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茜
摘要:宋代陶瓷具有典雅、含蓄的时代风格。本文试图从茶禅文化的渊源入手,结合宋代茶文化、禅宗美学、陶瓷茶器发展的三种形态,对宋代陶瓷茶器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中重点挖掘宋代茶器中的“茶禅一味”的风格,以此探寻蕴含于器物之中的禅宗美学思想。
关键词:宋代茶器;禅宗美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B946.5;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016-01
一、禅宗美学的概述
禅宗文化是伴随禅宗的起源、发展、进化而来的,它融合了儒、道、佛,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禅宗文化。它主张即也即佛,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佛教理论,不仅仅关注教学,也注重新的启蒙,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中国唐宋时期的禅宗美学在中后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美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本质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美学。所传达的是一种简单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它不是即刻吸引众人的注意力,而是不断地享受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它呈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性灵之美,即便是处在平凡的位置,也会被沉淀后的自然韵味所升华。这种素朴精神的原则是所有事物和谐的价值,以自然为基础,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美。
二、宋代陶瓷茶器的发展概述
(一)宋代茶文化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萌芽时期,历经唐代的兴盛,到了宋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所以历来有”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由于宋代整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饮茶之风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人们制茶品茶的方式更为讲究,鉴赏水平也更为提高,茶文化逐渐成为所有社会各阶层所倡导的礼仪与风尚。
(二)宋代陶瓷茶器的发展
茶器之名,非茶之未有。应该说,没有茶的出现,也就无所谓“茶器”。事实上,宋代茶文化引起茶器造物活动的兴盛,不只是体现在宋代茶器瓷器物之上的。首先,在种类上来看,宋代茶具包括茶斧、茶瓯、风炉、等等,可见其丰富程度。其次,从茶器的材质及工艺来看,较具代表性的包括青白瓷茶碗、茶叶末釉茶孟、黑釉茶碗等等。而在这些琳巧满目的茶器中,宋代茶器独树一帜,具有十分独特的工艺及形态特征。同时也源于禅宗文化的大力推动,因而广受欢迎。随着宋代茶器工艺的不断改进,宋代茶器青白瓷逐渐超越当时的其它种类而成为茶器中的尊品。
三、禅宗美学对宋代陶瓷茶器的影响
(一)禅化的茶器
茶器是一种与禅有关的器具,茶器的禅化则源于唐宋以来禅茶的结合,起到了促进禅茶一味的作用。
禅宗是十分贴近日常生活的一种宗教,正如法融禅师所说:“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古人的行住坐卧等日常生活与瓷器的使用息息相关。宋代的瓷窑星罗棋布,繁荣的制瓷业也刺激了瓷器品种的发展创新。在宋人的日用陶瓷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不少颇具禅心的用具,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茶器,作为禅茶一味的物质载体,宋代瓷茶器别致典雅,可谓是一种独具禅位的器物。宋代以来,瓷茶具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小窑址烧造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中尤其以建窑的兔毫盏、吉州窑的木叶天目碗和景德镇窑的青白瓷斗笠碗等为典型代表,这些茶器不但设计新颖别致,而且颇具禅意。
(二)青白瓷茶器中的禅宗美学
青白瓷于宋代开始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禅宗的影响。无论是它的色泽、造型还是装饰,都体现出禅的韵味。在宋代,以景德镇产的青白瓷为代表,景德镇是禅宗沉浸之地。“洪州禅”的大师马祖道一在江西创立宗派。因此,窑系遍及周遍省市的青白瓷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禅宗思想的潜移默化。
青白瓷有一种淡泊虚静,自然天成之感,是十分适合表现禅宗境界和心性的色彩。在色彩运用这方面来看,青白色是最适合表达禅宗意蕴的色彩。另一方面,青白瓷还具有“空灵”的意趣。所谓“空灵”,讲求的是一种“灵动”之“空”,禅宗讲求悟“空”,是能够包含众生色相之“空”。青白瓷的气质所传达的恰是这种“空灵”之妙。因此,青白瓷器能在宋代大放异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禅宗美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三)黑釉荼器中的禅宗美学
宋代茶具最有名的是黑釉瓷器,以建窑兔毫、油滴、曜变天目瓷和吉州窑木叶为典型代表。黑釉茶具的盛行,与宋代盛行的斗茶风有关,汤花面以鲜白均匀为上,水脚一线为先。
为了便于观察比较,茶盏以黑色为佳,尤其是建塞兔毫盏。不管是用于品茶还是斗茶,宋代黑釉瓷的装饰本身却是富有禅宗美学趣味的。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宋代陶瓷中出现了一种别开生面的以落叶为装饰的黑釉瓷——吉州窑树叶纹碗(盏)。这种黑釉地黄树叶纹装饰,一片鲜黄的树叶仿佛不經意间飘落碗中,在黑釉的衬托下发出耀眼的金黄,仿佛一生的精华都集中在这一瞬展现,它不仅是对生命的赞颂,也是回归虚无,禅宗式的了悟。
当时,皇室贵族常与臣属斗茶,所以上行下效,使饮茶具备了一种风雅价值。人们在饮茶过程中体会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贯通,追求个体的净化和艺术境界的升华。黑釉茶器不仅符合禅家的自然审美意趣,更在物质享受的同时,带给宋人的一种内心极其安定如同参禅入定般的精神享受。这也是一种从外在物质到内在心灵的升华、一种醒酸灌顶、豁然开悟的禅家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