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丽
内容摘要:《蒹葭》是我国千古悲秋之母题,多次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中所暗涵的美学思想,诗篇的创作文风,对于我们后人的教育意义是不可言喻的,但是《蒹葭》的教学主旨往往局限于男女思慕之情,即使现在的教学中将“伊人”的定位提升了一个高度,但其依旧多停留于企慕情境之中,王国维先生所提及的“风人深致”一说在课堂教学之中的体现少之又少,《蒹葭》所体现出的“风人深致”对于中学生了解《蒹葭》以外的周代人民的生活以及培养学生正确鉴赏不同时代的作品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将从“风人深致”角度探讨《蒹葭》中别样的语文教学主旨。
关键词:《蒹葭》 主旨 风人深致
一.历来教学过程中《蒹葭》的主题
《蒹葭》划为三章,一唱三叹,每读一章,便有一章具象景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三章的画面随时间的流逝发生一定的变化。首先由蒹葭苍苍将我们带入初秋的情境,并且随即写出“伊人”宛在水中央难以触及;而后蒹葭萋萋,变换了一个时间点,此时的“伊人”却又飘向水中坻,“伊人”依旧如此可望而不可即;即使诗人苦苦寻觅,蒹葭也已采采,“伊人”却还宛在水中沚。这种望“伊人”的遥不可及感,这种企慕情境的追逐感,历来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将其主旨归为以下三类:
(一)思慕怀人诗
《诗经·蒹葭》多次选入中学语文教材,2007年《蒹葭》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2018年《蒹葭》选入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第二首;2001年《蒹葭》选入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三版教材对“伊人”的注释分别为:人教版注释为那人,即所爱的人;部编本注释为那人,即所爱的人;苏教版注释为那人,指意中人。这三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将“伊人”释为男女所倾慕的对象,学生初读《蒹葭》,看“伊人”的注释,对《蒹葭》的第一印象即爱情诗,并且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蒹葭》时也将其主旨定位为思慕怀人。
由琼瑶填词林家庆谱曲的经典歌曲《在水一方》歌词源自《蒹葭》,其中“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人”直接译为“佳人”,这一译法,是对各个版本中学语文教材将《蒹葭》中的“伊人”注解为“意中人”的肯定,同时也普及了《蒹葭》作为思慕怀人诗的主旨。
(二)求贤诗
《蒹葭》是十五国风中的一首,出自于《秦风》。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秦地山多林木,其民安居之地皆近于戎秋、修习战备之地,其民崇尚气力,以射猎为先,以及相关研究指出:在秦风中,有一种在别的风诗中少见的尚武精神和悲壮慷慨的主调风格。在这样一个逼近戎秋,修习战备之地,君王对贤能之人的渴求之心也是不言而喻的。《武王伐纣平语》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如此看来,姜太公垂钓之滨正是渭滨,周文王也在此地拜其为师。而发源于现今渭源县城西南的渭水,正是秦国的主要河流,鉴于此,我们有理由将《蒹葭》所描写的“水”释为渭水。《东周列国志》中也曾记载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古稀大夫,并在集贤馆肃穆等候百里奚,见到百里奚后见其已至古稀之年,秦穆公大失所望,之后百里奚自比姜太公。古人更是常将百里奚与姜太公相提并论。基于以上史实,我们有理由认为《蒹葭》中的“伊人”,指的就是姜太公或百里奚式的贤达[1]。此类主旨探微,在当前的研究中,也占颇多。
(三)企慕情境意象诗
“企慕情境”是钱先生在《管锥编》之《毛诗序正义·四三》提出的,借用于西方浪漫主义,其借用艺术形式表达出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而形成的一种美学境界,一种浪漫主义情境。用钱钟书先生的话来说,“可望而不可即,心向往之,却身不能至,这便是浪漫主义的企慕情境。”
《诗经·蒹葭》是国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著作,后人多以追寻不得的虚无缥缈感来解读此篇诗作,且将此类诗作划归为“企慕情境类”。正如莎士比亚对《哈姆雷特》的描述:“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读《蒹葭》也是如此,在水一方的“伊人”到底是谁?一定是指人吗?只要是心中所追寻的一类事物,都可将其视为“伊人”。芦苇青青苍苍的样子,此时伊人在水那一方;蘆苇长势又密又繁,此时伊人在河岸的那一边;芦苇密密稠稠,此时望而不及的伊人在水边的那一头。从芦苇的青苍到繁密,这植物随时间变化也似人的成长,在人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人们想要追寻的那一位“伊人”。对大部分人来说,青少年时期,“伊人”是获取一份好的学业;青年时期,“伊人”是一份甜蜜的爱情;中年时期,“伊人”是一份期望的事业,一个美满的家庭;老年时期,“伊人”是一份颐养天年的悠然。主体的变化致其“伊人”也会发生变化,故企慕情境意象诗是对此类“伊人”最好的概括。
三类主旨皆处于一种浪漫主义的角度对伊人进行描述,表现其追逐、不确切的若即若离之感,这是一种由于对事物触不可及而产生的理想境界之美,这种美堪之于海市蜃楼、昙花一现之美,但其对《蒹葭》主旨的探寻皆停留于“美”,笔者就此对《蒹葭》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二.“风人深致”说:《蒹葭》
