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中的狗

2019-08-13 06:15王莉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画像石南阳画像

王莉娜

(河南博物院,河南郑州 450002)

1 社会背景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历来重视葬礼,殷商时代,人们就希望灵魂不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厚葬之风兴起;秦朝时国力强大,统治者的皇陵规模空前,陪葬丰富;秦王朝厚葬的风俗影响了汉代的丧葬习俗,两汉厚葬的风俗较为浓重。

一方面,汉代生产力极大提高,农业和手工业及以商业得以发展和繁荣,为厚葬提供了物质基础。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可以硕士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另一方面,汉代人秉承“事死如生”的理念,导致厚葬之风在社会中蔓延,汉武帝曾下诏曰:“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单财,法令不能禁,礼仪不能止,仓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1]以至于“子为其父,妇为其夫,竞相仿效”[2]。东汉统治者推行“举孝廉”制度,把“孝行”作为选拔管理的重要标准和条件,而厚葬成为体现“孝悌”的行为之一,所以促成社会上盛行厚葬的风俗所以时人在丧事上极尽财力,不惜倾家荡产,墓葬中随葬品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汉人多崇尚巫术,认为人们到了阴间依然可以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所以“仅仅把汉墓安排成一个静止的理想世界并不能就此满足死后成仙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个‘死而不亡’的境界,即灵魂可以脱离死去的躯壳继续生存甚至进入仙境的过程。”[3]汉代统治者向往神仙,迷信方士,寻求长生不死之妙方。汉武帝充斥巨资修建茂陵,开一代厚葬之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汉书·成帝纪》云:“方今世俗奢僭罔极,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治园地,多畜奴婢,被服绮勾,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埋葬过制。吏民慕效,浸以成俗。”[4]东汉时,厚葬之风昌炽,比附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篇》中所说:“而今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边远下土,亦竞相仿效。夫檽梓豫章,所出殊远,伐之高山,引之穷谷,入海乘淮,逆河泝洛,工匠雕刻,连累日月,会众而后动,多牛而后致,重且千斤,功将万夫,而东至乐浪,西达敦煌,费力伤农于万里之地。”[5]

作为随葬品的画像石在东汉发展到了新的高峰。蒋英炬先生总结过:“汉画像是艺术功能的终极效果,是从属于并满足着人们对死的观念和欲求,抚慰着生人的灵魂。”[6]

画像石(砖)在汉代兴起的社会原因是汉代推崇厚葬的风俗。“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持一种‘天人合一’的终极宇宙观,它倾向于把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与内省,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崇尚的是人化的自然,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主客观的统一。”[7]

石头上雕刻出的题材内容反映出现实的日常,狗作为人类的朋友亦成为雕刻的重要部分,直接呈现给人们汉代的生活形态和社会风貌。

犬作为很早与人类关系密切而且很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考古人员在距今1万多年前的磁山遗址中发现被驯化的家狗的骨头[8]。驯化后的犬与人类关系紧密相连,在人类的祭祀、狩猎和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狗又名犬,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家禽之一。《故训汇纂》解释说:“狗犬同实,异名。”《尔雅·释畜》曰:“大者名犬,小者名狗。”根据考古发现,家狗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夏商周时期,狗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食用和祭祀等。

汉代喜狗之风盛行,喜狗的社会阶层广泛,狗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汉朝建立后,中央朝廷设有专门为皇帝官吏“狗事”的机构——“狗监“,一些历史人物曾在此任职,如李延年就曾“给事狗中”,《集解》引徐广曰:“主猎犬也”,索隐则称是“犬监”(史记·佞幸列传)。汉武帝时,甚至建有“犬台宫”,《三辅黄图》载:“犬台宫,在上林苑中,去长安西二十八里”,足见武帝喜狗。皇帝喜狗成风,统治阶级的其他阶层纷纷效仿,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淮南王刘安好家中养有狗,列仙传中称刘安练得仙药后,一家人服用后皆成仙,“临去时,余药置在中庭,鸡犬舔喙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

皇帝和王侯等地主阶级喜欢狗,一般的农户也养狗。汉代有关史籍常以“鸡鸣狗吠”来描述一地的社会稳定。在汉墓的考古发现中,陶狗的出土是较为普遍的,如河南偃师县东汉墓(M1:36)中出土的陶狗[9],陕西西安东郊汉墓出土的两件陶狗[10]等,可视为汉时民间养狗成风的实证。

狗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形象也出现在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多为历史故事类题材,而且狗作为配角起到烘托主题的效果,单独以狗为主题的画像较少,一般分布于画像石墓的墓门上。带有狗形象的画像集中在河南南阳、山东和陕北等地。

