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今年六十多岁了,虽然头发花白,但依然耳清目明,精神矍铄,非常好学。
外公平时喜欢读书看报,有时遇到特别好的文章,他就把它剪下来,粘贴在一个本子上。外公现在已经收藏了十多本剪报。
有一天,外公来我家玩。我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听到了外公读英语的声音。我见他读得那么认真,没忍心打扰他。到了吃饭的时间,我去叫他吃饭,他竟不知道我已经放学回来了。
吃饭的时候,我忍不住问外公,为什么要学英语。外公告诉我,是为了教上幼儿园的小表弟读他的英语书呢!妈妈也夸外公有恒心,只要看准的事情,他就要办到。妈妈小的时候,外公就常常用“有志者不在年高,无志者空长百岁”来教育她要用心读书。
看了外公的学习过程,听了妈妈的介绍,我从心底佩服外公。多么好学的外公啊,我也要向他学习!
文章选择外公学英语这件新鲜事,来反映外公好学的特点,选材得当。可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平铺直叙,忽略了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细致描写,导致习作内容空洞,人物特点不够突出。
比如外公是跟着收音机读,还是用手机、电脑上网读,或是向“我”这个小学生请教呢?可以写得更详细一点儿。
叫外公吃饭时,他是否如梦初醒一般,甚至被吓了一跳?可以将外公的动作、神态描写得更细致些。
外公为什么要学英语?文中仅用“为了教上幼儿园的小表弟读他的英语书”这么短短一句话,不足以说明外公好学的精神。
抓住外公好学的特点进行细致描绘,如:外公是怎样读英语的?外公学英语时的状态是怎样的?外公为什么学英语?把外公学英语的过程展开叙述,使内容读起来更真实可信、语言更生动。
外公学外语
湖北省荆门市楚天学校
六(1)班 赵杨明
我有一位好学的外公,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依然耳清目明、精神矍铄、老当益壮。(开门见山,点出外公“好学”的特点。)
外公文化水平不高,但特爱读书看报。有时看到情绪高涨时,还会高声地朗读。有时看到一些有益健康的文章,就会把它剪下来,粘贴在一个本子上,随时拿出来温习。至今,外公已经收藏了十多本剪报。(略写外公平时读书看报的情况。)
最近,外公居然赶上时髦,学起了英语。有一天放学回家,在家门口,我就听到了外公洪亮的声音:“a……apple……”我走进家门,看见外公正在房间里跟着影碟专注地读英语。我见他那么认真,没忍心打扰他。到了吃饭时间,外公还没有出来。我去喊外公吃饭,一打开门,见到外公还在津津有味地一边看英语书,一边念念有词。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外公的身旁,外公竟然没发现我。我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外公,吃饭了!”外公这才回过神来,说:“哦!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呀?呵呵,我倒忘了时间了。” (外公学外语竟到了忘我的地步。)
吃饭时,我好奇地问他:“外公,你为什么要学英语呢?又不准备出国。”外公笑嘻嘻地说:“唉,你不知道,你的那个小表弟上幼儿园了,一回家就拿着幼儿园的那些书让我读给他听。什么《语言》《社会》《健康》我都不怕,就怕那本《英语》。不读吧,他缠得让人不得安宁;读吧,我又不会,怕误导了他。于是我想,还是学吧,我就不信赶不上一个四岁的娃娃!”(借谈话道出外公学外语的原因,让人深信不疑。)妈妈接过外公的话茬对我说:“我小的时候,你外公就常常用‘有志者不在年高,无志者空长百岁来教育我们用心读书。他老人家现在是身体力行实践自己的诺言呢!你也應该好好学习外公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哦!”(妈妈的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外公的品格,升华了主题。)
多么好学的外公啊,我只有连连点头的份儿了!(结尾抒情,赞叹外公好学的精神。)
修改后的习作叙述自然流畅,人物语言得当,外公人老心不老自觉学习英语这件新鲜事,不仅表现出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而且包含着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深深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