(一)风人深致略谈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评述《蒹葭》:“最得风人深致”。何谓“风人深致”,便要从“风人”说起。风,在中华字典上有多重解读,其中一解:风乃是指民歌、民谣。在马银琴的《风、风声、风刺以及<风>名的出现》考证中,其指出《毛诗序》中所提“风刺”,最早则从《国语·周语上》召穆公谏周厉王的一段话中露出端倪,并指出“风刺”与“瞽献曲”和“庶人传语”有密切的关联。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庶人传语”和“瞽献曲”有共通之处,这两种方式都不是直陈政事,前者通过对世俗民情的诉说委婉曲折地反映君德政情,后者则借助于音声与风土之俗的密切关联反映社情民意[2]。既如此,“风刺”一词必是与民间百姓生活也大有关联的。有观点指出“风人”是指十五国风的作者,“最得风人深致”,意即最能体现“民间歌手”特色,深入“民间歌谣”堂奥的诗作[3]。故风人指的是民间一些著关于人民现实生活的著者或采诗者。“深致”在中华字典中的解释为深远的意趣,二者合二为一则是指风人所著之诗或采集者所采集之诗意趣十分深远。还有观点认为,“风人深致”的核心在于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通过写真景真情塑造一个能承载诸多审美因素、意韵无穷、含蓄婉约的境界,在思想表达层面既有现世关怀的深度,又有高远的理想寄托、出世的力度,使得诗中的理想之境饱含民间底蕴,能厚重亦能高远、能深入亦能超越的风致[4]。
故“风人深致”与民间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十分厚重的,民间生活的悲欢是创作者的直接素材,是风人传唱的语境[5]。
(二)风人深致“现实写照”诗
《秦风》主要描写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风土社情,《秦风》中包含十篇诗,其中有描写贵族生活的,也有对战争、民间恶习的描写,还有对秦君养士行为以及民间男子“二三其德”现象的嘲讽,这些诗篇都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而《蒹葭》在这十篇诗篇中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其中所描述的意象令人捉摸不透,“伊人”这个意象没有给出具体的形象,整首诗处于“扑朔迷离”的朦胧之中,因此后人对其解说多处于浪漫主义之中。海明威曾提出一个创作原则——冰山原则。所谓冰山原则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的冰山浮于水面,剩余八分之七的冰山沉于水下。戰国时期,各国处于兼并战争,分裂割据的追逐之中,对于这种浪漫之境的追逐并不完全符合古秦当时的时代特征,因此本文认为《蒹葭》主旨如海明威冰山原则所指,在这幅如梦如幻的理想情境之中,暗藏着生活中不够理想的一面。
《蒹葭》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从上排列可以看出,《蒹葭》中由蒹葭和白露的变化侧面写出时间的变化,也表达出伊人位置的变换,但不管伊人位置怎样变换,其最突出的一点便是伊人永远在触及不到的水中,水是养育生命之源,将水中央的“伊人”释为百姓所期望的理想社会,滋养出此理想之境的社会正是伊人所处的“水”,因此将“伊人”理解为以著者为代表的民众心中的理想人间是有理由的,且在战国时期这样的乱世之中,正是现实中有太多的不美好,所以才能让以著者为代表的民众在河流之旁生出如此追寻美好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悲情。
王国维先生盛赞《蒹葭》“最得风人深致”的美学思想是有厚重的民间底蕴的,是对民间现世满怀深沉的关怀与期待,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呼唤,这种呼唤与《蒹葭》中所追求的理想世间是一致的,而此类呼唤与追寻,正是对战国时期秦国百姓生活的不美好的真实写照。
三.总结
历来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对《蒹葭》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其研究对于后世《蒹葭》的教学主旨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先总结历来《蒹葭》的教学主旨,再从王国维先生对《蒹葭》盛赞“最得风人深致”这一个点切入,对《蒹葭》的教学主旨进行再探讨,深入分析《蒹葭》中所反映出的现实民情,以望丰富《蒹葭》教学主旨。
注 释
[1]梁玉东.“伊人”究竟是谁?——《蒹葭》主题个性化解读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4(17):60-61.
[2]马银琴.风、风声、风刺以及《风》名的出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2(04):124-134+193-194.
[3]王飞.《蒹葭》“风人深致“探析[J].华章,2011(12):7.
[4]蔡咏.论“风人深致”的民间底蕴与审美批判力[J].美与时代(下),2018(09):37-40.
[5]马银琴.风、风声、风刺以及《风》名的出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2(04):124-134+193-194.
参考文献
[1]王晓蕾.试论《诗经》中的“企慕情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85-87.
[2]谢英倩.论《诗经》中的追寻意识[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陈永国.蒹葭一定是爱情诗吗?——中学文本中的多元解读教学案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70-71.
[4]钱玉趾.《诗经·蒹葭》的企慕情境与歧解[J].文史杂志,2013(04):41-42.
[5]佛雏.《人间词话》四题[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01):1-6.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