2 画像中的狗

养狗之风盛行,很多文献都有记载。画像中的犬也作为食用、田猎、守卫和神话意义而存在。

(1)食用 狗自古为六畜之一,其饲养之风可上诉到原始社会,战国时期还形成屠狗的职业。至汉代,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由上而下的养狗风气,汉代的屠狗业更为兴盛,食狗肉之俗流行。狗肉是汉代常见的肉食,如《礼记·王制》中载:”一献之礼既毕,皆生而饮酒,以至于醉,其牲用狗。“秦汉时吃狗肉风气极为普遍,《史记·樊哙传》载:“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由此流传下来的沛县狗肉也成为当地的特色美食。汉代食狗之风盛行,在汉画像石上的庖厨图中经常可见剥狗的图像[11]。徐州市铜山县汉王乡东沿村出土的汉画像石[12]分为三层:第一层左上方悬挂猪腿和鱼,下方有一只鹿被束缚待宰杀,一只狗正昂头前行,此狗采用浅浮雕刻手法,形象清晰;左侧有二位厨师,一人在案上操刀切肉,一人左手持肉串;右手执便面在炉上烤肉。第二层左侧刻一人在灶上添火柴,右侧一人汲水,一旁涉案和耳杯等器物。第三层刻迎驾场面,右侧站立一人迎候,左侧有一马车缓缓驶来。(图一)

这四条道看似不同,其实是有机的组成。要言之,以今西宁为中心,西行柴达木盆地的都兰或香日德或格尔木,向东越当金山口至敦煌,汇入丝绸之路中路;向北西行越阿尔金山至若羌,汇入南丝绸之路;向西正南行,越昆仑山口达西藏拉萨;向东行,可至兰州,再到长安;至河州、甘南,可至四川。总之,从今青海向东、向东南、向西、向西南、向北的交通路线十分畅通,青海地区以交通贸易为手段,联系着中国与漠北高原、与青藏高原、与南亚、与西方等域内外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

图一 江苏徐州铜山区汉王乡出土庖厨图

山东临沂市五里堡出土的庖厨图表现的是热闹忙碌的厨房劳作场景[13]。从右往左看,一人手持钢刀面对一只被拴着的犬,应该是要宰犬待客。(图二)

图二 山东临沂五里堡庖厨图

(2)狩猎 狗的嗅觉较为灵敏,《说文》曰:“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商代至秦汉时期,狩猎场面宏大,犬逐是汉代狩猎的一种重要方法。《吕氏春秋·贵当篇》载:“齐有好猎者,终日不得兽,入则愧其友。推其所以不得兽,狗恶故也。欲得良狗则家贫。家富则得良狗,得狗则数得兽矣。非独猎者,百事皆然。”汉代流行田猎之风,贾谊疏陈政治云:“今不猎猛敌而猎田歲,不搏反寇而搏蓄冤,玩细娱而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也。”皇帝和贵族阶层都将铗弓牵犬视为一种生活享受。据《汉书·贾部牧路传》载,文帝宁可“不猎猛敌”“不搏反寇”,也要“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据东汉王粲《羽猎赋》文,“鹰犬竞逐,奕奕霏霏。下韝穷緤,搏肉噬肌。坠者若雨,僵者若坻。清野涤原,莫不歼夷”。赋文奇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用狗狩猎的场景。

汉代的南阳地区,出行田猎较为流行, 《汉书·食货志》记载:“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其民。” 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茂陵少年李亨,好驰骏狗,逐狡兽,或以鹰鹞逐雉兔,皆为之嘉名。狗则有修毫、厘睫、白望、青曹之名,鹰则有青翅、黄眸、青冥、金距离、之属,鹞则有从风鹞、孤飞鹞。”[14]

南阳东汉英庄墓出土的田猎图[15],这幅画像左侧刻划有崇山叠嶂,山中站立一人,画面右侧有三只鹿奋力逃脱,四肢张开,头部上仰。两只猎犬在其后狂吠紧追,眼见将要扑上,尾巴在紧张中向上斜上僵直。后有一人骑马摔鞭疾驰追赶。图中两只猎犬造型简朴,特别是尾巴被塑成直线型,突出紧张气氛,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不禁让人凝神屏息。(图三)

图三 南阳英庄田猎图

南阳有不少与狗有关的画像,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丘田狩猎,画面中动物栩栩如生,仿佛就在人们面前,现实感极强。画工一般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大的神态,使精致的画面产生运动之美。真实的生活场景书记人们为了亲人开设的一个自我安慰的世界,希望亲人在墓中能享有这些财富。

(3)守卫 看家护院是狗的重要职能,汉画像石中有许多图像表现的是这样景象。南阳汉画像石“牵犬门吏”,门吏头塑封机,坦胸赤臂,下着短裤。双手控环牵狗,双耳竖立,注视远方。

