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米·巴巴理论在《家》中的体现

2019-08-13 06:53李文慧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理论

摘  要: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最新力作《家园》描述了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借此探索了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的生存之道。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中的“无根”理论在《家园》这部作品中被展现得淋淋尽致 。本文就以霍米·巴巴的“无根”理论来探讨当时非裔美国人的生活情况。

关键词:《家》;霍米·巴巴;非裔美国人;“无根”理论

作者简介:李文慧(1990.9-),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助教,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2

一.托尼·莫里森简介

美国现代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女性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托尼·莫里森把非裔美国人的文学传统和白人文学传统结合游记地结合了起来,极大地促进了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她从非裔美国人的历史、文化、习俗和伦理等方面探索了非裔美国文化的价值和非裔美国人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托尼·莫里森是继威廉·福克纳和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之后美国现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

2012年5月,《家园》在美国和加拿大同时发行。同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她颁发了总统自由勋章,以肯定托尼·莫里森在黑人民族文化事业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于她文学成就的最高肯定。

二.霍米·巴巴和他的“无根”理论

霍米·巴巴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他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对后殖民主义话语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霍米·巴巴强调文化的异同和弱势文化对于自我认同的坚持和发扬的重要性。

霍米·巴巴认为,殖民统治使得被殖民者可以观察到两个世界,一个是殖民者的世界,另一个是被殖民者的世界。殖民者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在被殖民者身上,迫使被殖民者接受殖民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观点,而被殖民者也确实接受的殖民者灌输的一些观点,但是接受殖民者的观点意味着对于殖民者本身文化的疏远。因此,被殖民者陷入两种文化的矛盾之中,生活在一种“居中”的空间,这种处于两种文化之间,两者都属于或两者都不属于的感觉被霍米巴巴称为“无根”。

三.非裔美国人的奋斗

长期以来 ,黑人为平等权利而所做的努力从未停止过。美国内战期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使得美国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宣布包括非裔美国人在内的美国社会人人平等。由于美国南方废除了种族主义,大量的黑人从南方的农村地区迁向北方,这种迁移导致了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甚至出现了其他社会问题的恶化,因此白人对于黑人的仇视日益加重,导致了原先仅限于南方的民族偏见和民族隔离扩展成了全国性问题。托尼·莫里森小说《家》对于这种全国性的对于非裔美国人的民族偏见被描写的淋淋尽致 。

在小说中,尽管洛克为弗兰克寻找妹妹的旅途准备了食物,但他提及了美国社会的一个常见的象,以便为弗兰克的自身安全提个醒:“Listen here, you from Georgia and you been in a desegregated  army and maybe you think up North is way different from down South. Don't believe it and dont count on it. Custom is just as real as law and can be just as dangerous.” (Toni Morrison, 2012:19)。20世纪50年代,在公共场合,比如旅馆、酒店、医院、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公共卫生间,非裔美国人和白人是被分隔来开的。在《家》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在火车上体现民族分离的事件。火车上为非裔美国人提供的座位很脏而且破旧,但是票价却和提供给白人干净座位的一样。作为非裔美国人,弗兰克早已习惯了这种情况。尽管弗兰克乘坐的火车并没有有关黑人和白人座位分开的规定,但是他的思维模式已经适应了民族分离的现象,因此当弗兰克坐上火车后,他习惯性地坐在了最后一排,从而避免他人的注意,这样也能保护自己免受侵害。

不仅火车上会存在民族偏见现象,旅馆也不例外。当弗兰克向火车服务员询问哪里能找到住的地方,服务员建议他住在YMCA,因为其他旅馆是不会允许他这种“with those raggedy galoshes on your feet”的人入住的。弗兰克回答道:“Thanks, Glad to hear they got high standards”,这句话中蕴含着一种无助。作为一名非裔美国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他用一个笑话讽刺了这种愚蠢的民族偏见。这种开玩笑的行为被霍米·巴巴成为“笑话”。霍米·巴巴认为,由于少数人总是成为恶意言论的攻击对象,因此自嘲就成为一种文化抵抗的策略,从而使一个这个群体得以生存。通过“赞美”旅馆的高标准和自嘲,弗兰克冲击了民族偏见,同时也把自己从无助感中解放出来。

