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根,高 嵘
(1.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人文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875)
纵观世界各地,很多国家都有具备“国球”或者“国民运动”地位的体育运动形式。例如美国的棒球和橄榄球、加拿大的冰球、印度的板球等,均是例证。这些各具特色的项目往往承载了各国人民的集体情感与记忆,并与当地的社会发展具有紧密连接。而在我国,虽然足球、篮球等项目受众广泛,跳水等项目在国际赛场上优势明显,但要问起中国的“国球”为何,应非乒乓球莫属。迄今为止,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的观念基本上成为国人的共识。在体育人文的研究领域,也有一些针对“国球”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研究出现[1-2]。然而,乒乓球在我国究竟是如何成为“国球”的?这种观念是怎样得到塑造和传播,又受到了何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国球”地位的形成,又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和内在价值?这些问题,还都没有得到学术领域的充分讨论和阐释。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乒乓球在我国逐步成为“国球”的塑造过程,并借助人文社科的理论视角,探究“国球”乒乓所具有的独特象征意义和内涵,全方位解读乒乓球为何能成为我国的“国球”,以及这种塑造对国家、社会的广泛意义。
乒乓球究其渊源来说,是发源于西方世界的舶来品,其最早传入我国的时间,在晚清时期的1901年前后。一张从天津寄往比利时的明信片,其中记载的有关乒乓球的内容,证明当时已有外国人将这项运动带入中国[3]。民国年间,乒乓球在我国逐渐得到进一步传播,主要在较为发达地区的各级学校中得到开展。1919年之后,乒乓球的赛事和一些组织得以建立,其活动逐步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各界。然而在民国年间,乒乓球的影响力有限,还远不能称之为国内最流行的运动。当时中国也并未参加国际乒联的组织,技战术风格也处在模仿阶段[4]。当时就有人这样论述乒乓球在中国的地位:民国初年,吾国方见于上海青年会,自是以还,各地练习虽众,然终不及普及,盖因社会人士视乒乓为运动中之小道,故各地行政当局每举行运动会,乒乓球之被摒弃于节目之外,至为显明也[5]。
可以看出,乒乓球在当时的中国被视为运动中的“小道”,并未加以重视,也在长时间内未被纳入到运动会的项目当中。有趣的是,在1935年的《勤奋体育月报》上,就针对中国国球项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当时的结果显示,主张足球、篮球作为中国国球和国民运动的人数最多,而武术则位列第三[6]。1946年的上海《春报》上,也有作者讨论有关“国球”的问题,认为相较于流行的足球,排球虽然关注度稍低,但曾多次获得远东运动会的冠军,更有资格成为中国的“国球”[7]。由此可见,有关中国“国球”的讨论由来已久,但在民国时期乒乓球还完全没有具备“国球”的地位,甚至都未能被纳入到讨论的范畴之中。“国球”乒乓的诞生与塑造,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逐步实现。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体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一些国际运动组织允许在中国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以“中华民国”的身份参与国际赛事(即“两个中国”问题),新中国政府为了严正立场,决定退出包括奥委会、国际田联、泳联、篮联等多项国际运动组织。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在很多项目中都缺少了参与国际赛事的机会。而时任国际乒联主席的英国人蒙塔古是著名的左翼人士,对中国的态度十分友好。在他的邀请下,中国顺利地于1953年加入了国际乒联,取得了参加世乒赛的机会,国际乒联也成为最早接纳新中国政府的少数几个国际运动组织之一[3]。当时的乒乓球并非奥运项目,国际上也没有职业球员,其场地、器材又易于获得,这些都给日后中国乒乓球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条件。
1959年,从香港归来的容国团在德国举办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勇夺男单冠军。消息一出,华夏大地为之震动。这枚世乒赛金牌是新中国在竞技体育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容国团载誉回国后,先后被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接见,他也迅速成为民族英雄式的人物,其成绩被广泛宣传,并被树立成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典范。而在国际乒联的支持下,中国取得了第26届世乒赛的主办权。1961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乒赛中,中国队又史无前例地包揽男团、男女单打3项冠军。由于是主场作战,这样优异的表现自然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此后的第27、28届世乒赛,中国队又连续获得了多次世界冠军,奠定了国乒在世界乒坛的强势地位,其中庄则栋一人甚至蝉联了3届世乒赛的男单冠军。可以说在20世纪50至60年代中,中国的竞技乒乓球在容国团、庄则栋等人的带动下迅速发展,也留给广大国人常胜之师的深刻印象。
