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定向士官培养是适应军队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由高职院校与军队联合实施“订单式”新型军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打赢现代战争的“精神利刃”,直接关系到定向士官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优劣。基于此,该文透视定向士官心理素质的短板,围绕定向士官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定向士官过硬心理素质培育的实践路径,以期提升定向士官的心理素质水平。
关键词:定向士官 心理素质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c)-0212-02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防,军不可一日无备。”高素质军事人才是保卫国防、打赢现代战争的根本保障。在信息技术时代,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是做好国防事业的关键措施。为加快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从2012年开始,军队人才培养与国民教育相结合,委托高职院校开展定向士官培养,以满足军队现代化的人才需求。近年来,有志青年报读定向士官的热情高涨,有效地补充了技能型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缺口”。然而,从“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准来看,仅仅具备专业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未来的军队服务工作中体现价值。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谈到:“青年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可见,对于青年成长成才而言,心理素质极为重要。那么,对于定向士官来说,必须要具备比一般青年更高标准的心理素质[1]。但是,从对湖南某高校定向士官的心理测试中发现,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适应问题、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等方面,极不利于其成长成才。该文正是基于此,从提升定向士官的心理健康水平出发,透视定向士官的心理素质问题,探索符合定向士官未来发展的心理素质培养路径,以期提升定向士官的人才培养质量。
1 定向士官心理素质的特征及现状
2014 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并把“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我国新时代士官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总体来说,现代军人成长成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有灵魂,主要是指思想灵魂,就是要具备马克思主义信仰,听党指挥、服从命令,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强调的是忠诚度;二是有本事,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就是要具备未来军队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要求,尤其是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信息化专业技能;三是有血性,强调的是精神气质,主要是指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服务精神;四是有品德,强调的是人格修养,主要是指情趣高尚、品行端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展示现代军人的风采。从对现代军人的要求中,可以管窥定向士官的心理素质,就是要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忠诚(忠诚度)、具备顽强的意志(意志力)和具有坚强的抗压力、容忍力和超越力(耐挫力)。必须看到,现代武器的高精尖程度、战场的残酷、各系统的协调配合,对一个现代军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从定向士官的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存在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具体表现理想与现实落差大引起的适应问题、对管理体制不理解而出现的情绪压抑,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引起的抗拒心理、日常学习引起的焦虑心理等,这与军队对现代军人的心理素质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2 高职院校培育定向士官过硬心理素质的路径选择
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定向士官作为军队与高校联合培育的后备力量,必须要按照“四有军人”的要求,既要具备专业本领,又要凸显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而基于能打赢现代战争的根本需求,必须要把心理素质的培育摆在突出位置,使其贯穿于定向士官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确保定向士官成为适应军队变革和未来战场环境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此,针对定向士官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育定向士官良好的心理素质。
2.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
对一个定向士官而言,从其未来岗位的服务性质来看,既要求其拥有强健的体魄,又需要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定向士官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定向士官存在的心理问题,亟需从心理健康教育着手,通过教育引领,来提升其心理素质。一方面,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要把握定向士官心理健康的发展性需求,梳理其心理健康成长的现实问题,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强化“单对单”的心理咨询服务,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定向士官群体,针对其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加强其对身心管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辅导,引导其学会沟通与交流,引导其学会进行时间管理,形成学习、作息、运动的良好时间分配习惯,通过环境适应能力提升来增强其心理素质[2]。另一方面,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根本原则。近年来,军队中因心理问题导致自杀的情況时有发生,这与军队对军人心理帮扶程度不够有关。对此,在高职院校培育定向士官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尊重每一个处于成长中的定向士官个体,使其在心理帮扶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是一个被尊重的、有价值的个体,并辅之于科学的心理调适,培育定向士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