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健
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内蒙古广电数字传媒中心(以下简称广电传媒中心)是综合性建筑,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成吉思汗西街1 号,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及行政办公、信息服务为一体,总建筑面积约1.5 万平方米。传媒中心设施区域共有三部分,分别为:综合办公区、综合演播区和综合设施区。综合办公区位于南侧,由A、B、C 三座建筑及共享大厅组成。A 楼位于办公区东南侧,是本工程的主体建筑,地上22 层,主要包括:收发大厅、图书资料馆、广播电视台用房及局机关办公用房;B 楼位于办公区西侧,地上13 层,主要为广播电视台用房;C 楼位于办公区东北侧,包括9 层主体建筑及其3 层裙房,主要功能为综合技术区、电视电话会议室和职工餐厅、厨房;共享大厅位于办公区中心部位,既沟通A、B、C 三座建筑,又兼具礼仪展示、文化交流及取景拍摄功能。综合演播区为D 楼,位于整个办公区域的北侧,分别设计规划了400m2、600m2、800m2、1400m2共四个演播室以及两个专业的录音棚,同时还配套了导演室等技术用房和化妆室、布景道具库、转播车库等配套用房,设置了观众、演员及贵宾侯播区。综合设施区为E 楼,位于综合演播区西北侧,地上3 层,主要为广电网络集团用房。目前,有内蒙古广播电视局、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广传播等单位共计3000 余人驻场办公。
随着广电传媒中心的投入使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舒适、快捷、方便的智能化管理,已成为广电传媒中心运行的主要目标,其中,安全性是首要目标。广电传媒中心安全性的实现,除了人为的因素外,主要依靠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
为保证广电传媒中心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的实用性,实现整个传媒中心安全保障工作所要求达到的效果和目的,使广电传媒中心的智能化安全防范服务系统切实可靠,本系统依据广播电视行业的特点并借鉴兄弟省市相关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工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广播电视建筑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设计。为满足广电传媒中心使用的要求,要靠前设计与实施,确保今后系统升级、提升的进一步要求,需留有备份空间。
2.2.1 适用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电传媒中心的安全保障职能需求,集中应用当前先进、通用的技术,并针对使用的情况确保适用性,以适合、实用、有效为原则,采用已经在类似的建筑中使用过,并被证明是成熟可靠的产品。重点提出要求系统能够保持长期、连续、稳定、可靠的运行,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达到广电传媒中心内的人员、财产、重要播出设施的绝对安全。
2.2.2 兼容性
采用可兼容的、开放性的技术标准,避免系统在升级互联时发生不兼容的风险。根据当前已经形成的、既有的广电传媒中心弱电系统总体技术结构的要求,各弱电专业子系统的结构化、标准化要求,在各类设备使用上,采用当今最前沿的技术。同时,要充分考虑行业内不同企业、不同型号的产品可以在传媒中心智能化系统的升级改造中,实现兼容的目的。
2.2.3 简单性
使用中,对于来自广电传媒中心内外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予以综合性、智能化的处理,为广电传媒中心提供最简单的信息服务,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场合。为提高安全保障部门的工作效能,最大程度的为工作人员提高利用效率提供可能,需充分考虑整个系统可能会涉及的信息共享、储存、开放的情况,保证整个系统总体结构上的伸缩性与可持续性。
在日常运行中,视频监控系统需做到主动适应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对广电传媒中心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目前,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在楼宇内采用闭路监控为主的多渠道、多路径、多点位,人防与技防结合的防护系统。该闭路监控系统是日常确保广电传媒中心安全播出保障的重要辅助工具。
3.2.1 工作原理
广电传媒中心后勤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视频监控获得图像、数据、信息。监控系统是广电传媒中心各重点制作、播出、保障部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的硬件保障。对突发性、不可预知的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和存储记忆,为快速及时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其特点表现为:监控画面同步、网络传输快捷、具有单路自行调节的功能,可分别设置每路监控系统的运行速度,自动存储信息,方便查找,可进行云台/镜头控制等。
3.2.2 设备情况
该系统包含:光端机、硬盘录像机、监控摄像机、光缆终端盒、云台、云台解码器、视频矩阵和监控平台等。
