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识字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是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识字教学为抓手,从阅读教学与教学方法创新等多方面,探讨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拓宽识字途径的有效策略,旨在为高效开展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途径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汉字难认,汉字难学”的传统观念仍然困扰着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活动,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不高,影响到学生学习识字的效率。小学识字教学是我国整个语文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更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期,也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考虑到小学语文低段教学面临的困境,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语文识字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汉字,丰富学生识字方法,对提升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一、
在阅读教学中识字,巩固学生识字效果
识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健全,识字兴趣不浓,给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带来不利。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而通过阅读教学也是学生识字的有效途径。考虑到新课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以及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特点,教师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应当充分了解新课改下识字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积极转变“汉字难认,汉字难学”的传统观念,关注当前识字教学现状的现实需要,有效结合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优化低段识字教学设计,适当调整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握好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节奏,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多阶段地反复识字,在预习中读准字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识字对阅读能力培养的影响,让学生在生字多阶段复现中巩固所学的汉字,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驱散低年级小学生对识字恐惧的阴霾,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汉字的由衷热爱,准确把握学生的识字学习动机,促使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阳光》一课的教学中,考虑到识字教学的需求,以及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低段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在学习《阳光》一课时需要学习的生字,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读音与字义,有效拓展学生的识字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在游戏教学中识字,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对识字存在畏惧心理,对枯燥的识字教学活动缺乏参与兴趣,影响到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开展。考虑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段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了驱散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恐惧心理,教师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把握学生自我归因,注重差别性地展开识字效果评价,灵活运用游戏教学与情境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有效结合识字教学与合适的游戏活动,正确认识“做游戏”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这种普遍的兴趣爱好,利用适宜的教学游戏增强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科学设计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教给学生常用的识字方法,指导学生将一个合体字分拆成两个熟识的部件,指导学生识记生字,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汉字,在自我成功实践运用中获得汉字的成就感,因材施教,有效结合课文的图片与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例如:在《口耳目》课文的教学中,基于识字教学的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与游戏教学,以《口耳目》课文为基础,选择适当的内容,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对照字形与课文的图片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图片与字形的异同,鼓励学生说出“羊”与“鸟”等图文的异同,使识字教学充分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自我体验,加强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指导学生在认识生字的内涵后准确把握字形,并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模拟方位的各自生活领域内涵,通过具体实物或实例教学,让学生掌握上、下、前、后等生字,让学生在语境中自然地领会生字的基本意义,丰富学生的字词积累,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从而满足低年级小学生的成就感。
三、
在生活中识字,强化学生识字能力
新课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深化,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将识字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效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汉语是母语,汉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说是无处不在,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虑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求,以及生活化教学对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深入挖掘生活化的语文识字教学素材,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如在超市购物时识认物品上的汉字——“红蜻蜓”皮鞋、“光明牛奶”等,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学习,丰富学生的汉字积累,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汉字。例如,在“坐”字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坐”字的基本义,教师可以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怎样的?”学生答:“坐着。”由此导入“坐”字的教学,并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与“坐”有关的行为,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坐”字的字形与字义,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
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语文是我国母语教育的重要学科。考虑到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创新需求,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优化识字教学的内容设计,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多阶段地反复识字,灵活运用游戏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识字的能力,促进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庆容.識字教学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11).
[2]梁前刚.对韵文识字教学的几点建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1).
[3]梁瑞云.谈小学识字教学的一些有效方法[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2).
作者简介:
冯树萍,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