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布劳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应遵循互惠原则和公平原则,交往各方应彼此期待和信任。基于布劳交换理论可总结出教师权威的现实选择:第一,教师明确自身角色概念,成为唤醒学习者期待的先行示范者;第二,在强化政府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家校共同努力保障师生受惠;第三,善于利用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实现对学生的公平对待;第四,充分发挥有效互动的教育优势,通过增强师生信任来树立教师权威。
关键词 教师权威 交换理论 期待 互惠 公平 信任
交换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该理论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看作一种交换行为,交换的事物可以是住房、食品等实在的有形之物,也可以是认同、憐悯等内在的无形之物。代表人物有霍曼斯(Homans)、布劳(Blau)和爱默森(Emerson)。其中布劳对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交换行为做出了较完整的理性分析。
1.布劳交换理论的阐释
布劳反对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看作交换,提出了评价交换行为的两个标准:第一,行为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得以实现;第二,该行为互动双方面临为达到目标而选择途径这个共同问题。他将社会交换定义为一种行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时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时就停止[1]。在此基础上,布劳提出了人际间的交换原则、交换前提与交换过程。
布劳倡导的交换原则包含互惠原则和公平原则。互惠原则是指交往行为能对交往双方带来一定益处,只有各方都获益,交往行为才会发生并得以延续。公平原则是指交往过程中交往各方能够被彼此公平对待,公平与否直接决定着他们对交往报酬的期待程度。交往各方对回报的期待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是社会交换得以产生和延续的重要先决条件。其中,期待的对象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依从。
布劳认为个体间的交换过程由吸引、竞争、分化与整合四部分构成。具体而言,交换始于社会吸引,所谓社会吸引是一种期待与他人交往的倾向性。一个人之所以期待与他人的交往行为,是因为对方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报酬。而这种需求导向的交换极易发展成为一种竞争关系。在竞争关系下,由于个人拥有资源的不平衡性,当某人能向他人提供必需的、无法从其他地方获得的报酬,且这个人不依赖于他人的回报时,他人不得不对其表示服从,权力分化系统就会产生。权力产生后,当群体内部人们具有对权力情景的共同定义和集体规范时,权力就会转化成权威,最终实现交换的整合过程。
2.教师权威的概念、类型及其表现
教师权威属于权威的下位概念。一般而言,权威是指得到普遍承认的个人、集团或组织对一定社会生活领域所带来的影响[2]。由管理学常识可知,“只有集中的管理才能协调分散的个人行动”[3]。为了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师作为一个或多个班级的管理者,必须让学生承认和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育领域中,教师权威特指教师的教育权威,表现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以及个人因素,对学生施加影响,并使学生信赖和遵从教师的一种支配力量[4]。
教师的教育权威最早由涂尔干提出,他认为权威是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根本手段。韦伯认为教师权威分为传统权威、理性法定权威和魅力权威三种类型。其中,传统权威来源于血缘关系和世袭等传统方式,理性权威来源于法律程序和理性选择所赋予的合法性,魅力权威源自教师的卓越能力和高尚品德等个人特质。克里夫顿和罗伯特在此基础上提出权威四分法,即教师权威包含传统权威、法定权威、感召权威和知识权威。其中前两者分别为社会文化传统、制度法律赋予的权威,属于一定教育机构赋予的外在的制度权威,后两者分别为教师学识、人格魅力所带来的权威,属于教师个人的内在权威[5]。该分类是当下被普遍认可的教师权威类型。
按照此种划分类型来分析当下我国教师权威的实况,可发现在现代社会,网络的应用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降低了整个社会对教师传播制度观念的依赖度,动摇了长期建立起来的教师制度权威;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自主性特点日益凸显,教师个人的感召权威和知识权威受到新的挑战。不难发现,教师制度权威的弱化与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佳表现息息相关,因此教师的个人权威急需加以巩固。
3.布劳交换理论与教师权威的内在关联
教师权威发生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而教育教学是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师权威是一种师生交换的产物,是教师借助制度支持和个人努力获得尊敬和成就感、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能力的过程。其内在逻辑关系为:教育期待是教师权威的触发机制;互惠原则是教育权威的生成基础;公平原则是教师权威的支撑因素;教育信任是教师权威的理想状态。
1.教育需要的减弱破坏教师权威的触发机制
根据布劳对微观结构中社会交换的分析可知,当社会中的上级给予下级的报酬高于下级的原本期待时,下级就会将这种交往关系当做是有利的,进而认同上级的思想和行为,酝酿出共同的忠诚感和群体规范,上级的权威也由此产生。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师的期待是教师权威得以产生的触发机制。但当下教师的处境和表现不容乐观,导致教育需要的减弱,进而破坏了教师权威的触发机制。这表现在两方面,在知识权威方面,当下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师学习知识,学生对教师的教育需要有所减弱;在感召权威方面,学校确实存在部分师德不高的教师,未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进一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期待。
2.师生报酬的失衡损坏教师权威的生成基础
按照布劳对互惠原则的解释,理想的教师权威的生成是以互惠原则为前提的,即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获。但从古至今,教师的“得”和学生的“获”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师生报酬渐渐出现失衡现象。在古代社会,教师是向世人传递知识的神圣代表,一方面,学生通过向教师求教这一渠道获得更为系统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授课,教师既能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同时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尊重,收获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满足感。因而在古代根本不存在教师权威弱化的问题。反之,在当今社会,一方面,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另一方面,教师的工作被赋予商品化的色彩,“教师”仅仅被视为一项职业,甚至是一种谋生手段,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职能受到轻视,教师难以得到精神层面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都难以真正获益,教师权威的生成基础被损坏。
3.教师对学生的非公正对待削弱教师权威的支撑因素
