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YANG Xu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空间的拓展,我国各大城市正积极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截至2019年,深圳共建成8条线路、168个车站,通车里程达286km,日均客流量354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日常交通效率。与此同时,轨道交通也逐渐摆脱单一的交通功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轨道与城市的融合,即衔接空间的体验感,也需逐步提升。本文从衔接空间的现状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思考与项目实践,尝试探讨提升轨道与城市衔接空间品质的策略与路径。
在深圳早期的轨道建设中,首要解决的是交通的便捷与高效,对轨道与城市衔接空间的关注度却不足。大部分轨道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的衔接关系较弱,仅满足了基本的交通衔接,对城市空间品质的促进有限。但仍有不少对衔接空间做出积极探索的案例,例如大剧院站与罗湖万象城之间,在连接路径上设计了下沉广场与商业设施,通过各种商业、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城市活力场所;益田假日广场则是利用地势高差形成1.2万m2的下沉式生态广场,结合苹果旗舰店的入驻,提升了下沉广场的空间品质,与世界之窗站间形成良好的衔接。
然而,目前深圳轨道与城市衔接空间之间,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善之处:
(1)站点与城市衔接:当前大部分轨道站点的出入口都较为单一,且孤立设置于市政人行道上,与周边的城市空间、建筑物缺少衔接。
(2)枢纽与城市衔接:当前的综合交通枢纽都是以自身交通功能为绝对主导进行建设,对枢纽空间品质与周边区域的联动考虑相对较少。
(3)车辆段及上盖与城市衔接:车辆段往往尺度高大,且紧贴市政道路建设,沿主要的城市界面缺少足够的过渡空间与技术手段,造成巨大的高差界面,形成大量城市中的“孤岛”。
自1860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帕丁顿开工至今,地铁诞生已有150年历史。伦敦、巴黎、波士顿、纽约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经过上百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有了很多轨道与城市衔接空间的优秀案例,如纽约洛克菲勒地铁站、伦敦国王十字车站、日本京都站,这些轨道与城市的衔接空间都已经成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也带来了高品质的公共生活。
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洛克菲勒地铁站及周边的公共建筑群开始同步开发,经过近10年的建设,至1940年地铁站通车时,形成了联系十多个街区的地下通道系统,可通往多个商业中心和21座大型公共建筑。在这个地下通道系统中,其核心空间是下沉的洛克菲勒广场,从地铁站步行几分钟内可达。该广场仅有1 100m2左右,但却与周边建筑的地下商业、剧场、第五大道直接相连,通达高效;广场宜人的空间尺度使之成为区域内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
伦敦国王十字区域曾为工业运输的重要集散区,后随工业衰落而废弃,景象萧条。直至英法海底隧道开通,圣潘克拉斯车站成为欧洲之星列车的终点站,国王十字区的更新计划由此启动,以重振该区域的活力。国王十字车站改造项目涵盖保留、修复和新建工程,加强了火车站与地铁、公交、出租车和圣潘克拉斯车站的衔接关系。
新建的西大厅极富想象力,成为该区域的活力核心。西大厅及前广场空间成为轨道与城市的高品质衔接空间,激活了车站本身和周边区域。
京都站是一个复合功能轨道交通综合体,包含京都火车站、酒店、京都剧院、博物馆、美术馆与多个购物中心。由于高度复合的城市功能,其衔接空间尤为重要,京都站设有8个广场和4个特色通道,空间场所特色鲜明,将交通与购物、拜访、展览、演艺、婚礼等城市公共生活高效地衔接起来。
京都站的横向布置的大厅进深27m,最高处达60m,横向宽470m,是城市尺度的衔接空间,意为城市之门。它既是开敞式露天舞台,又是大型活动的聚会中心,更是城市公共生活的活力中心。
1 深圳罗湖万象城下沉广场
2 益田假日广场下沉广场
3 深圳的轨道与城市衔接空间现状
4 深圳的轨道与城市衔接空间现状
5 纽约洛克菲勒广场
