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图中树立符号意识

2019-08-09 05:46吴嫚妮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兔子解决问题符号

吴嫚妮

符号既是数学语言,也是数学工具,更是数学方法。笔者以新人教版数学一、二年级教材中的“解决问题”为例,谈谈怎样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

用符号解决数学问题。在近两年解决问题部分的教学中,笔者抓住每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运用符号组成关系图示的经验。

一年级上册第28页第一次出现含有大括号的图示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的形和意,如用手势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表述大括号的含义,即“左边有1把扇子,右边有3把扇子,合起来一共有4把扇子”。有了这样的铺垫,在接下来教学第46页“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就可以尝试将图意和提出的数学问题用大括号表示出来。实际教学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出大括号,而是让学生看情境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说:“原来有4只兔子,又来了2只兔子,现在一共有几只兔子?”学生一边用手势比画,一边有序表述图意。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前面的经验思考:在图中可以填上什么符号来表示这个问题呢?学生想到了大括号。在学生观察、表述及回忆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讲述: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就把问号放在大括号下面;如果要求其中的一个部分,问号就放在大括号的上面。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个符号、每一幅示意图进行观察和表述,或者尝试对每一个现实问题进行图示表达,学生会逐步体会到用符号组成的关系图示能将分散的信息集中、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数量关系更为直观而明确,进而喜爱符号,主动运用符号。

用符号表达数学问题。尝试与体验能快速、直接地凸显学习过程中的得与惑,对于读懂符号意义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笔者从一年级起就鼓励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符号、自己喜欢的符号及学具充分表达信息与问题。

教学一年级下册第77页“用连加解决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理解题目信息问题的基础上,试着用符号和图示完整地表示该数学问题。有的学生用图形表示佳佳、浩浩、小芳各自折的星星,用線连起来表示求和;有的学生借用连加算式的形,并加入图表示求和;还有的学生直接列出了表格。学生设计的图示虽然多种多样,但结合图示对该数学问题的表达是相同的,他们从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符号的强大力量。

用符号突破数学问题。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混合运算”单元第55页第4题时,怎样表达用所求的和作为被除数进行平均分?课堂上,教师针对题干提出问题:“大家知道的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一名学生说:“我们知道了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来15只。一共有8个笼子。要解决的问题是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教师顺势激励学生:“请把你们的想法大胆地画下来。”于是,学生纷纷开始动笔。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直接用25、15表示兔子的只数,部分学生用大括号、集合圈表示求和,还有的学生巧妙运用箭头表示事情的发展,或者表示平均分成8份。教师展示了部分学生的作业,学生从中选出了最准确、最简洁的图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读符号、用符号的能力得到了训练。

(作者单位:武汉市硚口区东方红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兔子解决问题符号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符号的由来
兔子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变符号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