中国乒乓球队早期的辉煌战绩推动了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大众体育中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乒乓球在群众中逐渐得到广泛普及,不仅国家政要关注,平民百姓也多成其爱好者。1959年12月,受到庄则栋夺冠的激励与影响,上海市各学校、工厂、机关开展以打乒乓球为主的冬季锻炼,共有将近30万群众参加了乒乓球运动。上海市第五女子中学组织了251个乒乓球小组,为了克服运动器具不足的困难,她们甚至利用废木料自制球拍[9]。北京市的西城区也开始举办职工的乒乓球比赛,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参加比赛的有18 000余人[8]。而在青少年中,乒乓球运动也在政府的倡导下逐渐普及开来。以北京市为例,1960在市体委、教育局、团委的组织下,北京市的青少年掀起了一股乒乓球锻炼的热潮,约有26万余中小学生参加到了乒乓球的活动中,为这一运动的群众基础打下坚实的根基[10]。从各种记载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早期乒乓球的参与规模和普及程度已经相当可观。
随着1961年中国乒乓球队在北京世乒赛上勇夺3项冠军,群众参与乒乓球的热情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地激发。据国手徐寅生回忆,那时中小学生几乎是人手一拍,到处可以看到他们打乒乓球的身影。1961年5月1日,北京市人民欢度国际劳动节。由数千人组成的方阵,人手一拍,表演各种打乒乓球的姿势,接受天安门上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人民日报》还发表题为《走在世界冠军前面的人》的文章,表扬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做出贡献的无名英雄们[11]。据新华社报道,1966年在青藏高原最高的查果拉边境哨所,都有士兵在打乒乓球,可见乒乓球的影响范围之广[9]。综合来看,新中国初期国乒取得的辉煌战绩以及群众体育中对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参与,都为乒乓球“国球”地位的出现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这一时期,很多其他运动项目甚至没有机会参与国际赛事,其成绩很难和乒乓球相比。这些因素,都使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地位和关注度不断得到提升。
在初期的辉煌之后,来自政治领域的关注,又使得乒乓球在中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1965年初,毛泽东对乒乓球国手徐寅生《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文章作出批示,称赞他的文章值得各行各业的人学习。毛泽东认为,徐的文章“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多年以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作品。他讲的是打球,我们要从他那里学习的是理论、政治、经济、军事” 。主席的批示一经发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体育报》等全国各大报都对此做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并相继发表了有关社论,人民体育出版社还发行了单行本[12]。毛泽东对一篇文章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在当时并不多见。此时正逢文革前夜,个人崇拜已经开始盛行,毛泽东的批示震动了全国,各地机关随即开始掀起学习热潮。据八一队球员徐瑞海回忆,当时他们队里人手一册单行本,对毛主席批示和徐寅生文章每天逐字逐段地学习[12]。毛泽东的批示使得乒乓球再次成为全国的焦点,甚至成为了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1959—1965年间,毛泽东曾先后4次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北戴河等地接见中国乒乓球队,与运动员合影留念。可以说,在那个政治至上和领袖崇拜的年代,毛泽东的举动进一步地提升了乒乓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1971年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事件,更让乒乓球在政治场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更广泛人群的重视。关于“乒乓外交”经过的研究已有很多,本文无需赘言。从意义上看,这一事件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更使得乒乓球在中国的影响力超越了体育本身的范畴,被赋予了文化交往和外交层面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乒乓外交”的发生并非纯属偶然事件,国家领导人一直都很重视乒乓球队担负的政治使命。国乒在1971年世乒赛出征前,周恩来就叮嘱他们要高度重视比赛的政治性。“打出水平,打出风格,应该把打出风格放在前面。风格不高,不是真本事。风格就是政治、思想、品格、作风。水平是技术。我们要政治挂帅,不能搞小动作。你们这次出去,即使技术不熟练,稍有失手,但是思想过硬,万一输一些,我们不会责备你们的。如果是政治上的错误,我们倒要责备了。”[13]而毛泽东更抓住了两国运动员有所沟通的关键契机,亲自批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推动了“乒乓外交”的正式达成。从这个角度观察,这一事件既有机缘巧合的因素,又蕴含着历史的合理性。它加深了乒乓球与中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实质连接,也进一步加强了乒乓球自身的影响力。综合来看,国家领导人对乒乓球的高度关注,以及“乒乓外交”事件的出现,都使得乒乓球在国人的心目中逐渐具有特殊的地位。没有其他任何一项运动能在新中国初期吸引如此广泛的关注,并在政治、文化的层面广泛发挥作用。可以说,经过政治领域的洗礼,“国球”乒乓的地位已经呼之欲出。
