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 赵高斌
【摘要】 针对重大工程港珠澳大桥,我国媒体以不同的报道路径和方式,综合文字、图片、音视频、H5以及纪录片等多种媒介形态,打造出诸多优秀的融媒体新闻作品,以大桥开通仪式为契机,向国人和世界讲述属于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关 键 词】港珠澳大桥;融媒体;中国故事;H5;时代精神
【作者单位】孙云,陕西科技大学文理学院;赵高斌,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基金项目】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7JK0076);陕西科技大学教改项目(17Y085)。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1.018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在习近平主席的宣布下,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同以往的重大仪式性事件一样,此次报道也成为各大媒体倾力打造的重要内容。不论是前期的先导报道,仪式进程中的现场实时报道,还是后期的持续跟踪报道,从央媒到地方、商业媒体,各方默契配合,利用媒体融合,全方位、立体化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性事件,不仅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家风貌,更用这一事件向国内外讲述了具有历史和时代价值的中国故事。回顾此次报道,从实际效果来看,其不仅通俗易懂,还富有知识和乐趣,同时又展现了浓厚的大国情怀和时代精神,得到了国内外受众的一致好评。本文拟从报道的路径选择、报道的方式,以及主题和价值观的延展等方面,分析此次经典报道如何利用这一仪式性事件讲好中国故事。
一、平民话语:报道路径的选择
对于大桥开通这一重大事件的报道,不只是一场对于仪式的报道,同时也是科技报道。此外,由于桥梁本身是静态的,不同于航天报道,火箭升空的场景本身的震撼性便会产生不错的传播效果。对于科技报道,将冷僻的科学知识传达给受众并使其能够对科学知识和其所指涉的内容形成相对准确的理解,是科技报道的重要目的之一。受众在通过新闻报道了解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识无疑是对这一工程本身产生共情的重要前提之一。换句话,只有对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和所涉及的科技水平,无论在感性层面还是理性层面都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真正深刻理解和欣赏这一工程杰作。对此,各媒体选择了平民的话语进行报道。
1.巧妙处理数字
数字,是反映数量的符号,表现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精确幅度、方向、区间。在新闻报道中,数字能够比较精准地对报道对象进行呈现。但是对于受众来说,大部分数字并不能被直观地认识,尤其是过大或过小的数字以及生僻领域的数字,它们并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反而会造成信息接收上的障碍。对此,本次报道利用媒介融合的优势,双管齐下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在文字内容上,央广网等媒体对数字进行了“置换”,以使受众对数据能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比如在说明大桥的主梁钢板用量时,报道使用了3个数字对其进行平民化的处理——“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者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使得受众能够瞬间理解大桥的科技成就。再比如,《科技日报》运用了对比的方式处理数字——“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无人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精准程度史无前例”。另一方面,包括网易在内的多家媒体运用可视化的方式对数字进行处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使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受众也能对大桥的构造一目了然。
2.灵活选取视角
从实际应用层面看,港珠澳大桥本身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项目。因此,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他们不只是报道的节目受众,还是未来项目成果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根据“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受众所需的不只是该项目的科技成就,还有其使用效果。对此,新华社推出报道《超级工程!“洋记者”行走港珠澳大桥,看完想不想自驾游?》。“洋记者”若曦·蒂明斯运用平实生动的语言,用摄像机记录自己穿越港珠澳大桥的过程,除了对大桥的基本信息加以简单介绍,还采用直观、感性的方式分享自己的体验。这种“测评”形式,无疑是一种更加平民化、生活化的报道视角,报道的主要着力点则是该工程项目对市民游客日常生活的改变和影响,包括桥上路况、通关方式、费用收取等。此外,对于两岸风光的展示,此种报道视角也是十分直观的。
可以看出,尽管是一次仪式性的报道,但因为涉及科技知识和民生工程等原因,此次报道在路径选择上大量运用了平民话语的方式,与其内容相得益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报道的传播效力。用老百姓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向他们讲述属于老百姓的中国成果和中国故事。
