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兰
左、右图:新修复的《三毛流浪记》剧照。 中图:1949年《三毛流浪记》海报。
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光影记忆·时代经典: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展映”单元,新修复的《三毛流浪记》上映。电影中的三毛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头大脖子细,瘦成小竹竿,脑袋上三撮毛,大大的圆鼻头,穿着布满窟窿眼的破衣烂衫,赤着一双脚,在上海的街头流浪游走。他无依无靠、饥寒交迫,但不失尊严,还有点侠气。观众在银幕上感受三毛这个经典人物所经历的苦难与成长,丝毫不觉得和这部几十年前的黑白电影有多大的隔阂。
三毛的形象由漫画家张乐平原创,1947年在《大公报》上一经刊载,就立刻引发强烈反响,许多读者还写信、寄钱、寄衣物给“三毛”。1948年秋,新创建的昆仑影业公司决定将漫画拍成电影,由著名剧作家阳翰笙操刀编剧,严恭、赵明执导,小演员王龙基出任三毛的扮演者。
旧时的电影很多都在摄影棚拍摄,但为了表现流浪儿童的真实境遇,《三毛流浪记》剧组将摄影机搬到了上海街头。当时的技术设备远比不上现在的方便先进,现场的情况也极其不可控,这为表演、摄影、灯光等一系列工作增加了难度。工作人员发挥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形成了“现场抢拍”的超高默契和效率。
因为这种努力,观众如今在《三毛流浪记》中仍能瞥见当时大都会上海的原生态图景——黄浦江钟楼的钟声里,报童们抢售早报的情形;北四川路流浪儿童瘦弱的身影推三轮车的景象;儿童节街头大游行,“保护儿童”口号之下,三毛被棍棒相加、赶出队伍……镜头中的上海,极其摩登、繁华,但同样也破落、罪恶,让人感到无限凄凉。
电影还用三毛流浪的足迹,串起一幅从底层到上层的社会图景。当时的上海贫富差距巨大,有人水深火热,有人穷奢极欲。影片中有一场高潮戏“流浪儿大闹公馆豪华舞会”,赵丹、黄宗英、魏鹤龄等几十位当红明星都来助演,分文不取。在这场戏中,被收养为“义子”的三毛把流浪儿兄弟们放进公馆,给他们分发食物,“高大上”的舞會立时被弄得一团糟。三毛宁可重新当回流浪儿,也不要穿着一身华贵的衣服被豢养,他冷冷地戳破了上流社会虚伪的嘴脸。
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一直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阻挠破坏,拍摄完成之后也没能公映。直到1949年10月,像片中三毛迎接解放军进城一样,电影终于等到它的春天——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献礼片在全国上映,造成极大的轰动。三毛这个经典形象,后来也被一拍再拍,有了很多的影视剧版本。而它最初的艺术魅力,正是源自艺术家们扎根于真实、扎根于时代的那份投入和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