在竞技领域,中国乒乓球队因为文革的原因缺席了1967、1969年的第29、30届世乒赛。从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开始,中国乒乓球队恢复了对国际大赛的参与。在技战术的不断钻研和良好群众基础的支撑下,中国乒乓球竞技的优良传统得以延续下来。从1971年到20世纪末,国乒在世乒赛的各个项目上都屡有金牌斩获。期间虽经历了弧圈球等技术变革的挑战,但国乒始终能够锐意进取,继续占据乒乓球技战术的领先地位。1971—1999年间,中国队在世乒赛的各项比赛中获得的冠军数如图1所示。
图1 1971—1999年间中国在世乒赛 各项目中获得的金牌数统计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数占据世乒赛金牌总数的一半以上,可谓世界乒坛当之无愧的霸主。欧洲的瑞典、德国,亚洲的韩国、日本虽为中国乒乓球队的竞争对手,但都无法真正撼动中国在乒坛的领先地位。可以说,持续辉煌的成绩和优良的竞技传统,是“国球”乒乓的形象开始得以建立的重要因素。
此外,媒体对乒乓球赛事的大力报道和广泛关注,也是“国球”乒乓得以形成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竞技成绩的一枝独秀,媒体报道体育的重点几乎都集中在乒乓球上。有学者统计,在《体育报》1958—1978年发表的2 000余条报道中,与乒乓球有关的报道就占到1 400条左右,占据总报道数的70%[8]。而从报道的版面来看,乒乓球也往往被安排在最重要和醒目的位置(表1)。
表1 《体育报》1958—1978年乒乓球报道版面统计[8]
乒乓球报道屡屡被安排在头版的情况显示,乒乓球是当时媒体关注的重中之重。这样的重视,不仅是乒乓球在我国体育占据重要地位的体现,更使乒乓球的影响力得以广泛传播。我国乒乓球的辉煌战绩和优势地位,通过媒体的传播,得以让民众获得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而乒乓球“国球”地位的正式出现与诞生,也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笔者在数据库中的考察,最早将乒乓球称为“国球”的是1986年《瞭望》杂志上以“体育后备人才短缺”为题的一篇文章。该文提出,作为在中国“长盛不衰二十年”的运动,乒乓球可以称之为我国当之无愧的“国球”。而这项运动在当时遇到了竞技层面的危机,其原因在于后备人才培养的缺乏,以及国家体育管理的制度问题[14]。从文中的说法可以看出,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的认识,在当时已经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后,“国球”乒乓的说法和分析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和期刊论述的内容当中。例如《体育文史》《中国科技信息》等期刊针对“国球”的技术性格和科研、训练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战术的针对性训练和研究是“国球”地位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15-16]。《中国体育科技》《中国体育教练员》等期刊则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国球”能够长盛不衰的缘由,认为远大的志向、坚定的意志、不断创新的技战术、管理体制的有力保障都是乒乓球得以持续发展,取得“国球”地位的重要原因[17-18]。
综合来看,在经历了早期辉煌之后,中国乒乓球队持续取得的优秀竞技成绩以及媒体长期对乒乓球的大力报道都进一步地促进了“国球”乒乓地位的形成与塑造。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球”乒乓的称谓正式出现,并通过各类报刊、杂志开始传播。到了20世纪90年代,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的认识已经得到普及和发展,“国球”乒乓的地位初步形成。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竞技乒乓球开始向商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管理上,从原先的国家全面管控,转变成依托国家(政府)和社会(市场)双重力量的运行机制。国家乒乓球管理中心(后改为乒羽管理中心)于1995年成立,首届乒乓球俱乐部的联赛也于当年在广东开幕。1998年随着乒乓球赛事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的冠名权得以开放,主客场的赛制也开始建立。2000年,原有的乒乓球甲级联赛升格为乒超联赛,市场化程度不断增高,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从两方面来看,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的发展与乒超联赛的建立进一步帮助奠定了乒乓球在中国的“国球”地位。首先,乒超联赛的商业化让中国建立了高水平和开放的竞赛机制,吸引了国外高水平选手的加入,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乒乓球竞技的中心。全世界的高手云集于中国的国内联赛,这种情况只在乒乓球项目中得以出现,这也进一步彰显了“国球”乒乓在中国的特殊性。自乒超联赛成立以来,波尔、奥恰洛夫、福原爱等数十位世界各国的选手前往中国参加乒超联赛,他们不仅能通过比赛获取奖金,更能通过与中国选手的切磋提升技战术能力。这种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中国也从乒乓球运动的传播对象国,转变为乒乓球文化的输出国。
