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民間系”甲骨著録文獻校理

2019-08-09 06:46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9年0期
关键词:拓本殷墟甲骨

展 翔

(首都師範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在進入21世紀後至今的近二十年裏,國内外各大藏甲骨單位陸續出版、發布了一系列著録書籍和文章。與先前比較,這批文獻的刊印更加精美,對甲骨細節的展示更爲真切,爲甲骨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衆多寶貴的資料。伴隨各大博物館、高校所藏甲骨整理工作的開展,大量掌握在私人藏家手中的甲骨也被不斷公布出來。其中,河南安陽的民間收藏家公布的甲骨數量較多,達到了2 700多片,其中不乏重要辭例及新見字,爲推動學界的研究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姑且統稱這批甲骨著録資料爲“安陽民間系”,其中包括的主要文獻有以下八種:

一、焦智勤發表於1997年第2期《華夏考古》上的《殷墟甲骨拾遺》一文,是最早的、公開刊布的、專門著録“安陽民間系”甲骨的文獻資料。此後,焦智勤又先後發表了五篇以《殷墟甲骨拾遺》爲題的材料性文章,這六篇文章加上其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一輯上發表的《安陽民間所藏甲骨選讀》,構成了《殷墟甲骨輯佚—安陽民間藏甲骨》和《殷墟甲骨拾遺》兩部著録書的雛形。

二、傅春喜編輯《安陽散見殷虚甲骨》(以下簡稱“安散”)。此書於2001年完成,但並未正式對外刊行,僅由編輯者手拓九部。著録甲骨89片,其中自重一組(第53片與第87片),實收88片,大部分甲骨後來分别收入《殷墟甲骨輯佚——安陽民間藏甲骨》和《殷墟甲骨拾遺》兩部著録書中。

三、郭青萍主編《洹寶齋所藏甲骨》(以下簡稱“洹寶齋”),這是“安陽民間系”中第一部著録單人藏甲骨的書籍。出版發行於2006年,該批甲骨的收藏者是安陽人傅林明,“洹寶齋”即其齋號。

四、段振美、焦智勤、党相魁、党寧主編《殷墟甲骨輯佚——安陽民間藏甲骨》(以下簡稱“輯佚”),2008年出版。這是目前搜集安陽民間藏甲骨數量最多的單本著録書,達到1 102片次。

五、宋鎮豪主編《張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以下簡稱“張藏”),2009年出版,收甲骨384片,以小碎片爲主。甲骨所有者爲安陽“四堂書屋”主人張世放。

六、陳子游主編《奥缶齋·殷器别鑒》(以下簡稱“奥缶齋”),2012年出版。此書收録甲骨109片(其中包括一版較完整腹甲,放在最前,但並未編入流水號中),均來自“奥缶齋”主人鄧泓。

七、宋鎮豪、焦智勤、孫亞冰編著《殷墟甲骨拾遺》(以下簡稱“殷遺”),2015年出版。此書是對安陽民間藏甲骨搜集的階段性總結,共收入甲骨648片。

八、宋鎮豪編著《符凱棟所藏殷墟甲骨》(以下簡稱“符藏”),2018年出版,收有字甲骨118片、無字甲骨3片、骨錐1片,共122片。除第1、99片爲安陽傅林明之物,其餘均爲山西太原符凱棟所藏。

將以上文獻繫聯在一起,是因爲它們在著録、刊布、流轉上有一定聯繫。如《輯佚》和《殷遺》兩部大宗的著録書,不僅囊括了《安散》和《奥缶齋》中大部分甲骨,而且它們之間亦有重片;符凱棟雖爲山西人,但《符藏》中有兩片第五期腹甲分别被《輯佚》與《殷遺》收入,並且編者在《符藏》序言中亦提到,該批甲骨是“在1987年夏季得之於安陽小屯村北殷墟博物苑破土動工期間”;①宋鎮豪編著:《符凱棟所藏殷墟甲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頁1。《洹寶齋》雖然看似未與其他著録書發生重片情况,但《符藏》中收入了“洹寶齋”主人傅林明的兩片甲骨等。鑒於以上情况,我們應該將多種著録文獻集中在一起研究,形成“安陽民間系”這個體系。

相對於其他著録書和文章,“安陽民間系”又是一宗較爲獨立的甲骨著録資料。總結起來,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材料新。“安陽民間系”甲骨有很多都是建國後才出土的,絶大多數在之前未曾著録,②《甲骨文合集補編》以“殷遺”爲簡稱收入了焦智勤於1997年公布在《華夏考古》上的甲骨拓片13片,但《合補》的性質是對已刊布的甲骨資料的整合,且收入數量很少,故這種情况並不會對我們定義“安陽民間系”甲骨著録文獻産生較大影響。這爲學者提供了價值更高、内容更豐富的材料,對甲骨研究具有促進作用。

