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漪 刘卫 李克瑜
摘要:楚式袍服作为中华传统服饰中起源最早的服饰之一,发展在中国历史的先秦时期,在整个华夏文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将楚式袍服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发挥良好作用。文章以楚式袍服结构的款型风格、结构特征、剪裁技巧等特点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楚袍制衣“惜物善用”、“聪颖巧思”的超高制衣智慧进行探析。得到了楚式袍服结构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对楚式袍服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的继承和应用进行探讨。为服装设计方法提供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楚式袍服 袍服 结构 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050-03
引言
在中國传统服饰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服饰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服装结构、着装方式、剪裁技巧等。服装是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其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超高的艺术价值根植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服装设计领域提供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
一、楚式袍服的概述
楚式袍服所属的深衣制是我国起源最早的服饰之一,特点是上衣下裳分裁后拼合在一起。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服装,但对楚式服装的了解,更多的是古文中对“深衣制”服装的描述,缺乏生动的形象研究,且以中原“深衣制”服装描写为主。而马山一号楚墓袍服的出土和发掘,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楚式袍服的魅力。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发掘于1982年的荆州江陵地区,该墓是荆楚文化体系,属于贵族阶层墓穴,出土了八件袍服,其中形制清晰并且发掘报告有详细记述的有七件,从其楚墓规格和织物特征以及袍服形制来看,均符合楚式袍服的特点。八件楚式袍服的发掘在考古历史上堪称奇迹,因为在墓穴里的丝织品,大多穿在尸体上面,随着尸身水化分解以及地理环境、微生物等影响,很多丝织品都无法保留,往往一入土就会粉化或者褪色,常常有千墓难出一件丝的说法。而在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八件袍服,除了一件件破损严重外,其余七件的形制都清晰可见,以外,还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因而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称作是战国丝绸的宝库。这为楚式袍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下文将以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楚式袍服为例进行分析。
当时楚地处于现在的湖南湖北,地域山势险峻,楚地与中原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楚国人喜欢追逐新奇的事物,用奇装异服来展示自己的个性,比如在《礼记王朝》中提到过“禁异服”,提倡“穿着奇特”和“不雅”应该被摒弃。在《左传》《战国策》中也有很多记载关于楚人穿奇装异服的例子。与中原服饰的礼制化存在很大的差别。
二、楚式袍服结构内容
文化是服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楚文化的影响下,楚式袍服风格突破了传统的礼仪规则,远离古代的深衣服饰的制度,首先是袍服的尺寸,楚服相对于深衣,其长度更长,打破了不能拖地的要求,并且袖长也相对更长一些。如出土的楚式袍服有三件属于长袖式袍服,墓主身高只有160cm,而袖长达到了246cm-345cm。其次是因为楚人追求狭窄的腰部。《尸子》中记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墨子兼爱》中也有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这一种潮流形成了一种楚国社会追求细腰的审美现象。宽大的袍服在腰带的装饰下形成“S”形廓形。在中国传统服装追求宽衣博带的气韵中是非常特殊的着装形态。最后是楚式袍服的实用性,袖子膨大,很宽松,并且袖口的位置收缩,即所谓的“祛”,如图1。出土在湖南长沙战国楚墓,穿着长袍,窄袖口和宽袖的漆奁装饰人物纹。因此,宽大的袖子具有飘逸的形态,而收紧的袖口又有实用性,是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出土的袍服一共有八件,除了一件残损严重,剩下七件,服装结构的共同点是:一、上下分裁后缝合在一起;二、领型均为交领右衽;三、均为直裾袍服;四:腋下均有小腰结构。