其次,乒超联赛的职业化发展,也有力地限制了“海外兵团”的规模,让优秀的选手能够留在国内打球,为“国球”的长盛不衰提供了竞技层面的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不少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为了寻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和国际比赛机会,开始选择出国打球。由于优厚待遇的吸引,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不乏国字号的选手。转籍日本的何智丽就曾在亚运会上击败邓亚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曾获奥运冠军的陈静转籍中华台北,给中国队也带来不小的威胁。这种“海外兵团”现象造成了中国高水平乒乓球选手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球”的竞技水平。有研究就曾谈道:“数百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擅自出国打球,严重影响了运动员队伍的稳定,对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9]而乒乓球运动的职业化、商业化发展,显著地提升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报酬与奖金,让他们能安心留在国内,为国争光。尽管还有不少选手选择转换国籍,但多是因为实力不足以在国乒站稳脚跟,希望谋求国际比赛的机会。国内顶尖选手已经很少因为待遇的差异选择转籍参赛。总体来看,乒超联赛的职业化发展有效地减少了人才的外流,为“国球”竞技地位的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发展,以“国球大典”为代表的乒乓球节目的举办也进一步扩大了“国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国球”乒乓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商业化节目的包装让乒乓球在为国争光的意义之外,增添了文化、娱乐的元素,更深刻地融入到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20]。
而从这一时期媒体话语中对“国球”二字的广泛应用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的形象与地位已经逐渐形成,“国球”乒乓开始成为国人普遍的认知。根据对这一时期中国报刊的搜索,以“国球”乒乓为文章标题的文献总数达到51篇,以“国球”乒乓为主题的文献更是达到122篇,数量非常多。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纸质媒体,《人民日报》在其报道中曾明确指出,“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国人乐见其强大[21]”。中央电视台在关于乒乓球的报道中,也经常出现“国球”的话语。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央视在播报乒乓球男单决赛时就采用了“一金一银,捍卫国球荣誉”作为标题。央视还曾多次专门制作以“国球”为题的乒乓球纪录片,例如2002年的《国球沧桑》与2007年的《国球长红》等等。这些以“国球”为题的纪录片,不仅反映了媒体对乒乓球项目的重视,更体现了“国球”乒乓在中国重要的社会地位。媒体对“国球”乒乓话语的应用与传播,也进一步推动“国球”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我国民众甚至国外媒体和观众的普遍认知。美联社在2008年奥运会时就曾以《中国奥运乒乓球之队志在包揽“国球”全部金牌》为题发表评论。美联社的摄影师Oded Balilty还专门在中国拍摄了以 “PING PONG NATION”(乒乓国度)为题的摄影作品[22]。
综合来看,进入21世纪后,中国乒乓球在竞技层面巩固了自身的领先地位,同时建立了高水平的职业联赛,逐渐成为世界乒乓球发展的中心。另外,商业化的包装以及媒体对“国球”话语的广泛应用,都使“国球”乒乓在中国的地位得到奠定和巩固。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的认知已经普遍形成。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来看,形成“国球”传统的核心因素在于持续强大的竞技实力,但政治、经济、媒体传播等多个因素也都参与了“国球”乒乓的塑造过程。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乒乓球逐渐完成了从小众运动到“国球”的塑造过程。而这样的发展与塑造,不仅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更在多个层面具有显著的象征意义与内涵。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在其著作《传统的发明》中谈到,一些能够凝聚各自国家民族主义情感和国家认同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并不遥远。而在这类传统之中,诸多具有国家和民族特征的体育运动同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3]。他曾这样描述一些国家的特定运动形式(“国球”或“国民运动”)对促进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群众和中产阶级体育都以另一种方式包含了政治与社会传统的发明:通过为民族认同和人为的共同体提供中介。这本身并不新颖,因为群众体育锻炼长久以来就和自由—民族主义运动(如德国的“体操运动(Turner)”,捷克的“索科尔体育协会(Sokols)”或是民族认同(瑞士的步枪射击)联系在一起。……通过选择或是发明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体育的兴起就为民族主义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如有别于英式足球的威尔士橄榄球,爱尔兰的盖尔人足球(1884年),后者在大约20年后获得了真正的群众支持[23]。