第二,在著録形式方面,此部分著録文獻普遍遵循但不囿於“三位一體”的原則,根據實際情况在照片、摹本、拓本三大著録要素中尋找平衡。從總體來講,“安陽民間系”較爲强調彩照對甲骨原貌的客觀反映,除《張藏》和《安散》外,均配有較爲清晰的彩色照片,①《張藏》雖未用彩照,但有黑白照片提供給讀者;《安散》全部爲拓本,但其中絶大部分被《輯佚》和《殷遺》兩書所收,故亦有彩照可查。並且隨着照相技術的日臻完善,原書整理者亦開始注意從多個角度對甲骨進行拍攝並展示給讀者,儘可能做到不錯過任何一個細節,這對我們辨識、考釋文字都有較大幫助。此處僅舉一例。輯佚994中“”字原書釋文和《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以下簡稱“全編”)②陳年福:《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第十卷,北京:綫裝書局2010年版,頁5902。均未釋出。但通過觀察彩照可以看出,此字《輯佚》和《全編》均摹錯,“自”旁邊並非飾點,而是三豎筆。該字可釋爲“息”,甲骨文少見,金文“息”(字形見“息鼎”,《殷周金文集成》第1225號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第三册,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頁272。)字形與此字相同。本條卜辭中用爲地名“息麓”,在卜辭中可能是首見。

第三,出版週期較短。由於體量較小等原因,“安陽民間系”甲骨著録書出版速度是比較快的。如《洹寶齋》一書,根據編者自序,從課題啓動到出版刊行,僅用了半年的時間,④郭青萍主編:《洹寶齋所藏甲骨》,頁5。《張藏》和《符藏》也都是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出版了。⑤宋鎮豪主編:《張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北京:綫裝書局2009年版,頁2;宋鎮豪主編:《符凱棟所藏殷墟甲骨》,頁1。如此快的速度,對促進甲骨材料的搜集和研究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但我們必須看到,“安陽民間系”甲骨著録文獻中存在的問題也是比較明顯的,大概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甲骨材料整理不够專業。由於一些甲骨資料的整理者並非從事甲骨文研究的專業人員,所以他們在摹寫、釋文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拓本在刊印時未能保證清晰度,使其作用大大減弱;(二)摹本失真嚴重;(三)釋文整理較爲混亂等。例如,《輯佚》釋文中,有大量殘字未釋出,這就降低了釋文的準確性。此外還出現了彩照與拓本並非同一片的低級失誤(如《輯佚》783的彩照與拓本)等。以上問題在該系的其他著録文獻中或多或少都有體現。

第二,辨僞工作有待細化。幾乎在該系每一本書的序言中,都提到了辨僞工作,但實際效果却不盡如人意。例如蔡哲茂先生在《〈甲骨文字編〉指瑕》中指出數片《洹寶齋》收録的僞片,①蔡哲茂:《〈甲骨文字編〉指瑕》,《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頁234—241。《輯佚》等也存在這種情况。

第三,不太重視後期整理工作。整理工作是甲骨著録中的關鍵一環,可以使讀者更爲全面、清楚地了解該批甲骨的著録、流轉等相關信息。這方面“安陽民間系”甲骨著録文獻可能未達到盡善盡美。如,《輯佚》和《殷遺》兩部較大的著録書並未開展校重工作,也没有説明甲骨來源,這種信息的缺失可能會增加讀者使用著録書時的障礙。

綜上,對“安陽民間系”甲骨著録文獻進行全面整理、校重是必要的。受到印刷技術的限制,較早的著録文章所載之拓片有一部分非常模糊,因此可能有部分重片暫未校出,試舉幾例,如有紕漏,還請方家多多指教、補充。

在校重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和比較,我們總結出“安陽民間系”甲骨在著録、刊布等方面的幾個特點。首先,同一片甲骨的不同拓本在細節處理上存在差異。如《殷遺》181,它與《安散》50是一組重片,但對比兩拓本,明顯可以看出前者比後者多出一道豎的盾紋。通過觀察彩照,發現這道盾紋是存在的。出現這種情况的原因已不可考,但通過較重可以進行有效的糾正。

第二,重片之間可以形成對缺失甲骨信息的互補。如輯佚144,書中僅著録該片反面。此片最初見於《殷墟甲骨拾遺(續)》第20片,該文中此片正反兩面皆有著録。類似情况在校重過程中屢有出現。補足缺失的信息對之後開展的資料收集和綴合工作都有幫助。

第三,《殷墟甲骨拾遺(續)》第76片與《輯佚》149爲一組重片,見下圖。很明顯,這一組重片呈現出了軸對稱翻轉的問題。造成這種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在修圖或排版的過程中未加註意導致的,這對判斷甲骨形態和卜辭行款走向都會産生很大的誤導。在校重過程中,這種情况出現多次,均已在附録中注出。

對“安陽民間系”甲骨著録文獻的校理,可以體現出學界對這批甲骨著録文章和專書的重視。雖然看似體量較小,但由於散佚在民間的甲骨衆多,集中在一起亦可提供很多新材料。期待有更多的藏家將自己的藏品公布,以惠學林。

附録:“安陽民間系”甲骨著録對照表

表一

續 表

續 表

表二

表三

續 表

表四

續 表

表五

續 表

續 表

表六

表七

表八

本文蒙黄天樹師審閲並提出寶貴意見,謹致謝忱。

猜你喜欢
拓本殷墟甲骨
基于造字机理的甲骨字生成技术研究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合集》27459拓本、照片对读的新发现
明刻《绿筠窝帖》及传世拓本考
《甲骨春秋——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简介
拓本博古画:金石传拓与中国画的交汇
殷商故都 甲骨之城
泰山上的汉字记忆——《纪泰山铭》清代拓本
殷墟
安阳洹北商城考古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