6 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大厅
7 京都站大厅
8 老墟镇整体规划及核心衔接空间
9 老墟镇整体规划及核心衔接空间
10 黄木岗枢纽规划方案
11 黄木岗枢纽分段式下沉广场
12 岗厦北枢纽周边被城市主干道割裂的街区
13 岗厦北枢纽自然坡的下沉广场
14 溪涌车辆段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轨道交通在国外城市中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充分重视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并已逐渐融入到城市中去。很多衔接空间已成为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也成为了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
深圳轨道交通的建设在满足了人们出行的基本需求后,需要进一步考虑与城市的衔接问题,提升人们出行的空间体验。
项目位于龙岗大道与深汕公路的交汇处,既有地铁3号线双龙站、在建地铁16号线位于地块南侧。北侧的老墟镇是龙岗的发源地,也是老城中心。目前仍有大量原住民居住,虽设施陈旧,但却不失活力。在此项目中,我们希望原有的文化与习惯能够传承下来,充分尊重原住民。
设计以地铁站点为核心,营造传承历史脉络的文化邻里场所,从而激活片区活力。我们尝试打造一条文化轴线与多个衔接空间,连接地铁站与历史街区。开放的屋顶公园与标志性的城市客厅塑造出公共开放、特色鲜明的多元市民空间,为未来大量的人流提供集散和休闲场所。对现有上街和下街进行改造,保留建筑,注入活力功能,延续历史风貌,同时也激发片区活力。
黄木岗交通枢纽是既有地铁7号线与在建14号线、规划24号线换乘的枢纽。项目周边为市二医院、市体育中心、白沙岭居住片区、学校、华富村及部分写字楼。笋岗路与华富路立交将城市分割成几个“孤岛”,慢行系统极不便利,缺乏足够的城市公共空间。
我们研究了周边人群的分布情况与交通需求,尝试通过地下空间向周边地块延伸,有机地串联周边“孤岛”,构建多功能、可持续的地下空间与慢行系统。
作为核心衔接空间的下沉广场,其标高设计至关重要。我们将站厅向外延伸的通道向上缓慢提升,并在主通道与下沉广场衔接处先进行一次提升,到达下沉广场后再通往地面层或地下一层。通过两次空间衔接,提升了行人的空间体验感。
项目位于福田区中心商务区,彩田路和深南大道将周边四个地块割裂。我们调研了四个象限地块的人群分布、潜在路径、公共空间需求,通过景观的编织手段,缝合了周边城市空间。以枢纽为核心衔接空间,有效组织流线并激活四个街区的公共空间,形成整体片区的空间衔接,为市民提供“枢纽上盖生态公园”。
为了避免下沉广场对城市地面空间连续性的影响,我们将下沉广场其中一侧挡墙打开,运用自然缓坡的方式,有效衔接了地面空间与下沉广场。
项目位于大鹏新区溪涌组团,是一个山海相依,环境优美的小镇。我们希望避免车辆段巨大的体量与城市空间的割裂,通过衔接空间使其“消隐”于自然中。我们设计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山海廊道,将城市、车辆段与山谷衔接起来,并在数个重要节点设置不同尺度的衔接空间,层层退台、逐级抬升,分段化解落差。
轨道与城市的衔接空间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站点、枢纽、场段三大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衔接空间,其策略和路径也不尽相同。
站点及周边的衔接空间设计以链接为主。以轨道站点为原点,尽可能地将周边建筑与空间链接起来,结合地下通道、下沉广场、地面连廊骑楼、二层平台连廊等形成完善的慢行体系,并设置核心的公共空间,提升步行舒适性。
枢纽站点一般位于城市主干道下,相邻街区被城市道路割裂。应以枢纽建设为契机,创造广场、环廊、平台、跨街建筑等,同时结合站点或周边项目创造城市级的公共空间,缝合周边街区。
车辆段一般长度约1.5km,盖板高度约16m。为了与城市空间更好地融合,建议在沿主要的城市道路预留70m左右进深的未来开发用地,用于物业开发建设,形成丰富的城市界面,并且消化盖板与城市间的落差。
以轨道建设为契机,充分考虑轨道空间与周边城市空间的衔接,围绕地铁站点、综合枢纽、停车场段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植入新的功能,激发公共活力,创造美好生活。
通过思考与实践,我们认识到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设计应通过链接、织补、融合的方式去创造高品质的轨道与城市衔接空间,从而激发更具活力的城市公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