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核电站测绘技术服务“金名片”
——记郑州中核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地理信息院

2019-08-08 10:58陈庆贺通讯员苗长伟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9年7期
关键词:李林中核名片

◎ 本刊记者 陈庆贺 通讯员 苗长伟

核能作为人类寄予厚望的未来能源之一,其最主要应用是核能发电。改革开放40 年来,从“国之荣光”到“国之重器”再到“国家名片”,中国核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座座伟岸而挺拔的身躯里,原子核碰撞的威力讲述着中核人守护核电安全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总有一个个重要角色频频闪现,他们就是郑州中核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地理信息院(以下称测绘地理信息院)的测绘人。

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院发扬“两弹一艇”精神,主动融入国家核电发展战略,利用先进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为核电站的选址、核电安全监测等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核电事业发展中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披荆斩棘获取核电选址地形资料

30 多年来,中国核电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截至2018 年末,全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464 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1218 万千瓦,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而测绘地理信息院承担了全国80%的核电站选址工作。

“选址是核电厂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我们必须守护好核电安全的第一道门。”测绘地理信息院院长苗长伟如是说。

2017 年5 月,测绘地理信息院承担了福建万安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地形测量项目。该项目陆域地形测绘区位于一座大面积未开发的山上,植被覆盖率高,灌木杂草繁多,通视通行条件极差。测绘队员两人一组,一人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路,另一人扛着仪器采集数据。由于树木较高,需要携带5米高的GPS 杆,有时还必须把杆举过头顶,才能接收到信号。“上山没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了。一个像控点布设完成,手上、腿上都是被藤蔓植物拉的口子,有的还在冒血。”测绘地理信息院副院长张宇回忆道。

在海域地形测绘中,张宇采用大吨位的测量平台搭载多波束测深仪对海底地形进行测绘。与单波束测量仪相比,多波束测深仪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数据。

当时,正值台风季节,天气恶劣,无人机多次被风刮到树上;有时风太大,像控点被刮跑,队员们只能重新布设,后来干脆一个人守着一个像控点,防止被刮飞;有时出海时风平浪静,归来时却是风急浪高,而测绘队员们胃里也是翻江倒海……

最终,他们战胜了台风和巨浪,完成了核电站及周边1∶1000 陆域数字线划图40 幅,获取数字正摄影像20 平方公里;生产数字海域地形图280 幅,三维真彩色图及水下地形点云成果140 平方公里,1∶10000 地形图缩编成果140 平方公里,生成断面1000 公里,为项目的工程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土石方计算、循环冷却水及废水的数模及物模提供了高精度的地形资料。

多年来,中核岩土测绘人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波涛汹涌的汪洋到荒无人烟的戈壁,从寒风刺骨的东北到骄阳似火的海南,从崇山峻岭的川南到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他们为众多核电码头、取排水口工程等提供了完整、精准的基础地形图,也为核电站建站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提供了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深入核心担当核电安全监测之眼

随着核电站机组批建、运营数量的逐渐增多,核电运营期的安全也成了重中之重。

相比传统民用项目,核电安全监测的精度要求更高,周期更长,监测内容涉及各类建(构)筑物和各类设施、设备,更多是核电站核心区运行中的设备。

“今天进行1 号核岛UJA 环廊的沉降测量,不要超时,不要触碰任何管道和阀门……”2018 年,在台山核电站核心区域开展沉降测量期间,每日工作前的安全学习必不可少。测绘队员必须时刻铭记“安全”二字,遇到问题严格按照标准规程解决,保证核电站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尽可能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结束安全学习后,测绘队员便开始检校水准仪i角,对1 号核岛、1 号廊道、1 号汽轮机等厂房进行沉降测量,一直到华灯初上时分。

“当身旁经过核电站的班车时,总会有人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而我们也会用微笑表示感谢。大家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守护核电安全。”测绘队员张俊东说。

每次结束工作要离开时,张俊东和小伙伴们都会在核电厂区溜达一圈,一边欣赏核电站干净、整洁、令人悦目的环境,一边时不时地打量着周围是不是还存在安全隐患。“都快成了强迫症了,这可能就是我们与台山核电站的一份特殊的‘情’吧。”

“安全”是中核岩土测绘人的信仰,维护好这张“国家名片”是他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追求。多年来,测绘地理信息院承担了多个核电站的安全监测工作,中核岩土测绘人也常年活跃在核电站的核心区域,获取监测点的真实数据,成为核电站高效运行的“火眼金睛”。

自主创新打造核电测量“金名片”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进高学历人才,成立专业技术科研小组,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林就是其中一位。

2016 年,李林进入测绘地理信息院,面对测量力量薄弱的现状,凭借一股激情和冲劲,他担起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研究的重担。

画图,组装,调试,拆卸,再组装,再调试……是李林每天的工作常态;“这个性能参数再提高一点点就更好了”,是李林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总是把技术要求发挥到极致,力求做到更好。

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李林带领科研小组攻克了无人机集成调试、航飞压线、动力搭配、定距拍照等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无人机高精度外方位元素获取系统。该系统基于消费级GNSS 芯片和三轴姿态测量模块,采用差分GNSS 方法获取高精度外方位线元素,突破了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对地面控制测量的依赖,更大程度发挥了微小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快速、高效的优点,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安全监测技术创新方面,为了快速获取真实、准确的核电监测数据,科研小组攻坚克难,经过反复研究、验证,成功研发了核电岩土工程GIS 服务系统流程,可快速、准确、全天候地为核电监测提供实时数据和统计分析,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应用功能。该系统已多次成功预警雨后边坡不良地质体位移迅速扩大的趋势,被管理者誉为“不会睡觉的眼睛”。

多年如一日,每一位中核岩土测绘人身上都有着一腔热情、一种担当、一颗初心、一份情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多个项目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河南省测绘优质工程(成果)奖、河南省测绘科学技术进步奖,科研小组也被集团公司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

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永向前。“未来,测绘地理信息院仍将核电作为工作重心,致力打造核电测量‘金名片’,同时逐步将这张‘金名片’扩展到高铁、地铁、水利水电、国土、民航等领域。”苗长伟说。

猜你喜欢
李林中核名片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中核公铁
中核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中核科技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李林栽芋
习 惯
会展名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