从这一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一个国家特定的“国球”或者“国民运动”形式,往往为该国的民族主义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具备国家认同层面的符号性意义。从该理论视角进行思考,“国球”乒乓在中国的塑造,其实也体现出相类似的特点。下文将从3个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国球”乒乓在中国国家认同和民族主义层面的象征与符号意义。
“国球”乒乓的形象之所以能够成功塑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大赛上持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国乒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披金斩银的过程与事迹,无疑帮助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也为“国球”赋予了国家认同层面的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正处在百废待兴之时。在体育领域,国家也急需一些能够振奋国人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的成就出现。这时容国团史无前例地获得了世界冠军,无疑极大地提振了国人的士气,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绪[24]。在容国团之后,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国乒几乎成为中国在国际赛事中的独苗,其持续的出色战绩逐渐让乒乓球成为国人心中的骄傲。1961年在北京举行的世乒赛正逢国家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国乒在主场作战的环境下勇夺男团和男女单打比赛冠军,无疑给处于困难中的国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根据报道,当时全国各地人民都热情地祝贺国乒夺冠,为祖国赢得荣誉而自豪。“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从东南海岸到康藏高原,天南地北的人们都为中国乒乓球选手的光辉而欢喜万分。”[25]由于出色的战绩,国乒逐渐和“国家荣耀”联系在一起,成为体育项目“为国争光”的典范。1978年,国家体委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的运动队向国家乒乓球队学习,发扬他们顽强拼搏、攀登高峰、为祖国争光的卓越精神[26]。这是国乒地位的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国球”对凝聚爱国情感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国乒的竞技传统愈加深厚,逐步奠定了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稳定而优秀的成绩也让国人慢慢习惯于乒乓球项目的夺冠,甚至会产生“国球”不夺冠即失败的心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乒乓球与爱国主义情感的连接关系有所减弱。特别是当乒乓球在1988年成为奥运会项目之后,奥运会巨大的影响力让国乒每次在奥运会上的夺冠都被赋予了国家荣耀的光荣意义。另外,国乒在赛场上的不断夺冠,又具有相当的仪式感。夺冠时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以及夺冠选手身披国旗庆祝的形象,都会在每个赛事周期中一次次地唤起民众的国家荣誉感与自豪感。随着“国球”在国际赛场上的夺冠次数愈加频繁,这种爱国主义的洗礼也不断得到复制,更加突出了“国球”为国争光的形象。
随着中国乒乓球事业的蓬勃发展,乒乓球也逐步成为在中国富有特色并极具代表性的运动项目,而“国球”乒乓在赛场上建立的统治地位更让乒乓球这项运动逐渐被打上中国的烙印。在国家对外交往和文化传播的工作中,“国球”乒乓也因为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常被选作文化交流的形式与媒介。2008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日本参与中日青年交流年活动时,曾选择乒乓球作为活动项目。胡主席还亲自上阵与王楠、福原爱等选手打球,他的球技相当高超,和选手们的比拼不落下风,引来观众的阵阵欢呼。在乒乓球活动的带动下,现场交流的气氛十分热烈[27]。作为交流的良好形式,“国球”乒乓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搭建了桥梁。而身为国家领导人,胡主席所展示的高超球艺也让“国球”展现出国家层面的代表性意义。无独有偶,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参访美国塔科马市林肯中学时,也选择了乒乓球桌与乒乓球用具作为赠送林肯中学的礼物[28],这体现出“国球”乒乓在外交活动中,已成为一种足以代表中国特色的礼物。在外交场合中的不断出现,也让“国球”乒乓与中国的国家形象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此外,在国家文化传播的战略中,乒乓球也开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中,乒乓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当地得到传播和开展。例如在美国、日本、哥伦比亚、纳米比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中,当地的孔子学院都举办了乒乓球比赛,利用“国球”的文化形式促进了与当地民众的沟通与交流。