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不同的人对于仿古的印象不同,需要正确认识仿古的概念,熟悉仿古的历史,才能做好仿古的传承与发展。从仿古玉的真实面目、仿古玉的欣赏、仿古玉雕的新时代发展几个方面谈谈仿古玉雕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玉雕;仿古玉;均衡
前段时间,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偶然间发现网上有人对玉器仿古做了不符合实际的解读,对此,我感到非常气愤。居然有人在网上大言玉器仿古做旧的历史,这种现象我不否认,但玉器仿古不是做旧,也不是谁仿谁,更不是简单的仿照复制。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真正的仿古,从下面几个角度谈谈我多年来经营制作仿古玉器的一些看法,以供大家借鉴。
一、仿古玉的真实面目
坊间流传的玉器“唐仿造战国,宋仿汉”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首先,仿古是一种风格,是对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风格的一种传承,就是说这物件做出来的是哪个朝代、哪个时期的风格。高仿品是根据原有物件进行一比一复制,采用的材质和原材质有天壤之别,但做出来的是历史上已经有的东西,这种物件一般是被当作赝品对待的,做这种物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仿古件则是根据特定历史时期的风格,用特定历史时期指定的材质,制作那个时代或有或无的物件,这种物件处处都是创新、处处都见传统,是新瓶装旧酒的形式,这种物件只要取得合法的经营许可,就可以正常进行生产。而仿古玉雕就是后者,因此前景大好。
其次,仿古是一种技艺,是艺人匠心的集中体现,小小的一件仿古件凝聚的是一个艺人对中国工匠精神的高度解读。 仿古玉雕对于玉材原石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这是因为仿古玉雕不同于一般玉雕创作,它是对某个时期的玉器通过工艺创作进行艺术再现,因而在玉材原石的整体色泽、包浆、纹路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选材标准,在雕刻仿古玉件的时候,一般都会选取较为上乘的、质地和品相好的玉材原石,这就使得在好玉料稀缺的现代,仿古玉雕创作十分不易,价格也就变得高昂起来。
最后,仿古是一种标杆。仿古玉雕是对前人玉雕工艺的研究与继承,是现代人对古代玉器深刻研究后的重新创作,通过对玉器背后的工艺探析与文化意蕴的理解进行雕刻,使现代玉具备远古玉器的韵味。因此,仿古玉雕需要玉雕作者具备过硬的玉雕工艺、精细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传承玉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样一来,才能保证仿古玉雕工艺无论是在继承还是在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上实现完美的融合与创新发展。只有把仿古玉做精做细,才能消除人们对仿古玉的误读,才能使仿古玉真正成为值得消费者信赖的产品。
二、仿古玉的欣赏
仿古玉的历史比较悠久,从玉器制作出现以来,仿古玉就一直不断推陈出新。在中国五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玉文化一直贯穿始终。玉文化带动了玉雕产业的发展。从礼器到生活用品,其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升。仿古玉雕,其本质还是来源于对生活艺术之美的展现,尤其是十分讲究“对称”与“均衡”之美,这就对玉雕技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往往需要运用到各种雕刻技法。例如常见的阴刻、浅浮,以及难度更高的圆雕、深浮雕、双勾阴刻、连透等。古玉器上最为繁杂的纹饰雕刻,对于玉雕技法的要求更是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因而玉雕的技法同样是仿古玉雕创作的又一个突出特点。
(一)纹饰之美
纹饰之美可以说是仿古玉雕中的核心艺术价值所在。发掘仿古玉雕的艺术魅力,首先就要去细细鉴赏和品味玉件上面的纹饰,因为纹饰是仿古玉雕上最为鲜明的符号,这些符号或低调朴实,或简洁明朗,或热烈豪放,或精致贵气,各种丰富多彩的纹饰风格构成了仿古玉器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艺术色彩。