二、多元方式:媒介融合的运用
不同于以往以电视转播为主的大型活动报道,在本次报道中,各大媒体采用了多元的报道途径,更为娴熟地对融媒体报道方式进行运用,在很大范围内,适应并引领了媒介融合的趋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各大媒体间的通力合作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新闻事件呈现,而是能够运用融媒体的优势和方式,展现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1.沉浸式互动体验:H5技术的应用
H5技术一般是指第五代HTML即超文本标记语言。在形式上,它融合了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网页以及全景等多种媒介形式。该传播模式常见于微信朋友圈,多以单独的链接或公众号文章内置等形式作为依托,有着易于制作、便于分享、方便传播的特点。在本次港珠澳大桥的报道中,H5同样成为重要的融媒体报道形式。其中,《一分钟漫游港珠澳大桥》最终浏览量超过8000万,成为诸多H5和融媒体产品,甚至是整个事件中最为亮眼的报道作品之一。
网易新闻发布的H5产品《一分钟漫游港珠澳大桥》,在基本场景形式上,直接采用港珠澳大桥的全景视频。同时,该产品在功能设计上,充分考量用户的社交和使用心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传播产品的交互性和游戏性,并且根据普通游客的心理,相应设置了“自驾”“游览”“拍照”等环节。使用者在长按后可以进入“自驾”模式,根据沿途的高速指示牌穿越大桥,在欣赏沿途风光的同时,可以获取大桥的相关介绍。此外,使用者還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停车并拍照,进而转发分享自己的状态。这种方式能够令用户迅速、切身地了解大桥全貌,而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沉浸感是常规的文字、图片,甚至音视频的报道方式和角度所无法企及的。此外,该产品还有几处细节值得称道。一是为了适应现代用户轻阅读、读图时代的使用习惯,整个H5产品尽量减少了文字的使用,而尽可能以图像向观众展示更多信息,即使在有必要使用文字进行信息交代之处,文字数量一般也控制在单面不超过20字的范围内,一方面减少了用户信息获取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传播效率。二是该产品采用了明信片式的页面布局。明信片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信息载体,既能够适应中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又深受青年群体的喜爱。《一分钟漫游港珠澳大桥》借鉴使用了这一元素,将拍照与明信片制作及分享相联结,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碎片化和社交化的生活方式。
2.畅快的视觉传达:视频、长图及其他方式
在本次港珠澳大桥的报道中,各大媒体纷纷利用媒介融合优势,提高报道质量和水平,用报道讲好中国故事。除H5作品外,还涌现出诸多其他极具传播力的融媒体产品,包括視频、长图等,为受众带来更为畅快的视觉体验。
例如,《人民日报》推出的《壮观!120秒航拍,带你俯瞰港珠澳大桥》,利用航拍技术拍摄了一组港珠澳大桥的短视频,其画面宏伟震撼,又富于美感。而该作品采用的短视频形式,既方便移动端用户观看,又易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传播。长图同样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更加适应移动端信息接收特点的视觉传达方式。由于智能手机屏幕和用户使用习惯等原因,长图既能够适应竖屏阅读的方式,又能够迅速传达大量信息,因而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良好的信息传播载体。在本次报道中,《震撼!一张长图带你领略港珠澳大桥》《一图读懂“桥界珠峰”港珠澳大桥》等产品,用简洁凝练的长图方式向读者展示大桥的相关信息以及诸多科技内涵,整体内容通畅明快,让人一目了然。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融媒体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作品《你好,这是我的名片》用拟人化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大桥的基本信息以及“绰号”“身长”“身价”“寿命”“特长”“身体组成”“特殊技能”等,报道方式幽默诙谐,又生动形象。其中提到了大桥的“特殊技能”——扎马步,并强调“16级超级台风‘山竹也无法撼动我”。这种畅快的传达方式让读者瞬间印象深刻。
三、大国情怀:时代价值的传播
对于港珠澳大桥的报道,不只是一次普通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更是一次具有持续报道意义的媒介事件。港珠澳大桥本身也并非一个简单的桥梁建筑,而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凝聚着大国情怀和民族时代精神。因此,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过程,也是传播时代价值和大国情怀的过程。对此,新华社相继推出了《港珠澳大桥从梦想到现实——两代工程专家的四次相遇》《港珠澳大桥主桥贯通 我国长大桥梁“引领世界”》等新闻报道;《港珠澳大桥工程上的“大国重器”》等图片报道;《谱写新时代改革新篇章》等长篇通讯。央视也推出了大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在仪式报道前后阶段,进一步在时间和内容上拓宽其报道体量,全方位、立体化地讲好中国故事。
1.增信释疑,传播大国气魄