在埃及,前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曾就中国乒乓球的主题在当地进行宣讲,将“国球”的文化精神传播到当地,受到广泛欢迎[29]。在阿塞拜疆等国家,孔子学院还与当地的乒乓球队或国家队建立合作关系,对他们的训练、比赛提供技战术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乒乓球的水平[30]。除了孔子学院,世界各地的乒乓球海外兵团也用自己的力量带动了当地乒乓球的发展与氛围,让“国球”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综合来看,在对外交往和文化传播中,“国球”乒乓已经成为一张独特的名片,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在全球不断增长的影响力。这一特点也彰显出“国球”对塑造国家认同、建构国家文化特色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针对群体的“集体记忆”研究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首次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将个体的记忆置于集体的框架之中。他提出,个体不仅在社会环境中获得记忆,更有赖群体的框架来唤回和重构记忆。记忆并非对过去的简单保留,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重新建构[31]。他的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有关记忆的研究。学者们从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视角出发,探讨社会仪式、符号、媒介传播、历史叙述等因素对集体记忆建构的作用。记忆的保存绝不是单向度和个人的,它更受到多种文化、社群、权力关系的建构和影响。同时,集体记忆也和国家、群体认同的建立密不可分。集体共享的记忆或纪念仪式营造的时间、空间上的归属感,都成为群体和国家认同的基石。18世纪以来民族国家的建立都需要从集体记忆中去寻找认同和合法性的依据[31]。如同一位学者所说“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共同体,其情感的实质内容在于集体记忆”[32]。 共享过去的共同记忆,对形成、保持国家认同与民族感情非常重要。
从以上的理论视角观察,“国球”乒乓建立的辉煌传统与文化精神,同样是新中国几代人特有的集体记忆,能够成为凝聚中国国家认同的情感来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球”乒乓所取得的诸多冠军成绩,给一代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与难忘的印象。通过媒体不断地复制和再现,以及社群间的口耳相传,这种印象得到进一步建构,逐渐成为专属于国人的集体记忆。而这种源自于“国球”“为国争光”体验的集体记忆,无疑是唤起民族主义情感的重要媒介,足以凝聚中国国家认同。在这种集体记忆的建构中,“国球”乒乓长盛不衰的竞技成绩和体育比赛所具有的丰富仪式性功不可没。赛场上为国加油,夺冠后升国旗、唱国歌等具有国家元素的仪式,深化了“为国争光”的记忆与体验,而长盛不衰的竞技成绩则让这些仪式不断得以重复,持续巩固,延续了“国球”的集体记忆。
在竞技传统之外,中国乒乓球在政治和外交领域的影响作用同样是构成“国球”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作为代表性事件,“乒乓外交”不仅是20世纪70年代国人重要的集体记忆,更在日后通过各类仪式性活动被不断纪念,进一步让这种记忆得到深化与延续。2012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纪念活动。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与美国前总统卡特共同出席了这项活动并致辞。他们在活动中再次肯定了“乒乓外交”在促进中美关系中的重大意义,并观看了两国老运动员的乒乓球友谊比赛[33]。2017年,在美国的多个地区也举办了纪念“乒乓外交”45周年的大型活动,王皓、丁宁等世界冠军都参加了活动,各界人士一起重温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34]。这些现象都表明,国乒在政治领域的历史意义与作用,通过仪式的不断再现,使“国球”的集体记忆变得更为特殊,也承载了在国家发展与认同层面的更多涵义。
中国乒乓球的“国球”地位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源自于西方的乒乓球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取得“国球”美誉,其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早期参加国际体育比赛机会的匮乏,让乒乓球受到格外的重视。而持续辉煌的战绩,又为“国球”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竞技传统。来自政治领域的关注和影响,群众基础的普及,媒体的传播,以及全球化下国乒影响力的扩大,都使得“国球”的地位逐渐得以形成,成为国人的普遍认知。“国球”乒乓的塑造过程,也是新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一面镜子,体现出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演进轨迹。作为中国体育“为国争光”的典范,“国球”成为了凝聚国家认同的象征符号,也逐渐被当成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成为了国人重要的集体记忆。这些特征,都标志着“国球”乒乓是新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