(二)对称均衡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美,讲究左右对称,从北京天坛到五台山白塔,无一不是中国对称美的典范。对称体现的是中国经典,展示的是大国气魄,更彰显中国包容的气度,在各行各业并不鮮见,尤其在历史建筑的构架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而我们今天谈到的玉雕仿古件同样体现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对称美,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是一种地域文化标志。毋庸置疑,在仿古玉雕的制作过程中,处理对称问题也是一件需要详加考虑的事情。对于玉料的选取,因为要考虑对称,所以在看到每一件玉料时要胸有成竹,把准这块玉料究竟能雕刻成哪种物件,而且在雕刻的过程中要用一万分的小心对已经成型的部分做好保护,避免在成型过程中因处理不当造成瑕疵或断裂,这是每一个玉雕师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对玉料的选取和成型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环都应进行严密的计划,保证这件玉雕按预期的价值创作。在仿古玉器当中,对称与均衡同样是其一大特色。即使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与创新,但是这一特质一直被玉雕作者所重视。玉雕中的对称与均衡之美,其实就是典型的“东方之美”,也就是说,这是华夏人民历来的审美习惯,这是中国人对于自然的崇尚与审美天性在玉雕上的生动反映,更是我国人民对“统一”“和谐”这一思想的追求。因而,在仿古玉件上面,这种对称均衡之美的创作,往往会给人以平衡、稳定的感受,让人的内心变得平和安静。古玉器中对对称与均衡之美的运用,使得其具备了平和稳定之意与和谐自然之美。
(三)意象之美
玉雕作品的意象是玉雕的核心内涵所在,是玉雕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表达。在仿古玉雕创作当中,就已经将意象选取作为了玉雕题材创作的重要依据。使得玉雕或是表达祝福,或是表达某种文化,或是表现政治权利等,在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当中,玉雕作品的意象题材已经具备了十分丰厚的积淀,这种积淀当中,既包含了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包含了玉文化。因此,这种意象之美也就必然成为仿古玉雕艺术审美当中的重要构成。
三、仿古玉雕新时代的发展
仿古玉雕在新时代有了更好的发展,在当前“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玉雕工作者对玉雕的创作更有了新的理解和创意,仿古玉雕虽然是一项传统工艺,但是在新时代下,我们借古代的题材体现现代的内容,何尝不是对仿古玉雕的一种传承和创新?当然,这种创新在仿古玉雕的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古法古构,把该传承的传承,把该发展的发展,把好创作关,统一创作前的构思布局,完善创作后的后期处理,努力把创新的思想渗透到创作中。
总之,好的仿古玉雕必然能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备贴合时代的精美纹饰、雕刻工艺的内涵意蕴。让人们在鉴赏的同时,就能够感受到作品身上浓浓的时代气息,这也就是仿古玉雕的核心艺术价值所在。改革创新吹响了号角,传统仿古玉雕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张迎君.玉,石之美者——从事仿古玉雕工作的一点心得[J].美术教育研究,2012(18).
[2]丁修民.玉雕中的审美情趣[J].天工,2017(2).
[3]马杰.仿古纹饰在玉雕金银错中的运用[J].新疆人文地理,2017(9).
[4]邵湘藩,仿古和田玉雕中的继承与创新探析[J].中国宝石,2004(1).
[作者简介]
魏玉忠,男,生于1951年7月,当代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玉雕大工匠,河南省玉雕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镇平县宝玉石协会副会长,镇平县宝玉石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镇平县政协委员,国家级一级/高级技师。
由于在素活方面的独特造诣,一直被业内赞誉为“中原第一平素”;从事玉雕工艺40余年,所设计创作的器皿件、仿古件等作品,在全国历年历届天工奖、百花奖、玉星奖、玉龙奖、神工奖中分别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及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在创作中大胆创新,敢于打破旧框架,挖掘新体裁,吸收其他艺术的长处与玉雕艺术相结合,设计出的作品体积感、空间感和运动感在和谐中达到统一,严谨中透露出灵秀之气,写实中暗含微妙变化,形成了自己严谨、精准、大气、古雅端庄的独特风格。
代表作有白玉《云龙瓶》、白玉仿古《双耳瓶》、白玉《瓜棱壶》、白玉《松竹提梁壶》、和田玉《鸭壶》、青玉《爵》等。其中白玉《云龙瓶》获2004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并载入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编辑:李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