(4)天狗 天狗,民间传说中的动物,《山海经》载:“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中灾异说和吸收了墨子的天惩罚理念,融合阴阳五行学说和邹衍的“五德始终”论,构建了系统的“天人感应”思想。睢宁九女墩汉画像墓出土的青龙天狗图,画面中刻一青龙竖立,龙颜狰狞,额头生角,鳞纹细密,龙爪三趾,玩去锐利,好似禽爪,画面上方刻龙头的正面像[17]。画面下方刻有一天狗。青龙与天狗同时出现,寓意镇墓辟邪。

(5)驯养 绝大多数的家畜驯养,是在农业生产乃至人类定居以后,但是狗的蓄养最早,大约在农业出现以前,它就成为人们狩猎的助手。直至汉代,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统治阶层流行饲养宠物狗,由此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普通百姓家中也养狗。《后汉书》记载,东汉灵帝甚至“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王之左右皆狗而冠”。

狗作为人类狩猎的帮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其驯养。1987年12月出土于南阳北关工农路画像石墓的驯狗图中有一猛犬,瞪目,张口,竖耳,翘尾。画面右侧有一人手持绳索牵狗,图左一人挥拳与狗搏斗。

(6)相狗之术 所谓相狗, 就是挑选素质优良的狗。它的出现, 至迟在战国时期。《荀子》中就有“曾不如相鸡狗之可以为名也” 之句(《荀子· 儒效 ) , 《吕氏春秋·士容》载有相狗之实例:“齐有善相狗者, 其邻借之以买鼠拘, 基年而得, 曰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 不瞰鼠,以告相者, 相者日此良狗也, 志在樟糜泵鹿不在鼠, 欲其鼠也, 则栓之。其邻栓其后足,则狗取鼠。”

3 不同地区画像中的狗体现的艺术特点

(1)南阳地区出土的画像艺术特点

南阳地区画像石图像通常都能以强烈的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强烈的视觉并不是抽象的艺术行为,它其实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时,运用变异、置换、转变、夸张和互融等技能和创意,对客观世界进行意向浓缩的结果,是物体的物理力向艺术感染力的一种转变[18]。纵观南阳汉画像中的动物肖形画面,其造型之美主要体现在意象造型,特征如下:

①线条简洁传神。画像石作为雕刻绘画,通过线条显示形象的气质和神韵。南阳汉画像石的动物肖形更像一幅幅动物白描图,对线条的运用可谓是神曲自如,独具匠心;而且主要抓住动物肖形的特征,对头部和皮毛的处理比较简洁概括。

②夸张的动态美。南阳汉画像石动物肖形再写实基础上进行完美的变形,在表现动物肖形时艺术家通过选择某些重点成分采用夸张变形的造型艺术使得南阳汉画像石中的动物生动活泼。

(2)山东地区出土的画像艺术特点

山东画像是采用造型简洁,神态生动自然,线条刚劲有力,多表现出豪迈粗放、浑朴古拙的特点。山东画像石从构图方式看,属于“密集型”,其画面结构细致绵密,紧张繁冗,几乎每个部位都被占满,不留空白,往往采用分层分格的构图处理;其构图方式灵活多变,有的采用散点透视和鸟瞰法,为表现众多的场景和庞大的内容提供充足的空间。山东画像石大多采用阴线刻和凹面线刻,其对线条的把握趋于成熟,形象刻画细腻精确,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能表现出事物的个性特征。

(3)徐州地区出土的画像艺术特点

徐州画像石多追求“神似”,雕刻手法更为朴质、自然,让人印象深刻。构图上,徐州画像石由于石块面积偏大,篇幅也较大,但创作者更注重画面效果,要呈现出疏密结合,错落有致的排列效果。雕刻手法主要有平面阴线雕刻和浅浮雕,以线造型,“线”在徐州画像石中占主导位置,也更容易让物体灵活起来。

4 小结

狗进入人类生活以后,承担着越来越复杂的角色,随着文明的演进,农业经济和畜牧经济逐渐取代原始的狩猎经济,狗的地位和职能也发生变化,成为农耕生活的守护者。狗被认为是“六畜”中最有灵性的动物,人们相信狗的灵性能实现与逝者顺利地交流,古代在随葬、祭祀和祈福活动中利用家犬成为普遍的现象。汉代画像石(砖)中出现的狗形象,表现了狗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汉代人喜狗之风盛行,上至皇帝百官,下至普通百姓,都喜欢养狗,并在狩猎、守卫、饮食中广泛使用,表现了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为人们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风民俗等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堪称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猜你喜欢
画像石南阳画像
威猛的画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画像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南阳:高质量开展人大工作评议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画像
沂南汉画像石墓“神人手持何物”考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
潜行与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