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臂CT技术在颅内支架置入术复查中的应用

2019-08-08 01:15:48陈佳俊陆爽爽蒋业清张晓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网眼注射器复查

陈佳俊 何 俊 陆爽爽 徐 强 蒋业清 葛 亮 张晓龙 洪 泳

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对于治疗脑血管狭窄、和部分宽颈,夹层,梭形动脉瘤辅助栓塞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介入下血管内置入支架凭借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特点逐渐形成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属于介入下微创手术,操作便捷,且恢复快,所以深受医师的欢迎。随着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以及血管支架材料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中。[1]由于颅内支架材料的特殊性,现有三维旋转采集加对比剂重建的方法,无法观察颅内支架网眼和血管的关系,现通过C臂CT技术可以解决支架可视性问题,并对判断支架内狭窄情况有极大的帮助。[2]我科自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对颅内血管置入支架术患者,共计27例进行复查随访,所有纳入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C臂CT技术扫描)和对照组(常规2D-DSA图像),对看清颅内支架形态、支架网眼与靶血管之间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方 法

1.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自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颅内血管支架植入术随访患者27例,男10例,女17例;年龄38~70岁,中位年龄57岁。

2.检查方法与循环时间的采集

检查采集采用飞利浦公司FD20型平板 单向C型臂DSA机(配备Xtra-Vision工作站)、高压注射器(LF)、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对比剂370mgI/ml)、Xper后处理软件。

2.1循环时间采集:操作平台选用Allura Xper FD20平板造影机(飞利浦公司),预先将150ml碘克沙醇(370mgI/ml)对比剂抽送至高压注射器套管内备用。患者平躺置于检查床,护士对其手臂肘部开通静脉通路,置套管针,并留有三通,针筒手动注入5ml-10ml对比剂观察皮肤及静脉血管远端处,有无肿胀或者鼓包;高压注射器接连接管并排气后,进行无创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介入科医生先行对位(常规头颅侧位片),技术员设置高压注射器参数:每秒5ml,总量45ml,延迟=0秒。并将采集帧数设置到每秒1帧,进行DSA曝光采集。观察二维DSA减影图像,待颈动脉虹吸段血管充盈佳时(图1)、既得出该患者的颅内动静脉循环时间,得出图像幅数=循环时间=延时秒数。

2.2 C臂CT技术扫描方法:术者操作C臂,对头颅正侧位(将支架作为正侧位片的中心,进行对位),技术员选择参数(Head Xper CT),选择 Application=Head Xper CT, Procedure=Xper CT HiRes Cran Stent;FOV=22cm ;设置高压注射器参数:每秒=5ml,总量=100ml,再设置arrival time(arrival time=测得的循环时间);20s旋转采集;旋转角度220°,10 °/s。

2.3 XperCT后处理及图像分析 :经C臂CT采集后,经XtraVision三维工作站对所得的容积图像进行支架最优重建及MIP观察。二次重建需把颅内支架(stent)居中,范围选择33%/50%,窗宽≈MAX,窗位≈50%,Mip下观察支架形态或支架与靶血管的关系,多角度评分。

结 果

常规2D-DSA只能看清支架mark及部分支架的网眼,而C臂CT技术均可观察,还可观察是否贴壁及支架和靶血管的关系。图像评估方法 将27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C臂CT技术组)和对照组(常规2D-DSA图像组),由三位放射科介入科医师分别对C臂CT技术所得Xper CT 三维图像和2D-DSA图像进行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评估,对支架显影清晰与否评分。无法诊断=0分;只能看清支架mark、靶血管=1分;能看清支架mark、支架网眼隐约可见、靶血管影清晰=2分;能看清支架mark、支架网眼结构清晰,能看出支架形态与靶血管壁的关系=3分。

图1 虹吸段充盈佳。图2 DSA减影。图3 DA不减影。图4 普通透视像。

图5 均为 C臂CT扫描后VR重建图像。

图6 均为 C臂CT扫描后MIP重建图像。

图7 C臂CT扫描,显示颅内支架与靶血管间的关系。

上述27例病例中,实验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本次实验经静脉注入对比剂,通过C臂CT技术扫描后,可见颅内支架Mark及其网眼结构,同时再通过三维重建及MIP等后处理,可显影支架网眼结构与其血管壁间的关系,C臂CT扫描技术显影效果佳、创伤小、较2D-DSA与常规3D-DSA图像相比,颅内支架图像显示更清晰、支架结构层次显示更丰富,作为颅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可提供重要信息。

表1

讨 论

C臂CT是一种新的支架显影增强技术,其空间分辨率较CTA及MRA高[3]。该技术相对于2DDSA在颅内支架置入复查中的应用,具有创伤小、显影佳、具有临床推广效应,可作为术后随访、复查提供依据。支架随访复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随着国内越来越多医院装配C臂CT和类似技术,其在颅内动脉治疗术中及随访患者中,必将进一步得到拓展[4]。支架材料一般由裸金属材料,由记忆合金、医用不锈钢、钽、钴、镍钛合金等制成,对比剂浓度对支架网眼的显示非常挑剔[5]动脉期2D-DSA图像,因支架材料关系、透视下及减影图像上均无法清晰显示支架网眼及和靶血管的关系(图2~4)。C臂CT技术的出现,是作为现有常规2D-DSA上的一种补充[6],其一,对比剂注入方法此次试验和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此次实验,对比剂由静脉血管注入,其二,在头颅侧位片下观察颅内虹吸段显影情况,能精确计算出每一位患者的动静脉循环时间,并设置延迟曝光,利用C臂CT技术进行扫描后,支架重建图像显示细节明显优于2D-DSA(图5、6)。原先颅内支架置入术复查患者均需通过seldinger穿刺技术,扎右侧股动脉,具有创伤大,费用大,等待床位时间长等缺点。现运用C臂CT技术,复查患者只需在手臂肘关节静脉处,埋置留置针,算出动静脉循环时间,设置延时曝光,注入对比剂后,通过C臂CT技术进行扫描,即刻即能观察颅内支架及其与血管壁间的结构关系,例如支架贴壁、支架撑开程度、支架内有无闭塞等(见图7)。

综上所述,随着神经介入的蓬勃发展,大部分支架置入术随访患者,均可采用C臂CT技术进行随访,患者可免除动脉穿刺,只需静脉埋留置针,注入对比剂,即可进行颅内支架的复查。该技术缩短患者随访等待时间,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复查费用;医院的床位也能高效地轮转给需要手术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网眼注射器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24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0:14
勘 误
哲理漫画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按摩注射器
发明与创新(2016年6期)2016-08-21 13:49:36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工业设计(2016年6期)2016-04-17 06:42:35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
一种使服装更加贴身的织物
江苏丝绸(2014年3期)2014-08-15 00: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