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温谈升,笔名伍敛,男,系中国报告文学会员,江西省作协会员。
郭家富是村里的能人,智力超群,精于商道。那年,他别下祖屋,把责任田租赁出去,举家到城里买房落户,并开店经商。天道酬勤,家富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后来又把钱投资办学,钱就像小溪流水,源源不竭。
家富富了,却很少回到村里,以至于他与村民之间的感情有了一道鸿沟。在这个世界,金钱虽不是万能,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他十分清楚,村里还很落后,村民还很贫穷,村民早已把他这样的有钱人列为“另类”了,再苦再没能耐都不高攀求富,用村民们的话说,你吃你的鱼和肉,我吃我的清水粥,你再能干,老子也不稀罕!嘿嘿,看来,农民兄弟的仇富心态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哩。
有一回,村民老刘去城里买化肥,路过郭家富的商铺,凑巧被家富看见,家富放下手头生意,忙不迭招呼老刘进来闲坐喝茶,老刘不肯,本来想绕道走,但人家满面笑容,热情大方,又是搭肩又是递烟,根本无法拒绝回避,他只好乖乖顺从,与家富絮叨起来。
刘叔,你知道我离开村子多少年了吗?
老刘与家富是老邻居,辈分比他大,“刘叔”是家富从小对老刘的尊称,一直没变。如今,发迹的家富没有能人富人的架势,还是像过去在村里相处一样,古道热肠,平易近人。老刘有点不自在的吸着烟,他掐指在算,这小子离开村子少也有二、三十年了吧,当年家富风华正茂、血气方刚,跳出了农门,不知凭什么发财了,出生地也忘了,把老乡们抛在一边,好了伤疤忘了疼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穷富也是一天,岁月对谁都是一样——不饶人,当年的小郭青春不再,小郭变成了老郭,分头被岁月的年轮磨成了秃头。
老刘感慨万千,对着家富,慢条斯理地说:我也老了,再过二年,我就是古稀老人了,我记得你也差不多花甲之年了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离开咱们村子差不多三十年了。
对,我今年刚满六十,我的六十人生一半在村子,一半在城里。现在乡亲们都好吗?郭家富回想自己的人生,依旧惦念着乡亲:刘叔,您回去告诉乡亲们,家富永远不会忘记桥子脑村,我的心在桥子脑,我的根在桥子脑,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会回来与乡亲们荣辱与共,同生共死的!
郭家富要回来的消息在桥子脑村传得沸沸扬扬,支持的、反对的、猜疑的,林林总总。有的说,家富回来绝对没按什么好心,肯定想霸占我们的土地和山场;有的说,家富赚到了好多钱,把身体搞出了毛病,回来颐养天年,享受生活了;甚至有的还说他回来搞地皮官商勾结图谋不轨……对,绝对不能让这小子回来,好处不能让他占尽!自古以来,穷富不同路,城乡不同心,他回来迟早会把我们这些穷老表吃掉!
太阳早早升起,春天的百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好一幅大自然的水彩画。这天,家富带着电视台记者,来到村里的山山沟沟,把这里的地形地貌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实拍下来,他要把这些作为橋子脑的原始素材珍藏起来。这里的原生态令人陶醉,特别是那座后龙山,洞口暗河互通相连,一瀑飞流而下,水流哗哗作响,高大的翠竹、红枫郁郁葱葱,伟岸挺拔。四面环山的桥子脑不通公路,进出村庄多靠弯弯小径。这里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村民们看到家富在村里捣鼓着,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质问,有人跟着,有一个叫二郎的村民还抢着记者的摄像机,强行要他交出录像带,否则不能走出这个村子。
你们这是干什么?家富生气了,我告诉你们,我也是桥子脑的人,你们谁敢动我!?
我们这里不需要外人掺和,你们拍这拍那,难道我们贫困还要曝光吗!?
郭家富心里明朗着,乡亲们过惯了传统保守的苦日子,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缺乏沟通,自大而自卑,大有宁可自己饿死也不求人撑死的“尊严”和“骨气”。他们认为外面的人十有八九不怀好心,算计着地位低微的农民,对官员、对富人有一种仇视心态。这不,他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郭家富同样恨之入骨……
乡亲们,我们都是一家人,我郭家富富了,不会算计大家,也不会做对不起大家的事,更不会给大家添麻烦。今天我带着电视台的记者来,不是曝什么光,而是来帮助大家改变生活,过上幸福日子的!
看到大家都聚集在这里,郭家富干脆一语道破:亲爱的乡亲们啊,我知道你们对我家富有成见,认为我在县城生活了,有钱了,就与你们不是同路人了。你们的确误会我了,我这些年,含辛茹苦,摸爬滚打,积聚了一点财富。我一直在想,我要把我的智慧和财富都贡献出来,让大家共同实现致富梦,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嘛!所以我决定回来组织乡亲们一起来把我们荒芜的山头和田园开发利用起来,大搞种养产业,以产业带动我们增收致富。
一席话,有赞叹,有讥讽,有惊讶,更有怀疑。
是啊,家富的信誓旦旦不可能一刻间会使传统保守的村民信以为真,最讲实惠的村民是要观察家富今后的言行。他将一份打印好的表格分发到各家各户,那是“民意入股意向书”,里面写有产业分类——脐橙、油茶、毛竹林、黄鸡、生猪等多项种养产业,村民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际情况进行填写,从而选择其中一项入股发展。
乡亲们拿着“项目表”,傻乎乎站在那儿,对郭家富说的是人话还是鬼话分辨不清。这时,先行“洗好头”的老刘对着大伙儿,呵呵地绽放着甜美的笑靥,几道皱纹显得异常沧桑,慢条斯理而声如洪钟:
家富就是我们桥子脑的人,一家人不会说二家话,他是真心真意的,他不是致富忘本、发达了就丢根的那种人,他的心比天还要宽。我们穷了这一辈子,苦海无边啊,现在家富帮助我们脱离苦海,还有什么不好呢?我们现在没钱,搞不起产业,我们不要钱,我们只要以山场、闲置地和劳力入股,资金、技术、市场都由家富负责……
老刘是村里的哇事人,他这一说啊,那可不得了,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么好的“差事”轮着自己了,家富这小子就是好哟,不要钱投资还分红。郭家富趁热打铁,接过乡亲们的议论声,说: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众人中的一员,大家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的每一个项目都建立合作社,以合作社的模式来规范、发展我们的产业,从而一起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家富的话,给乡亲们定心丸。
这是天下打着灯笼没处找的好事,我入股!
我入股!
我跟着您干!
郭家富被乡亲们竞相参与的热情乐开了花,他因地制宜将桥子脑规划了“五种三养二加工”,即种脐橙、种油茶、种毛竹、种葛藤、种罗汉果;养猪、养鸡、养兔;加工竹制品、加工葛粉。这532工程不是家富的心血来潮,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请省市专家科学论证大刀阔斧而为。项目实施了,各大产业的专业合作社也相继建立,制度章程人人遵循。昔日的贫困户今朝的股东在家富的带领下,干得热火朝天,激情无限,各项产业步入健康、良性轨道,股东们逐年收获着希望了。
家富在外打拼了几十年,沧桑岁月剥噬了他的青春,村民想不到他是这样的不忘本,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共同过上幸福生活。这真是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啊!桥子脑,桥子脑,有了家富就富饶。这是乡亲们得到好处后自发编传的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