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该病的发生与高盐高脂饮食、饮酒、吸烟等有关,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极易导致肾、脑、心等脏器、组织受损,增加心力衰竭、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全面、专业的了解,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明显降低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了预后,由此可知及时、有效调节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研究组中,女性18例,男性21例,年龄为58~81岁,平均年龄为(69.86±2.14)岁;病程为3~15年,平均病程为(9.06±1.26)年。对照组中,女性17例,男性22例,年龄为59~80岁,平均年龄为(69.76±2.04)岁;病程为4~15年,平均病程为(9.08±1.21)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满足《2014日本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3]中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合并心力/呼吸衰竭、恶性肿瘤者。(2)存在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者。(3)哺乳期、妊娠期女性。(4)合并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包括监控血压等生命体征、病情、用药等基础护理。
1.2.2 研究组(心理护理)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讲述“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机制、诱因、临床特征、用药、注意内容等,细致、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提高其对自身疾病认知度。(2)针对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综合患者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心理状况等综合分析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及时进行有效心理干预、精神鼓励,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积极性[4]。(3)加强沟通: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沟通过程中态度温和、委婉,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构建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5]。(4)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应及时与病人家属取得联系,向家属介绍家庭支持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鼓励家属予以病人真诚的关心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与支持。(5)提升安全感、自信: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的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例如广场物、社会活动等,在其他乐观患者积极情绪影响之下,增强自己自信心。
1.3.1 心理状态 护理后1个月,以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所有研究对象护理前后抑郁程度,小于50分表明无抑郁,50~59分表明轻度抑郁,60~69分表明重度抑郁,大于等于70分表明抑郁重度。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所有研究对象护理前后焦虑程度,小于等于49分表明无焦虑,50~59分为焦虑轻度,60~69分为焦虑中度,大于等于70分表明焦虑重度[6-7]。
1.3.2 用药依从性 (1)谨遵医嘱、按时用药为完全依从。(2)基本遵循医嘱,偶有漏服药物现象为部分依从。(3)不遵循医嘱、不按时用药为不依从。总依从性为(1)(2)之和,除以总例数。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SAS评分与SDS评分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用药依从性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组用药依从性(94.87%)较对照组(6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高血压发病率有了明显增高迹象,且发病人群趋向于年轻化[8]。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常见病,具有易发心脑血管并发症、难控性、长期性等特点[9]。目前,临床普遍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社会心理、遗传、生物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长期性反复精神刺激以及高度精神紧张,均会导致血压升高,由此可知,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疾病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0]。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激活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大脑皮质,增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升高[11]。
常规护理过于单一、固定,缺乏主动性,护理人员往往是被动护理服务,且忽略了对患者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护患纠纷,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心理护理从健康教育、针对性心理护理、家庭支持、加强沟通、提升安全感、自信等多方面有效调节了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性更强,高度重视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等问题,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促使其正确看待自身疾病与治疗,积极配合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用药,极大的减轻了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合理、稳定控制血压水平,有效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本研究示: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李美荣等[12]研究中,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SAS评分、SDS评分比对照组(常规护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可靠性、有效性,应当作为高血压患者理想的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采纳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减轻心理不良情绪,提高用药依从性,有助于良好的控制血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预后,安全可靠。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s)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s)
注:组间对比:研究组护理前与对照组护理前相比,ta1=0.568 8,Pa1=0.571 2,ta2=0.467 8,Pa2=0.641 3;研究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tb1=10.076 6,Pb1=0.000 0,tb2=10.260 7,Pb2=0.000 0。
images/BZ_206_177_2311_2267_2372.png研究组(n=39) 护理前 56.25±6.11 56.33±6.28护理后 31.05±3.14 31.09±3.05 t值 - 22.908 7 22.577 4 P值 - 0.000 0 0.000 0对照组(n=39) 护理前 57.05±6.31a1 56.99±6.18a2护理后 40.05±4.61b1 40.09±4.55b2 t值 - 7.160 3 13.752 5 P值 - 0.000 0 0.000 0
表2 两组用药依从性对比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