目前,广电传媒中心院内有周界监控摄像设备20 余个点位,楼宇内摄像监控400 余个点位和红外报警设备不间断地工作。视频监控系统组成部分包括:前端设备、服务中心、监测中心、PC客户端及无线网桥。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如下:
(1)前端设备:主要用于采集各监控位置的实时信息。
摄像头+视频服务器。前端原始视频信号经设备传到视频服务器,经视频服务器编码后,以TCP/IP 协议通过网络传至其它设备。
(2)服务中心:控制所有前端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处理报警、录制影响、用户服务等工作。各部分设备的性能发挥由特定的服务器来充分完成工作。
(3)监测中心:用于集中对广电传媒中心重点部位、区域进行监测。
(4)PC 客户端:由PC 机接到网络上,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测及分析。
(5)无线网桥:通过无线网桥,可以将IP 网上的监测信息传至无线终端,也可以将无线终端的控制指令传给IP 网上的视频监测管理系统。
广电传媒中心对于视频图像及安全性要求较高。当前使用的是数字型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运行百万高清级图像监控及存储。视频监控系统,如图1 所示。
3.2.3 系统工作的特性
(1)信息化
系统的信息化使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传输、系统控制等方式更加便捷快速,形成信息流从模拟状态转为数字状态。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安防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间通过采用信息流的数字化、编码压缩、开放式的协议,实现了无差别的链接、有效的使用和控制。
(2)网络化
系统的内部构成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精细化设计,内部设备的配置具有可操作性强、可利用率高、灵活应用好等优点。同时兼顾功能完善、界面友好、运维方便以及系统组装、调试和维护维修简单化、容错可靠、安全性强等特点。
(3)智慧化
图1 视频监控系统图
系统能在人员无法值守的场合,适时、图像、真实地反映被监视控制对象的画面。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广电传媒中心在现代化智能大厦管理中,在监控方面最为有效的观察工具。在控制中心,只要一个工作人员就能够观察多个被控区域,以及进行远距离区域的监控。
3.2.4 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云存储
(1)视频监控系统云存储概述
云计算是多种计算技术的结合,也是以性价比最佳为目的的综合计算模型。通过云计算技术,将海量的资源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用户可以共享数据。对于大型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能够灵活的提供各种服务,降低系统升级和运营管理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云存储是基于云计算将搜集各种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网络一起管理,实现数据共享。
(2)视频监控系统云存储的实现
广电传媒中心的视频监控系统需全天24 小时不间断工作,作为重要的播出机构视频监控尤为重要,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视频监控系统将云存储及时转码,基于云存储的散布式文件系统采用主从式结构,散布式文件系统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
(3)视频监控系统云存储数据备份
日常使用中,可以用数据备份的形式将存储数据保存下来,其根本目的是还原备份。一旦这些数据丢失或者损坏,利用数据备份来还原数据。数据的备份软件是指备份软件从磁盘到磁带备份数据的离线存储数据格式的磁带格式。原始数据被损坏或丢失,备份数据必须还原到可用的数据备份软件,才能使数据处理系统访问。
3.3.1 数据流量大导致的网络负担问题
系统在实际运行上,主要是采用中心录像服务器来存储录像信息。总体而言,中央录像服务器管理方便,可靠性、安全性较强,但因为日常运行中不间断进行录像,使用时间长、工作负荷强、数据体量大,给整个网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果减少视频流的数量,那么就会将录像存储功能边缘化。虽然,云存储能够缓解网络负担造成的压力,但录像数据分散将给管理带来很大的不利,数据的安全性也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系统要对录像数据存储进行科学的内部构架设计,才能满足安防工作的实际需求。
3.3.2 监控点存在并发冲突调用的问题
广电传媒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存在来源多样化、目标分散化、可控性不强等特点,并发的冲突调用问题存在于监控系统当中,分配机制和优先权限需科学分配,以确保监控设备的工作效率。
3.3.3 媒体分发机制效率不高的问题
视频媒体的分发方面,在实际运行中处理的比较简单,直接访问摄像机,媒体转发处理通过视频服务器运行,这种媒体传送方式必定制约图像传输,具备高效的媒体分发机制可使监控系统更有效。下一步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时,将会采用更加高级的媒体分发平台传输当前的实时视频信息以及录像视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