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婧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既是扛起“反传统”大旗的批判者,也是“传统”文化下的反思者,他的文章透过冷峻尖锐的言辞直面腐朽凋敝的旧思想、旧文化,用沉痛悲悯的笔触揭示传统文化的负面性和毁灭性,在重塑国民性和改造旧社会的道路上为新一代青年人、革命者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鲁迅;传统;反传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9)-20-0-0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起,无论何人评何时论,始终无法绕过一个人物,便是鲁迅。他并非首扛大旗之辈,亦不是先声夺人之徒,但他冷峻辛辣的现实讽刺,富有战斗精神的社会批判以及那强烈的爱与恨,都如暴风骤雨般席卷了那个既黑暗又光明的年代。他的思想结晶和文学成就始终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般岿然不动,众人攀缘其上,竭取所需,即便一石一木,时至今日,依旧掷地有声,不绝于耳。
一、坚决“反传统”的批判者
人们一直妄图为鲁迅这个标签下个定义,却发现其自身的复杂性远非几个结论那么简单。反封建、反传统、批判国民性和社会性一向被看作是鲁迅文章乃至思想内涵的标志性特点,其笔触冷隽深刻,针针见血,透过浮世万象,直指劣根顽疾之所在,将众生病态展于世人眼前,书写一段段残酷的真实和无望的悲歌。
在鲁迅的笔下,华老栓心心念念的人血馒头成了救命良药,祥林嫂“捐门槛”成了赎罪的方式,孔乙己的“之乎者也”沦为酒馆的笑话,曾经的少年闰土有一天也叫起了“老爷”,《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还在无爱的人间孤独,“狂人”就已在满眼的仁义道德里看到了“吃人”……封建文化在鲁迅的眼里是残忍的,扼杀人性的,又是卑怯的,奴性的文化。他带着深深地批判、否定、怨愤的情绪审视这些打着伦常口号却又背离人道的所谓道德遗产,他撕破假道学的面具,痛斥封建卫道士的虚伪,对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没有哪一个人能像鲁迅这样对封建传统文化批判有着如此犀利的见解和如此深切的执着。
二、“传统”文化下的反思者
鲁迅的文章带着鲜明的反传统倾向,从他发出一声“呐喊”,带着无比的悲痛和失望手执“枪炮”起,这点就毫无疑问。然而他身处时代之中,却又跳脱洪流之外,始终带着爱恨交加的复杂心理关注传统。
从他自身的文学修养来看,传统文化无疑在鲁迅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山海经》、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等无一不透着他对传统文化、道德风貌的熟稔,还有从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都可略窥一斑。鲁迅的作品有着浓重的对传统思想的反思精神,是真实的、又是迫切的,传统文化的确滋养了他,然而,正如亲眼看着欺世盗名的中医断送了《父亲的病》一样,鲁迅在悲痛的同时猛然从故纸堆中惊醒,认清了封建文化的虚伪和冷漠,开始透视传统背后的国民和社会。
鲁迅的情感总是既充满冷静的恨,又暗藏着火热的爱。传统文化的凋敝和僵死之态,逼得他“走异路”,在反思国民性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对苦难中的人怀着伟大的同情和博爱。鲁迅努力地“揭出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显然不再是纯粹的反传统了,他在接受了旧的知识的同时却不为旧知识所拖累,他试图通过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弊病进行彻头彻脚的批判与否定,亦是对自我的批判与否定,都旨在重构健康的民族心理,探索新的复兴发展之路。
三、“在传统之中反传统”
刘半农曾说鲁迅是“托尼学说,魏晋文章”,就概括得相当精辟。他一面把反封建、反传统的大鼓敲得阵阵响,一面如鱼得水地接受着尼采、叔本华的哲学,骨子里却还做着一个拜伦式的“英雄”,渴望拯救于世人。可以说他是纯东方的,但又是个西式的人物。中西学说、新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使鲁迅的文章在反抗一切旧思想之余,还充满对新体制的理性思考。
《阿Q正传》里切中时弊地剖析了所谓革命的本质,《娜拉走后怎样》则提出了五四时期面临新的现实问题,《论睁了眼看》正视中国人的“瞒和骗”下的怯弱和懒惰,《拿来主义》则大胆提出对文化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声疾呼“拿来!”也许是受早年进化论的影响,对于文化的态度,鲁迅既是客观的又是开明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反传统的,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在他看来,都像是一种新陈代谢的更迭,亦或是一场生命意志的延续。
鲁迅清醒地认识到,改造旧社会的根源还在于广大民众的觉醒和反抗,让人们从传统封建思想中的等级观念、压抑人性、奴隶道德中觉醒,站在平等、自由、博爱的现实舞台上奋起反抗,革命不应只是一场被动接受的“破坏”,而应是一个个沉睡灵魂的自我意识觉醒和自我救赎。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人性”,动摇“传统”,鲁迅先生的文章用冷峻尖锐的言辞直面腐朽凋敝的旧思想和旧文化,用沉痛悲悯的笔触揭示传统文化的负面性和毁灭性,在重塑国民性和改造旧社会的道路上为新一代青年人、革命者指明了新的方向。
四、结语
正如鲁迅自己在《野草》题辞中说到的那样:“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借此知道它远非虚空。”这是一场名之曰“在传统之中反传统”的战斗,没有硝烟却惨烈非常,比之这绝望的世界,终有希望与之同在。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