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彩萍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国古代散文选篇题材选择广泛、文章结构灵活自由、感情描写真挚、艺术手法丰富独特,在作文教学中,探讨写作与古代散文选篇的有机结合策略,对于当前初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缺乏新意、模仿优秀范文、感情空洞等问题具有很强的补弊指导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古代散文选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考试过程中的分数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有效指导息息相关,针对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以教材课文选篇为范本的作文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作文是学生写作训练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基础阶段。虽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作文教学课堂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其一,初中面临中考的升学压力,写作主要是在规定的一至两节课这一固定时间内完成,时间相对较紧,因此一般采取传统的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学生进行写作的模式。同时一般采取材料作文和命题/半命题作文的方式展开,学生准备时间不足,在三五分钟简单地思考后即进行写作,大部分作文的语言枯燥无味、内容空洞,所表达的感情显得虚伪或夸张。
其二,教师对于写作技巧等写作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写作热情的激发和技巧的学习甚为关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在注意事项、写作内容、问题等一两句话带过,而且就课文而教课文,很少将课文所学的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知识运用到实际作文教学中。同时,教师对于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大都是通过自己的解读后直接传递给学生,缺少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其三,就学生方面而言,作为写作主体,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不高,缺乏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所思所悟与实际写出来的文章出入较大,没有正确、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另外,在写作习惯和课后练习写作的习惯方面都非刻意进行,主动参与度相对较差。
二、教材课文古代散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结合的学理性分析
编入部编版教材的古代散文选篇主要有《陋室铭》《爱莲说》《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核舟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马说》《湖心亭看雪》《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送东阳马生序》等,这些选篇都为古代名篇,题材广泛多样,文章结构灵活自由,感情方面描写真挚,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课文选篇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代散文选篇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描写观察视角独特,一般选取身边常接触的事物,并能进行细致的描绘,引起读者的联想;善于从生活的视角进行景观的描写,运用娴熟、高超的技法再现了生活场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细腻,这些都与新课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契合。
其次,散文作为最接近生活的文学样式之一,在状物写景、记人叙事方面都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真实地表达了作家的现实感受与生活境遇。教材所选篇章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在细微处充分写出了作家自己的真情实感。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这也在客观上为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学理依据。
三、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国古代散文选篇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赜
充分了解和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中国古代散文选篇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其思想感情的表达,同时对于当前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具有一定的补弊纠偏作用。结合笔者课堂教学活动,认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散文选篇与语文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有:
(一)作文教学课堂上的结合
针对当前中国古代散文选篇教学活动中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模式和以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为主要教学活动内容这一单调的教法,笔者认为应该改变文言教学的传统僵化模式,抓住课文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教学,从而将古代散文选篇的阅读教学延伸至作文教学中。
其一,引导学生学会描写。描写,首先在于学会观察,学会善于将日常生活中所见、所思、所感引入作文写作中。对于事物、场景、景色等的观察,必须有顺序、有重点,从而保证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思路清晰而又对于事物有所细致描述。
在《核舟记》中对于“核舟”的描写,先为核舟的整体描写“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接着为船舱“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再为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后为船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进行了核舟的细节描写,如雕栏的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紧接着为船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左臂挂念珠倚之。”整篇文章采取“总—分—总”的形式,有顺序、有细节地进行核舟的描写。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对事物进行描写时有顺序描写,并进行重点刻画,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
其二,引导学生学会立意。文章立意,是一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生活事物、人生等的思考的深度的综合体现,也可谓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所在。在《岳阳楼记》中,作者从一悲一喜入手,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再升华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层层递进,展示了其立意之“深”;《送東阳马生序》真实描绘了自身青年时期求学的艰苦的心路历程,其中隐含的感情和立意尤为“真”;《马说》以马为喻进行人才问题的论说,其立意又尤为“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立意的专门训练,努力做到“深”“真”“新”。
其三,引导学生学会构思。文章的构思,重在学会发散思维,难在谋篇布局。发散思维对于广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加深对于问题的理解。《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作者运用“上下一白”的白描艺术手法,简单勾勒出雪后美景,洁白的大雪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脱俗、纯洁无瑕的意境。这时引导学生思考雪的洁白和作者的情感联系等,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借鉴,在于深入学习、理解后的进一层次的模仿和运用。在中国古代散文选篇中,不少篇章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作品语言生色、思想感情升华。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先达德隆望尊……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在此,作者以日常最为普通的求学事件为题材,运用这一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曾经的求学之苦和对后辈的劝诫勉励之情。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心理描写,对于人物性格品质的塑造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极为有效。
(二)日常作文训练中的结合
首先,随笔训练。随笔写作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语言组织能力的锻炼。相对而言,内容、文体和形式相对比较自由,强调记下自己所思、所感,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富于吸引力。在散文选篇教学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随笔写作训练。《醉翁亭记》教学后,笔者参考和利用网络资源将课文所描述的场景用多媒体的形式还原成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多媒体图片和自己的理解对醉翁亭进行300到400字的描写。
其次,读后感训练。读后感这一写作形式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较差学生。《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语言简洁,感情质朴。引导学生对承天寺夜色描写的句子进行细读,掌握其中对于景色的刻画、环境的渲染和思考其对于感情的烘托的作用,进而进行切身的体悟。
最后,日记训练。日记写作有利于学生训练思维和学会有选择性地进行所见、所思、所感的记录,进而丰富内心情感。在日记写作中,提倡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思考和写作。通过《爱莲说》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写作。
总而言之,作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其效率的高低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息息相关。在古代散文选篇教学时,将其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策略探讨仍待笔者以后继续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薛丽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研究[D].臨 汾:山西师范大学,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连祥.初中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中的利用[J].今日科苑,2010(10).
[4]胡剑英.巧用语文课文,拙笔也能生花——浅谈初中作文教学[J].江西教育,2011(Z1).
[5]罗俊丰.从学习课文中学写作——浅谈初中作文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