注意力完全转向未来。在后原子长崎的社会背景下,怀念过去被视为一种潜在的瘫痪行为,反过来被藤原夫人和悦子理解为将自我从创伤中解放出来,而自我解放的行为被认为是成熟的举动和感情强大的有力证明。F翁在《石黑一雄<远山淡影>记忆的可耻性》中讨论了悦子和过去的紧张关系和关于记忆的模糊。他讨论到,悦子通过“回忆过去痛苦经历”忙于“努力解释并揭露过去意义”。翁同时也提到叙述者“同步将自我抽离出去并且将自己沉浸于模糊的过去中”。藤原夫人表面上回忆过去是想通过陈述过去的方式将自我“抽离”。除此以外,翁评论说悦子采用了一种策略,专注于不去回忆记忆并且将自我从充满“耻辱”的过去记忆中抽离出来。她回忆过去的做法辩证的代表了逃离过去的想法。悦子因此“通过抹杀记忆的方法重构过去”,换句话说,她回忆的目的就是为了“遗忘”。藤原夫人的记忆不能并理解为一种回忆行为,而是一种脱离回忆的行为。悦子没有调查因为长崎爆炸造成的创伤逝去源头也没有思考惠子最近的逝去。她没有打算从这两起事件中恢复以让自己摆脱创伤的束缚,而是通过将两起事件掩盖在幸子和圆子的故事面具之下,避免面对自己女儿已经死去的事实。通过赋予这个不那么重要人物以自我的和惠子的特点,悦子就编造出了一个故事,将自己从女儿在英格兰自杀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用翁的话说“她回到了为现在赎罪的过去”。因此,读者会觉得很难辨别悦子故事中事实和虚构的关系。在格雷戈里一次采访中,石黑一雄谈到幸子和圆子的真实故事时说:“不管他们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悦子都对他们怀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她可以利用他们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故事。”所以幸子-圆子整个小说的标准可以被理解解释为代表了“记忆怎样利用过去解决当前需要和焦虑”,这也验证了记忆基本的基本滞后性。叙述者意识到在自我叙述中的事后偏见并决定垄断读者的质疑。“我意识到,记忆是一种不可靠的东西。通常受到回忆者回忆环境的影响,毫无疑问这也适用于我所掌握的确切回忆。”

四.结语

然而,比仅仅通过现有环境粉饰记忆更为深刻的不确定性在悦子的叙述中危在旦夕。悦子的回忆证明能够将不同的人物混合在一起以平复自我良心。综上所述,《远山淡影》中呈现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特点。此外,这部小说代表了记忆是创伤的载体-用以提醒灰暗烦扰的过去。这种丧失感是东京妇女痛苦回忆的证明也是惠子房间中挥之不去的景象。这些回忆伴随着情感上的索取,与创伤的反思这一观念是十分相似的。这样就从心理上排除了顺利融入叙述者有关生活的叙述可能性。另一方面,记忆是一种本能能力机制,能够忽略和扭曲过去,悦子的记忆就是为了缓解她的罪恶感。《远山淡影》这一标题中“淡”更过的指的是观点而不是“远山”,可以被解读为一种通过回忆解释晦涩模糊扭曲观点的暗喻性举例。

参考文献:

[1]Caruth, Cathy. Trauma: Explorations in Memory[M].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P, 1995.3-12

[2]Ishiguro Kazuo, A Pale View of Hills 1982[M]. London: Faber,1991

[3]Interview by Gregory Mason. Conversation with Kazuo Ishiguro[M]. Eds. Brian W.Shaffer and Cynthis F.Wong Jackson: UP of Mississippi,2008.3-14

[4]刘琼.《失落与追寻-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回忆机制》[D]. 广西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创伤记忆
夏天的记忆
记忆中的他们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低位窦道伤口2例治疗经验及文献复习
格罗瑞创伤后的女性自我
浅析《仪式》中塔尤创伤的根源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端午记忆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