根据布劳对公平原则的分析可知,公平原则是维持交往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权威的真正塑造必须建立在教师公平对待学生的基础之上。此外,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可知,每个人评判自己是否受到公正对待的标准大致分为社会比较和历史比较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比较,即指向他者的标准,持此类标准的学生会将教师对待其他同学与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作比较。第二类是历史比较,即以自身为参照物的标准。同理,教师对学生的非公正对待也体现在这两方面。其一是教师对不同学生的非公正对待。比如,教师对待优等生和非优等生的不同态度极易引发学生的不公平感,学生会质疑教师判定好坏学生的标准,在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不愿服从教师的管理,不利于教师权威的树立。其二是教师对同一学生的非公正对待。如学生在请教教师问题时,相比之前和蔼可亲的态度,教师对学生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教师的态度或行为没有达到学生原本期待的水平,学生的心理落差便会削弱他们对教师的依赖和信任感,这不但不利于其权威的建立,而且还会弱化已经建立起来的权威。总体而言,教师对学生的非公正对待破坏了公平原则,削弱了教师权威的支撑因素。
4.师生间信任的缺失不利于教师权威的建立
根据布劳对信任的分析可知,交换各方之间的信任是交往行为产生和延续的一大前提。所谓信任是一种倾向于相信的情感或者关系。师生间的信任是教师权威的必要条件。但当下师生间的信任极度缺失,降低了学生对教师权威的认可度。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不足,即学生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道德品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相信教师的言行,便不会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教师面前,师生之间难以建立情感纽带,这无疑不利于教师权威的塑造。
1.教师明确自身角色概念,成为唤醒学习者期待的先行示范者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明确工作中的努力方向。一方面,为唤醒学生对教师传播知识的期待,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时更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教师应全面加强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学生发展知识和通识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道德品行,比如讲诚信、尊重他人等个人品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德服人的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道德和人格上的吸引力,进而唤醒他们对教师的道德期待。
2.在强化政府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家校共同努力保障师生受惠
师生交往过程中对互惠原则的违反是指教师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和尊敬,学生不能从教师那里学到自己所期待的知识与能力。为解决此问题,可从政府、学校、家长三方面入手,在强化政府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家校共同努力保障师生受惠。其一,政府需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提供充分的物质支持,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建立完善的教师监督管理机制,及时治理甚至清除教学管理水平不合格、师德败坏的教师,严肃整顿教师队伍的风气,推进教师权威的合理回归;构建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教师权威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教师应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提升自我专业素质和学术修养,注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传播的知识之所以不像以前那样更具说服力,一定程度上还与家长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质疑有关。因此,家长应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师仍是教育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积极维护教师的知识权威。
3.善于利用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实现对学生的公平对待
师生交往过程中违反公平原则的情况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非公平对待,表现为教师对待不同学生和同一学生的态度、行为的差异性。现实生活中的人具有社会人和个体人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的合理性存在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平等原则和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差异原则[6]。前一原则要求教师以平等性原则为导向,避免按照成绩在教育资源、人格尊严方面给予不同学生以平等对待。后一原则要求教师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根据每个人的智力、爱好、兴趣和性格等差异,对其实施尊重人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吸纳学生的正确观点,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4.充分发挥有效互动的教育优势,通过增强师生信任树立教师权威
布劳认为:“社会吸引是诱导人们主动地建立社会交往的力量。”[7]同理,教师的吸引力会使学生主动与教师互动,而有效互动具有一定的教育优势,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满足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增加彼此的信任,进而推动教师权威的建立。因此,要树立教师权威,就必须充分发挥有效互动的教育优势,增强师生间的信任。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须传递真實可信的课堂知识,保证课堂知识的可信度;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此外,对于班级而言,非正式群体成员的言行往往更具感染力。基于此,在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主动关心学生的同时,教师可发挥班级内非正式组织在促进情感联结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 辛科.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词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3] 袁征.教师的权威和常见的误解[J].教育发展研究,2017(20).
[4] 汪求俊.关于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
[5] 戚玉觉,姚本先.师生交往中教师权威消解修正[J].当代教育科学,2014(14).
[6] 冯建军.课堂公平的教育学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7(10).
[7]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作者:毕钰(1990-),女,山东潍坊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