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 张颖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材料的功能发生转变,由此带来了艺术语言从形到质的演变。本文通过对材料功能性转变的分析,来研究其对造型艺术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材料;造型艺术;功能
中图分类号:TS66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012-01
材料作为艺术家进行艺术作品创作中的物质媒介,其与造型艺术的历史渊源已久。艺术家不仅通过材料来转化为有机的艺术作品,更通过不同的材料来表达他们的精神追求。早在原始时期开始,人们就利用不同的材料与自然进行对话。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材料的驾驭能力,和人类自身的审美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由此,人类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生活中的不同材料为自己所用,创造出更精美的造型艺术品。同时,造型艺术也就与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品的内涵受着各种思潮和观念的影响,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艺术家们也对艺术作品的材料选择和艺术形式的表达更为重视起来。
从传统的壁画、雕塑、绘画,到现今纤维艺术等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在不断外延、不断丰富。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进行表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艺术作品表达着艺术家对于审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也反映着艺术家的精神面貌,因此艺术作品的材料选择尤其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来进行合理的选择。我们可以将作为艺术载体的材料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即自然材料、人造材料和实物材料。其中实物材料也可以称为现成品材料,如电灯,家具,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等成品。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已经越加重视,自然材料也就更加为艺术家所青睐。在现代艺术中,很多艺术家利用石头的质感与量感,在保持石材特质的基础上,巧妙地进行艺术处理,展现艺术家的观念、视角,也让人们欣赏到了很多优秀的石质作品,如,关根伸夫的《空相》、隋建国的《结构》、朱铭的《太极》系列等。
在现代绘画中,尤其是日渐流行的综合绘画中,自然材料往往可以大量的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如朱进运用彩色泥土和岩石粉末创作的《时光》、美国艺术家弗兰克·史蒂拉创作的《波浪系列》等作品。大地艺术更是通过利用自然的景观、地貌与植被等元素,辅以艺术处理,使原有的自然纹理与艺术处理等相互衬托成为新景。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合成材料,如铜、铁、金银、钢材、玻璃、塑料、陶瓷、纤维等,进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来。这些材料源于自然,又经过人为加工,可视为半成品,其目的还是为了再加工从而投入使用。金属是艺术创作中应用最多的人造材料之一,在现代艺术中,钢、铁备受青睐。近些年对金属的应用转移到了铝、铅等材料上面。由于铝材料轻、软的特点,利于加工,较易操作,因而如今使用增多。铅材料也质地较软,而且其经过腐蚀会产生含蓄微妙的肌理效果,有一种沉静冷峻的美,此外由于铅的密度大,便于表达沧桑与深重的情感,如安塞姆·基弗的铅书即是利用了铅材料的这种特性。玻璃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合成材料,透明的质地效果给造型表达提供了很多其他材质无法达到的可能性。
随着综合材料的运用,纤维制品在艺术创作中也得到了大量的运用。纤维艺术现在以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和审美感受,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门类,也涌现出了众多的极具魅力的纤维艺术作品,比如《红色阿巴康》、《中华根》、《柔软的支柱》等。
现代艺术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其表现形式、艺术观念、空间和语言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材料的选用也愈加个性化发展。艺术家们也通过不同材料作为媒介,表达着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文、生活等的不同看法。1917年杜尚就开始采用现成品作为创作的主体,从而敲开了现成品应用于艺术创作中的大门,这些现成品自身所代表的观念、所携带的各种社会信息以及它们自身所特有的表现力逐渐被认可。这种变化过程虽然特殊,但也展现出近百年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现成品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雖然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已经崭露头角,但是当时的人们对它的认可度并不高,正如所有艺术风格的开始都似乎饱受争议一样,在经过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终于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波普艺术的兴起,人们才终于理解了现成品创作的意义以及无限的可能性。
艺术创造的媒介材科愈加丰富,看似漫无秩序的材料选择,都带有主题的印记,即为艺术思想与观念的表达所服务。应该说,在艺术之外的材料,自身并无艺术语言。但一经被艺术家选中,融入某种特定的艺术环境中,构成某种艺术语境时,任何一种材料就都成了一种语言。也是由于艺术作品的材料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些材料本身所蕴含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开始更多的促使人们思考“生活是什么”,而不只是欣赏艺术作品,“让材料自己说话”也成为众多艺术家创作时的自觉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