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爽
摘要:民族声乐演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在美学上,还是在音乐本体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整体上对此门演唱艺术进行观照,具体体现在对民族声乐演唱的美学特征与演唱特点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族声乐;美学特征;演唱方法;演唱风格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079-01
一、民族声乐演唱的美学特征
(一)诗情的美学特征
民族声乐的主要美学特征就是具有诗情画意。众所周知,民族声乐是扎根民族文化深处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种音乐形式,通过语言这种载体抒写出来,因此声乐本身就涉及到语言形式,语言作为民族声乐的终极表达形式,将声乐具象化,以此来传达民族艺术传统精神。诗情画意首先是诗情,诗情就是通过语言描写传达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是主观精神的能动反映。中国从古至今都强调诗情,无论是诗歌还是音乐美术。民族声乐的诗情可以定义为一种言外之物、画外之物、通过高度意化抽象而具体的物象,由此达到一个新的精神高度,这就是民族声乐的诗情所追求的终极价值。
(二)旋律的美学特征
旋律是另外一个民族声乐的美学特征。旋律是音乐的结构,中国传统音乐讲究五声旋律,由此铺展开的音律、调式、曲式结构都是由此出。近代以来,中西音乐的交流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总的来看,旋律的美学特征包括旋律的流畅性、规整性、包容性。所谓流畅性是指旋律之间的音程以和谐三度为主,半音音程几乎没有,从整体听觉上呈现一种舒适流程的感受。所谓规整性是指民族小调在民族声乐当中广泛应用,无论是和声渲染还是节奏都具有小调的工整特征。所谓兼容性是指虽然民族声乐的旋律比较工整,但是灵活性很强,兼容了不同类型的民族旋律特色,比如《走西口》的旋律就包括了山西民歌的旋律、陕西秦腔的旋律特征。
(三)声腔运用的美學特征
声腔运用在民族声乐中十分常见。所谓声腔是指人的肉体器官所发出的演唱腔调。声腔包括“声”、“腔”两者,声就是旋律节奏的变化,腔则是声音的表现力。两者的结合就是声腔,各个民族的声腔各有特色和风格,无论是装饰音还是呼吸技巧都展示不同的声腔特色。在民族声乐中是一大亮点。总的来看,民族声乐的声乐特征包括多元性、灵活性。所谓多元性是指声腔运用不拘泥于形式,对外来声腔具有包容性。所谓灵活性是指在技巧的运用上没有固定模式,而是根据歌词、意境等被背景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二、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
(一)声腔圆润、音色和谐
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通用语言是汉语为主少数民族语言为辅的声乐语言,这里只探讨汉语语言。汉语发音包括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其中字头和字尾的声母的作用是进行咬字和归韵,其中中间的韵母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装饰音色。中国独有的汉语发音和外语字母发音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直接影响了民族声乐的演唱,尤其对声腔、音色影响很大。举例来看,汉语发音一般是以靠前、靠上的发音区域为主要发音区域。在共鸣中,主要以口腔前部为共鸣区域,加上其他器官的配合形成了发音体系,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发声通常会归韵,给人一种圆润的感觉,十分具有欣赏性。总有一方力度更强一点,另一方在辅助,但是总体看音色是均衡的,充满了和谐的味道,充满了矛盾的张力。而且这首作品的装饰音编排十分有限,但是每一个装饰音的编排都恰到好处,没有过分的渲染。
(二)歌词表达清晰、咬字清楚
民族声乐最常见的审美表现就是歌词表达清晰、咬字清楚。实际上,这种审美特征是基于民族日常视角的分析,传统民族声乐的日常视角在许多民族声乐作品当中发生了悄然转变,越来越通俗化和日常化,日常化视角其实就是多元视角,是多元叙事,不再是传统的一元叙事,比如《达坂城的姑娘》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视角,歌词咬字清楚、字正腔圆、表达清晰,人们分喜爱这种通俗化的歌词表达形式。通过这样的歌词表达描述,人们一听到就会产生共鸣,非常贴近人们的日常实际,彷佛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在演唱。清晰化的歌词与清晰化的演唱相辅相成,彼此呼应。民族声乐演唱和传统的民歌演唱不同,它比较关注歌词的内容,这也是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之一。
(三)重视个性强烈的演唱技巧运用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也有独特的审美体系。在民族声乐中,演唱技巧的个性化特征十分明显,众所周知,演唱技巧在声乐演唱当中十分重要,但是它最终是为演唱服务的,不同的语言歌词,都应该有不同的演唱技巧,这是中国民族声乐最大的特点,许多人喜爱民族声乐也是因为个性化的演唱技巧,不同地区的民族声乐有着不同的个性化演唱技巧,通过聆听,都可以产生很强的审美体验。以润腔举例来看,东北地区民族声乐的润腔就十分有特色,十分注重字尾的装饰音;陕西地区的润腔则是旋律基本音的时值和音高变化随意性比较强,相反,新疆却十分重视起始音的润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