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摘 要:本文主要以新中国文学的中外现代思想资源为重点进行阐述,从五四新文学、延安文艺、沦陷区文学、东西方现代文学和思潮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激活传统,更好地面对未来。
关键词:新中国文学;中外现代思想;资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01
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当代文学,经过多半个世纪的历程,出现了对当代中国文学走向有所影响的中外现代思想资源,其中包括五四新文学、延安文艺、沦陷区文学、民国时期国统区文学、东西方现代文学和思潮。把这些资源的起落消长和当代文学观念的调整、艺术方法之间革新的联系进行理清,有可能对传统起到激活作用,并且还有助于对未来进行面对,进而使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构架变得更加完整和清晰。本文针对新中国文学的中外现代思想资源进行深入分析。
1.五四新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是影响当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的源头。在二十世纪初期,文学变革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重点部分[1]。自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的理论思潮在不断地融入中国,西方人文百年发展的成果,在中国进行横向移植过程中被压缩为几十年。例如人道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美主义等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一直延续到当代。五四文学遗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学革命实现了全面的文体变革,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并得到了普及和推广,这为文学大众化和普及打下良好基础。并且,文学革命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对文学体裁尝试了变革,把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在结构、韵律、叙事等方面,变革得更加现代化。此外,还有面对与走向世界的现代精神与开放心态、独立判断与怀疑精神、人的文学精神。但是,在五四时期,反传统主义忽略了梳理和集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期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活力得到了复苏。
2.延安文艺
延安文艺,为30年代蘇区文化的扩展与继续提供了支持,并且其与国统区左翼文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2]。在七七事变以后,延安等抗日根据地集合了大量的作家队伍,主要由原苏区作家、当地作家、国统区大城市投身抗日的作家组成。在该区域中,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非常高涨与活跃,大部分作家都参与到了文化工作团体中。在一九三八年,创建了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在协会中,创办了多个文艺刊物,如“文艺战线”、“文艺突击”等等。在该阶段,无论是在国统区,还是在解放区,都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翻译的热潮。在该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解放区文艺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特定历史经验与现实需求进行了总结和强化。在“讲话”的引导下,出现了大量的文学文本,展现出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留下了较多的解放区革命文学遗产,并且也培养了大量的成名作家。
3.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主要是指日本占领区的中国文学,其中包括台湾、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因为受到日本侵略,导致沦陷区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文学等方面没有根本上实现统一。虽然在沦陷区域,日本对文坛进行了干预,存在汉奸文学,但是针对这些区域的文学思潮与创作主体来讲,伪文学还没有形成气候。在文学界,仍然存在抵制与反抗行为,这些区域曾经都进行过广泛的抗日文艺活动,特别是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的上海、以文化古都北京较为突出。在文学方面的创作,对政治倾向方面、艺术追求方面存在一定的表露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大胆影射和对日伪强盗行径进行控诉的作品、对忤逆贰臣进行公开抨击的作品、对沦陷区城乡残酷现实进行真实再现的作品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在沦陷区的文学主体,依然是顺着五四新文学的道路,一直保持着法西斯主义高压下不能扼杀的民族精神。因为在政治上存在整体性的误读,除了个别作家以外,例如张爱玲,在抗战期间与抗战胜利以后,这些区域的文坛一直处于冷落的状态,没有对新中国文学产生较大的影响。一直到了20世纪末,该区域文学逐渐出现,并被融入到文学史中。
4.东西方现代文学和思潮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逐渐出现了大规模的西方文化思想热潮。该阶段是在五四之后,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的第二个高峰阶段,进而使文学和中国学术再次和西方进行了猛烈的撞击[3]。在该时期西方现代作家,例如海明威、卡夫卡、加缪等,对中国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30年代,西方现代派文学、西方现代文论由于受到左翼作家的排斥,成为了创作界和批评界关注的热点内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的主要成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文学逐渐从手法模拟,转变成为了开阔的文化事业与现代观念。在80年代,对文学观念与方法的更新被提出以后,被学界广泛关注,出现了文学本体、文学主体性、叙述理论、文学文体与形式。同时,大规模的西方观念、理论、作品的涌入,会对民族本土文学建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总体来讲,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可以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其促进了中国文学观念的调整,并且也促进了艺术方法的改革创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影响新中国文学的中外现代思想资源,主要有延安文艺、五四新文学、沦陷区文学、民国时期国统区文学、东西方现代文学和思潮。这些中外现代思想资源对我国当代中国文学走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不断地理清这些资源的起落消长、当代文学观念的调整、艺术方法之间革新的联系,才可以有效激活传统,更好地面对未来,并保证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构架更加完整、清晰。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张威.胡适实用主义翻译思想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8,v.39;No.192(04):72-76.
[2]池美昕.分析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J].文理导航(上旬),2017(7).
[3]潘水萍.诗意的思想在现代——余光中与“中国新文学”的精神重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