在马山一号楚墓发掘报告中根据袖型,分为三类分别是小袖式A型、宽袖式B型、长袖式C型。除了袖型不同,以上三种根据以上服装的分类三种分类,笔者用表格图片形式来罗列,相同分类为同一颜色标示,更为直观,如表1。
(一)楚式袍服结构的立体化特征
7件袍服均有小腰结构扭曲放置在腋下,其中腋下有插入结构存在的事实,使我们对古秦的制衣水平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服装结构的深入研究,发现腋下横关节的插入结构是用来为原本扁平的服装增加了“侧面”的概念。以AD为边缘的正方形,这使得二维服装风格有了转变以立体服装造型,如图2。这种扁平缝合的部件具有“插入式”结构,这使得身体变得三维并且符合人体的物理特性。此外,由腋下插入物形成的额外折叠从而增加胸围的大小,提供足够的空间,方便身体及手臂向上和向前,甚至交叉的双臂的活动空间,确实是一个巧妙而实用的设计。根据历史记载,这种三维造型手段在十三世纪的哥特时期通过增加“插入物”而被采用,而战国中后期就有了,这项制衣技术比西方快近1500年。
(二)楚式袍服结构—衣多穿
楚式袍服均为直裾袍,较为宽松。把人体隐藏起来。这个空间隐藏,模糊和削弱人体。由于楚式袍服常用的衣料为绢类,织物的悬垂性,袍服和人体之间形成相对自由的内部空间,属于流动的结构空间。人体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服装之后的形状,人体的空间特征可以表现出明显不稳定的空间特征。这种空间结构使楚式长袍的形状更加多变,即使是直裾长袍,也有曲裾的效果,袍服最终的形态多种多样。
笔者通过对现有考古资料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考据,对其中一件锦袍N15进行尝试性复原,如图3。发现袍服前门襟结构不同于以往的直裾袍,门襟上衣下裳连接的位置呈现钝角,穿在人体上之后,由于人体是立体的,可以通过缠绕绕到背后,平铺时在大襟位置凸起的量,被推到下摆的位置处,下摆打开,同时大襟位置着装效果是平整的。并且直裾袍服呈现曲裾穿着效果,实现了一衣多穿的效果,如图4。
(三)楚式袍服的智慧剪裁
8件袍服使用了不同的剪裁方式,总结下来有三种分别为:正裁正拼,正裁斜拼、斜裁斜拼。图5分别是袍服N14、N1、N15的裁剪示意图,笔者用同一颜色对袍服的分片结构进行了区分,正裁是指剪裁的时候按照布丝横平竖直的平行方向进行剪裁,而斜裁指的是与布丝方向的45度夹角进行剪裁。这种剪裁方式,随着时间的穿着,领口位置,可以增加舒适性,来增加服饰的舒适度,但是斜裁相对来说是比较浪费面料的剪裁方式,因此,楚式袍服不同的服装形制,使用了不同的制衣剪裁方法,可见楚人制衣的“惜物”精神,最大程度地利用布料,减少对布料的破坏,更体现了楚人对于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心,珍惜自然,追求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
三、楚式袍服结构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对于服装设计中继承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均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发挥,楚式袍服元素为服装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将楚式袍服元素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除了要对袍服的外观结构造型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还要根据其外部结构所代表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进行融合性设计,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中的连接点。最后通过对外部结构以及内部结构内涵的元素进行筛选和组合,将设计作品赋予历史韵味和时代意义,做出更多局部结构与整体相协调的设计。楚式袍服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继承和应用的方法有如下讨论:
(一)楚式袍服结构在服装结构设计上的继承和应用
现代服装在设计时,不仅要确保设计出的作品符合时代发展特征,而更应该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方法上要实现,现有技术与传统服饰文化的融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可以从局部到整体,有节奏性地逐步进行设计。每一个局部特征都可以进行创新,以局部的改变来协调整体,例如,楚式袍服结构在平面剪裁的基礎上增加了“小腰结构”,形成半立体的服装结构,可以在设计中,应用同形异构的设计方法,即同一结构与不同元素的碰撞,在原有的楚式袍服的结构上,小腰结构作为现代服装结构线的参考线,进行设计,再搭配不同的材料或颜色,使它们相互矛盾和统一。以形成新的视觉体验。
