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莹
【摘 要】戏曲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质,因此发掘地域文化资源,可以在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戏曲教学与人文教学相融合、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相补充多方面,探索优化公共戏曲艺术课程的模式,从而全方位展示戏曲艺术魅力,找到当代大学生与戏曲的文化契合点,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关键词】地域文化;戏曲鉴赏;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156-02
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融汇音乐、文学、舞蹈、美术、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既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生动的育人功能,是培育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优秀载体。《戏曲鉴赏》是高校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随着媒体的更迭、文化娱乐形式的层出不穷,戏曲早已失去了过去大众主流娱乐功能,与年轻人的欣赏趣味也产生了较大疏离。如何优化《戏曲鉴赏》课程,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戏曲、学习戏曲是高校戏曲艺术教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根据课题组成员之前对非艺术类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的研究和戏曲教学实践的体会,我们认为在多数非艺术类院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阻碍了戏曲艺术课程的实际效果。
第一,教学内容、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千差万别的艺术修养水平。
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形式单调,影响了学生对戏曲艺术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非艺术类院校艺术类师资力量有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第四,教学、实践场馆设备及经费有限,限制了戏曲艺术魅力的发挥。
事实上,戏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剧种都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文化特质,戏曲的艺术精髓都凝固在地域文化资源中。因此发掘地域文化资源,一方面找到当代大学生与戏曲的文化契合点;另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诸如教学内容、形式、师资、场馆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探索出优化公共戏曲艺术课程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地处昆曲发源地——苏州,其有两个校区,一个在风景秀丽的石湖之畔,以吴越遗迹和田园风光见称;另一个在古色古香的古城区书院巷,为宋朝鹤山书院和明清两朝江苏巡抚衙门旧址,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院学生以女生居多,较之男生情感更细腻、思维更感性,对于文学、音乐有着天然的喜好,对于苏州的古典气息充满向往。学院《戏曲鉴赏》课程以赏析昆曲经典剧目和表演艺术为主,通过苏州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在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戏曲教学与人文教学相融合、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相补充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豐富教学内容
将苏州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串联起名人轶事、遗迹典故、戏曲文物等若干方面,还原戏曲发展的历史真实,赋予可感的形象与鲜活的生命。
(一)名人轶事。在课程开篇《戏曲概说》一章中,从学生们熟悉的文学家沈从文、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开始,介绍苏州名门张氏四姐妹的爱情故事。从著名作家叶圣陶那句评价:“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讲到文学、昆曲对她们的濡染。从诗人卞之琳的名篇《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讲到诗中的主人公——被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张充和。从姐妹四人情系昆坛,毕生为昆曲事业而奔走,尤其是远赴美国的张充和,在海外传播昆曲半个世纪,为2001年昆曲被列入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立下汗马功劳,讲到对戏曲的喜爱和传播与职业无关,让学生意识到戏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喜爱它是情之所至,传播它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文化传承责任,让学生在课程接触伊始,就对戏曲从敬而远之到感到既崇高又亲切。
(二)遗迹典故。在《明代戏曲》一章中,介绍梁辰鱼的《浣纱记》,这是现存最早的为昆曲而作的剧作,在戏曲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但学生对这部戏本身并不熟悉。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吴越争霸的典故和身边的文化遗迹联系了起来。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所处的石湖一带,正是古时吴越争霸的战场。距校门一公里左右的越城桥,就是越王勾践进攻吴国时筑越城而得名。而苏州城西的木渎灵岩山,是学生们课余爬山休闲的地方。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卧薪尝胆”“西施浣纱”的典故,讲到吴王为宠幸西施,在灵岩山上为西施建造馆娃宫,留下遗迹:玩花池、吴王井、琴台等;从伍子胥过昭关,讲到奔吴后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了现在的苏州古城,仿佛把这两千多年前的悲欢离合拉到我们身边。面对历史沧桑,《浣纱记》所开创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写法,更为学生们所理解。