莉莉是一个自力更生的黑人女孩。起初她只是一个清洁工,但是由于她熟练掌握了妈妈传授给她的编织技能,她成为了一名 女裁缝,这使得她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获得经济独立,她从来没有在意过其他人轻蔑的态度和抱怨。为了攒钱,她努力工作,节省一切额外开销,最终,除了她自己挣的钱,再加上她的父母留给她的钱,她终于可以离开出租屋,买一间自己满意的房子了。她不介意房子离她工作的地方很远,只要能住在漂亮干净的地方,她乐意把时间花在上班的路上。然而,當她最终拿着足够的钱来到中介机构来买房时,工作人员的回答却让她震惊了: No part of said property hereby conveyed shall ever be used or occupied by any Hebrew or by any person of the Ethiopian, Malay or Asiatic race excepting only employees in domestic service. (73)

就在此刻,莉莉所有的辛苦,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瞬间全部瓦解。她曾经不顾他人对自己轻蔑的言语,日夜工作就是为了攒钱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当中介的工作人员拿出有关对于有色人种的买房限制时,她的一切努力歸于零。为了和白种人看起来更像,莉莉拉直头发,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她努力工作并且极力向白种人靠近的行为使她感到了羞辱,所以她昂起头,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中介机构。然而,尽管对于非裔美国人的民族偏见让莉莉很生气,但是她毫无选择,只能返回中介机构,放下她仅有的尊严,租了一间位于公寓二层的房间,可以想象这个公寓的环境一定不会很好。对于非裔美国人来说,他们的经济状况一般不太好,但即使其中的一些人依靠自己的勤奋工作挣到了一些钱,源于民族偏见的一些限制也使得这部分人失去了过上更好生活的权利。

在公共场所,非裔美国人也无法避免遭受暴力行为。当弗兰克在火车上时,他被一个黑人妇女的哭泣声吵醒了。后来他才了解到,这个妇女的丈夫去买喝的东西,但是却被店主或是乘客打了,当这位妇女前去为丈夫解围时,但她也被打了。当弗兰克向服务员询问是否有人报警时,这位服务员的回答是:“你疯了吗?”,而弗兰克也不再多说什么。弗兰克和服务员的对话表明了民族偏见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所有人把这件事都当成普通事件对待,因此这种事情也没有必要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与此同时,甚至连非裔美国人自己也对这类事情表现出了冷漠的态度。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民族冲突的阴影总是笼罩着他们 。弗兰克从火车上下来之后进入一家餐馆吃饭。在这个地方,他碰到了一个热心的人,名叫比利。虽然比利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但是他还是向弗兰克发出了邀请,让他在自己家里住一晚。当弗兰克和比利的儿子托马斯握手时,他注意到托马斯的右手垂在身旁。比利解释说儿子托马斯八岁时在街头拿着玩具手枪在人行道上跑来跑去冲人乱比划 ,被白人警察认为是低估了警察的勇气,因此朝托马斯开了枪。

对于比利的儿子托马斯来说,一个八岁的男孩,天真,爱玩,甚至没有经历过民族偏见和暴力行为。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在街头玩耍,模仿警察从而圆男孩子的英雄梦想是一个很常见的行为,但是一些白人却对这个年幼的黑人男孩没有一点同情心,他们认为托马斯模仿警察的行为是对他们勇气的挑衅。他们开枪打了托马斯的胳膊仅仅为了证明他们所谓的勇气。这个时间必定对幼小的男孩的心理造成了创伤,因此,当弗兰克向年幼的托马斯询问他的梦想时,他回答道:“一个人。”

四.结语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无根”理论在托尼·莫里森的《家》中充分展现了出来,也为后人研究其他少数民族族裔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Du Bois W E B. The Soul of Black Folk [M]. Chicago: Mc-Clurg, 1903.

[2]Evelyn J. Schreiber, Race,Trauma,and Home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Baton [M]. Roge :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0: 5.

[3]姜飞. 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的PMSM转速辨识
十八大以来党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论创新
“3T”理论与“3S”理论的比较研究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妇女解放——从理论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