这座跨伶仃洋的跨海大桥的建设构想早在1983年就已被提出,进入新时代后,时机终于成熟。可以说,港珠澳大桥不仅是密切三地往来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我国大国风貌和气魄的体现,这其中所传播的文化意蕴是近代以来民族自信的回归和提升。我国媒体通过纪录片及通讯的形式带领受众回顾了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造桥历史,回望1171年的广济桥、1189年的卢沟桥、1757年的五亭桥、1870年的述先桥……这些桥梁的建筑形态、风格、用途各异,但无论在建筑水平还是艺术水准上,都堪称瑰宝。受众在这一过程中也重新认识到,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这么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果,这是全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回到港珠澳大桥自身的修建上,《港珠澳大桥主桥贯通 我国长大桥梁“引领世界”》等新闻报道、《港珠澳大桥工程上的“大国重器”》等图片新闻,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大桥建造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充分展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突飞猛进。报道在对科技水平进行展示的同时,还重点提及了大桥建设过程中对生态问题的考量,以及政策对此的高度重视,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战略思想贯穿其中。比如,为保护白海豚栖息区域,桥梁在设计和建设中大大提升了成本。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于生态保护的倡导,集中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大国气魄。
此外,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记录并展示了大桥在最初设计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与解决路径。比如,在材料的选择上,我国借鉴了英国的相关标准,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益处,不避讳对他国成功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这种态度所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国际视野,更是大国风范和强大的自信。
2.凝心聚力,弘扬时代价值
除了对科技水平的展现,传播大国的气魄和责任感,我国媒体还通过《谱写新时代改革新篇章》等长篇通讯,向观众展示新时代下的匠人精神,通过人文关怀,用贴近普通人的视角,展现劳动人民的丰功伟绩,讲述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国故事。
《港珠澳大桥从梦想到现实——两代工程专家的四次相遇》通过对桥梁工程师的工作进行记录,向观众讲述了他们夜以继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勇攀高峰、刻苦钻研的创新意识,这些都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
此外,在其他图片新闻以及短视频当中,桥梁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图景也得到了集中展示。他们以桥为家、勇于奉献,将最大的爱国情怀和工作热情投入到大桥的建设中。对此,有观众评论道:“他们身穿制服、挥汗如雨以及面对竣工大桥绽放出的欣慰的笑容,这样的镜头,每一帧都是最美的壁纸和海报!”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建筑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族工程。对于这样一项重大工程的报道,对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界来说,是一次检验本领的机会,更是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从实际结果来看,各大媒体充分发挥了媒介融合的优势,从这次富于科技内核的仪式性事件中,打造出普通受众可以迅速知悉、充分理解,并产生共情的新闻作品。各方报道通过采取平民化的话语路径,综合运用多元的报道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国内外受众展示了港珠澳大桥的前世今生,不仅向世界传播大国的气魄,同时也对内凝心聚力,彰显了时代精神。这种借助媒介事件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成功经验,无疑为接下来的深度媒介融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 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关于传播“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讨论[J]. 国际新闻界,2008(8).
[2] 汪永安. 善用数字写活科技新闻[J]. 新闻世界, 2019(4).
[3] 央视网.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在澳门首映[EB/OL]. (2018-11-15)[2019-05-24]. http://kejiao. cctv. com/2018/11/15/ARTI4L8NVcl4CKsGipeXKCTD181115. shtml.
[4] 王晶. 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J]. 当代传播,2010(3).
[5] 程靖. 纪录片《港珠澳大桥》的时代价值[J]. 当代电视,2019(3).
[6] 张群,邓小院. 如何打造现象级H5新闻报道——以网易《一分钟漫游港珠澳大桥》为例[J]. 新闻与写作,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