(三)戏曲文物。首先,在介绍中国传统戏曲写意的表现特点时,教师利用昆曲博物馆保存的全晋会馆古戏台,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舞台与西方戏剧舞台的迥异格局。古戏台三面朝向观众的舞台,台上仅有一桌二椅,与西方戏剧强调演员的表演被封闭在“四堵墙”之中,用近乎真实的布景营造真实的场景不同,即使是唯一的一面墙,也开了上、下场两道门,方便演员上上下下,而且戏曲演员时常要和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因此无法营造出真实情境的幻觉。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传统戏曲不是逼真地再现生活,而是艺术地表现生活。
其次,上、下场门上悬挂的“出将”和“入相”台额,四方形的戏台和圆形的穹隆藻井上下对照呼应,构成天圆地方、阴阳平衡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戏曲背后更深层次的传统哲学思想。
再次,全晋会馆的古戏台正对面的大殿,是供奉关公的,却不是供人看戏的,东西庑廊和戏台前的露天空地才是真正的观戏场地。这一座席安排,让学生对戏曲最初“娱神”的目的恍然大悟。
二、拓展教学形式
以往的戏曲鉴赏教学,会采取播放视频作为理论讲解的主要补充,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实地参观、演出观摩、戏曲教唱、讲座参与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多元补充。
(一)实地参观。教师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坐落于平江路附近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博物馆曲径通幽,行走其间,教师讲解戏曲砖雕、木雕、泥塑、戏服、乐器,参观古戏台的精致华美、堂名灯担的玲珑剔透,使学生对昆曲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有学生写下了参观感想,说:“踏进古色古香的戏曲博物馆,耳边传来悦耳悠扬的曲笛声,徜徉在江南园林的花园内,似乎早已穿越六百年,化身为多情的杜丽娘低吟浅唱。”这样浸入式的艺术感觉,是任何现代化教学无法模拟的。
(二)演出观摩。除了走进高校校园的戏曲表演,苏州举办的中国昆剧艺术节、昆曲博物馆的“昆剧星期专场”和苏州昆剧院的演出,不仅演出质量高,而且票价低廉,苏州学子有机会欣赏到专业而价格亲民的戏曲演出。这与平时课堂的视频观看相比,更能感受到演员一举手一投足间的情感传递。
(三)戏曲教唱。通过教授戏曲演唱,让学生通过学唱逐渐培养对戏曲的热爱,这样的“身体记忆”超越了知识传授,对激发学生热爱戏曲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囿于选修课大班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分类教学的形式,课堂示范演唱并讲解咬字行腔,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进行小范围教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还通过讲解吴方言尖团音分化,让学生通过唱念学习,了解了古汉语语音的一些特点。
此外,对于特别喜爱昆曲的学生,教师还推荐参加每周日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公益活动“昆曲大家唱”,向昆博特邀的昆剧院专业教师学习昆曲演唱的基本方法与曲牌唱法。
(四)讲座参与。中国昆曲博物馆常年开设“戏博讲坛”,邀请非遗名家,从文学、表演、音乐等多方面解读我国古典戏曲。已先后有十多名学生聆听了国内知名学者教授、昆剧表演艺术家谈昆曲与民俗文化、谈昆曲的美和韵,以及角色人物演绎等。这些名家的讲座,教师听来也受益匪浅,对学生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提升戏曲鉴赏能力的机会。
“昆曲大家唱”和“戏博讲坛”稳定开设,这些寶贵资源,也是解决非艺术类院校师资队伍问题的途径之一。
三、戏曲教学与人文教学相融合、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相补充
(一)与人文教学相融合。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向新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结合苏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增设城市阅读项目,开展《行走苏州》《聆听苏州》的主题汇报活动。苏州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园林昆曲等,都是学生采风的对象。戏曲课堂上,学生了解戏曲发展历程、品味昆曲流韵;语文课堂上,赏读戏曲文词、体味作者心声;行走苏州时,聆听苏州的声音、感受城市的文韵。三者有机融合,让学生了解昆曲所蕴含的苏州鲜明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传统精神文化内涵。
(二)与社团活动相补充。部分选修《戏曲鉴赏》的同学,通过学唱、参观等课外活动,组成了志同道合的社团。走出课堂、走出校门,从亲近戏曲,进而有兴趣窥探传统艺术,探究吴文化的博大精深。社团除了日常教唱,还将组织脸谱绘制、发饰DIY、服饰展示等系列活动,融学于演,动静结合,丰富校园文化,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与热爱,树立文化自信。
综合以上戏曲鉴赏课程优化的几个方面,优秀地域文化资源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掘地域文化资源,提炼并实践公共戏曲艺术课程的优化模式,对于全方位展示戏曲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满足学生不同的艺术修养水平,具有关键意义。身为教师,将进一步探究与创新,这也是高校教育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所在。
参考文献:
[1]苏州市文化局,苏州戏曲志编辑委员会.苏州戏曲志[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8.
[2]金红.青春版《牡丹亭》盛演后昆曲在苏州的现状调查[J].中国戏剧,2012,(7):70-73.
[3]钱晓蓉.结合地方优秀文化艺术资源促进高校公共艺术实践教学多样化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0)上:95-96.
[4]黄茜,曹生龙.高校公共艺术社会化拓展路径探论[J].教育评论,2017,(4):131-133,144.
[5]吴春彦.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6,(11)下: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