(二)楚式袍服结构在服装风格设计上的继承和应用
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通常需要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有的喜欢时尚风格,有的喜欢优雅风格、有的喜欢奢靡风格,在服装设计中有机地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服装风格的核心竞争,打破服装设计的固有模式。楚式袍服由于楚文化的影响,被体深邃浑厚凝重,服饰风格浪漫华美,将楚式袍服的精髓进行创新,站在当代的角度进行设计,多角度地诠释中式服装的古典魅力。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应用异形同构的设计方,来保留楚式袍服的风格,设计类似楚式袍服廓形外形,但是廓形细节改变或者颜色面料改变,此类组合设计方法。虽然改变了细节部分,但因为整体结构相似,因此设计的感觉是一样的。
(三)楚式袍服结构在服装理念设计上的继承和应用
楚服是我国文明的重要成果,它承载着楚人的智慧,楚风独具特色的浪漫风格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进行设计,可以寻觅到浪漫主义的新脚注。开拓新的思维,并通过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得以升华,例如:应用异形异构的方法进行设计,即是一种高度差异化且相关性较低的设计。设计过程中对楚式袍服的外部轮廓和内部细节面料等均不同,但其特点是内在的艺术表达是相同的。与楚艺术相通的无拘无束感性的、想象力丰富的艺术风格。具象到服饰上,展现出曲窈流动、纤奇秀雅、浪漫轻盈的气度风韵。
三、案例分析
在国内以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进行服装设计的品牌很多,如:天意女装、江南布衣等,但是提倡“深衣”传统,并根据楚式袍服元素进行设计的品牌有“诗礼春秋”,其在结构和款式细节上,较高地还原了楚式深衣形姿柔顺的形制结构,相对来说服装的设计虽然趋于保守,但较高程度的还原传统服饰的韵味,下面是该品牌袍服结构元素的应用情况,如图6。
图6中(a)、(c)均应用了楚式袍服收腰的结构元素,并且(c)在袖口位置收紧,(b)应用了楚式袍服领口多层穿着的元素,相对来说,(a)、(b)在设计中更多地去还原了楚服,引用了袍服的古制制衣的形态。宽博的束带与衣裳相映生辉,融为一体,给人与美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更多地应用为茶服和礼仪服装。(c)领子使用“又”形交领,腰部收紧,整体廓形呈现s形,体现出楚式袍服的浪漫优雅。
2017年北京时装周上,服装设计师楚艳以“观心”为主题,发布了一场东方禅境的盛宴,设计师将《诗经》文化的悠悠情怀,寓繁于简的“心”禅意美学里,在设计中多次融入楚式袍服造型,如图7。交领细腰,将现代的创意手法融入到传统廓形的深衣制楚式袍服中,温婉知性、洒脱俊朗。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认识到了,中国传统元素的重要性,对于西方来说,东方文化—直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全球的一体化,东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已将东方的传统风格带入国际市场。如日本的设计师,高田贤三的品牌3.1Phillip Lim、Christopher Esber以及山本耀司的品牌Yohji Yamamoto、川久保玲的品牌comme des garcons,都常常会应用中式元素进行设计。以3.1Phillip Lim为例,图8是3.1 Phillip Lim2016的秋冬时装周发布会服装。
服装的结构在传统结构中进行传承并且创新,将交领右衽的领型形制进行设计在变换,打破传统袍服结构左右的绝对对称,保留传统服装的元素又在此基础上打破再设计。既有新意又传承了传统袍服服装设计的神韵。
楚式袍服结构应用的艺术价值是现代设计所通用的,在中国现代设计全球化的趋势下,对传统结构元素的合理运用是一种对中国特定文化的传承方式。这种方式相比现代大众化的直接是宣传更为生动。楚式袍服历经历史的沉淀,传承了丰富多样的制衣智慧,其以多样又统一的格调出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深厚并富有传统魅力的服饰。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借鉴。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瑰宝,漫漫五千年,不仅孕育了神韵兼备的宽衣博带,也有楚式袍服这类华服,浪漫且华美,并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因此服装设计师不仅仅要把握时代发展的步伐,还应该有机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出即提倡传统,又与时尚相呼应的服装,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丰富服装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