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峰
【摘 要】任何一座城市都或多或少的有各种各样的雕塑,雕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装饰,是打造城市景观的重要部件,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介绍了何为雕塑艺术及雕塑艺术的性质特征,然后举例说明雕塑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意义,并提出一些针对城市雕塑艺术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J3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143-01
雕塑艺术是当代文明代表性最典型的一种形式,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繁衍物,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也占据越来越高的位置,雕塑艺术与公共空间相辅相成,雕塑使公共空间充满情趣和文化底蕴。雕塑在很多国家、地区源远流长,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和代表性,在当地人民心中也有非同一般的存在感,已然成为那座城市、国家的象征。我国近几年也越发重视雕塑在公共空间的地位。
一、何为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是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制作出的形象,借以反映当时社会风气、人文风俗的艺术。
雕塑艺术在公共空间中充满功能性,它是所有公共场合工艺品的总称。雕塑具有“人格魅力”,在它附近好像有无形的磁场,中心藏着城市大量文化底蕴,吸引人们的眼球,让看见它们的人产生共鸣。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品,表面上看只是个雕塑,实际上反映的是其思想表现。他人看了后,不但喜欢观赏,还能产生共鸣,情绪也会随之感染。城市想展现出良好形象,就要有非常优秀的雕塑艺术品。
公共艺术指的是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雕塑艺术便是其中最典型最具有主导地位的一种形式,雕塑的形成少不了城市的发展过程、当地的传统习俗、文学传奇故事等。城市的雕塑艺术和我们在展览馆等其他场合看到的,在展示台上展现的雕塑并不同,它融合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它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了。
城市雕塑艺术的性质特征为:雕塑需要配合整座城市的人文气息,不能跳脱环境特立独行,具有一致性;它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心情舒畅,具有文艺性;它体现当时城市的传统风俗,是当时大环境下的艺术繁衍物,具有历史性;它不是一时新鲜的存在,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都是长久的,具有长期性。
二、我國公共空间应用雕塑艺术的近况
公共空间非常巨大且错综复杂。整个城市是一个更加巨大的完整空间,这其中包含各方面要素。所以,我们在衡量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时不能只看表面,要自发通过观看整体进行多方面考察。城市公共空间是在室外开放的、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的环境,它有自己的特性和美感。人们有目标创造出来的外界空间,比大自然形成的空间更具有特殊含义。
在我国,有很多城市拥有标志性的雕塑艺术,比如南锣鼓巷、世博园、城隍庙等。这些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雕塑艺术却出现了诸多难题。人们对雕塑艺术的期待越来越高,批评数不胜数,比如雕塑没有贴合城市文化,没有展现当地人文风情,甚至批评雕塑不符合大众的精神追求。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设计问题。大部分城市雕塑的设计取材于展架雕塑,它没有结合所在城市的环境,不能够融入其中,显得突兀、不自然,没有考虑公共性,只是突出了它的本身个性,这类雕塑并不符合公共空间的需求。
其次,雕塑的创造灵感来源和城市内在的影响。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地理特征形成这个城市的内在涵养。很多雕塑夸大其词,不但没有体现城市精神,甚至还商业化地复制其他城市乃至其他国家的雕塑,引发人们不满,这类没有历史特性的雕塑不会让人记住。
即便我国的公共空间雕塑艺术并不理想,却也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也有很多老牌艺术家的创作越发贴合城市人文气息和精神素养。
三、雕塑艺术设计方法
雕塑是在公共空间建立的,设计雕塑时,如果没有规避公共空间的影响,这个雕塑就没有灵魂。故,在设计雕塑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是否能融入周遭环境,是否满足环境的需求,这样才能物尽其用。
探究城市的建筑构造、文化素养、发展历史和自然环境等要素是雕塑的表现方式和空间统一的首要条件,是融入周围环境的基础,添加审美要求是更上一层楼,这样的作品才能传递城市的内在涵养和精神感情。
雕塑的主题和构想要密切结合历史发展,有了精神层面的支撑,便有了灵魂。一个有灵魂的雕塑,便不再是艺术家的自我作品。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要做好外部空间环境和历史的连接,在熟悉城市整体空间的环境下,探索公共空间的美,加入当代流行趋势,结合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气息,通过高程度的融合,方可创造出具有灵魂的现代雕塑。
四、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艺术凝聚了历史发展过程、人文素养和城市精神,它的存在和发展,既体现了城市的艺术性,更表达了城市的灵魂。人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艺术,没有艺术就没有色彩。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不可缺少的成分,有明显特殊象征意义的雕塑艺术更能体现城市公共空间的文艺性和灵魂性。对于参与城市雕塑艺术的所有工作人员来说,首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发扬当地传统风俗人情,展示城市精神文明,同时亦是对城市发展的画龙点睛。
参考文献:
[1]解飞.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公共空间雕塑布局解析[J].山西建筑,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