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子文,安徽大学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不断放缓并且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却在步步攀升。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同时不良贷款率的高低对于商业银行提升其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十分重要。
由统计数据显示,宣城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696.45亿元降至2008年的395.72亿元而后逐渐上升至2016年12月末的10 41.4亿元。可以看出宣城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经过先降后升的过程。宣城建行作为该地区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其存贷款余额同样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截至2016年末,该行贷款余额累计26 0.38亿元,其中其中公司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2.44%,个人贷款和垫款占贷款总额的34.89%,其他贷款占比12.67%。从贷款的五级分类来看,2016年末,宣城建行贷款中正常类占95.31%、关注类占比3.17%,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分别占0.75%、0.67%和0.10%。不良贷款余额累计2.33亿元,不良贷款率1.52%,不良贷款中次级占比53.34%、可疑类占40.08%和损失类占6.58%。虽然较统计期初3.78%的不良贷款率要下降很多,但近几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却保持着上上升趋势。从贷款和不良贷款率的行业分布来看,当前宣城建行贷款主要流向了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房地产业,占比分别为31.11%、19.02%和12.45%,在各行业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四大行业是房地产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分别占比20.5 3%、18.87%、17.93%和11.34%。
在上述对宣城建行不良贷款现状和特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该行不良贷款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行不良贷款率在经历多年低位运行态势之后,近年呈现出回升现象;第二,在宣城建行不良贷款的产生上,该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了房地产、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行业差异较大,并且在构成上业各有不同。
在行业分布差异问题上,主要从房地产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三个行业及其它行业不良贷款的相关情况进行行业分析。本文中宏观指标样本数据主要选取2005—2016年的季度数据,行业分析方面的样本数据主要选取2005—2016年的年度数据;本文中数据主要来源于宣城市统计局、宣城市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宣城分行等主要机构网站和宣城建行提供,且部分数据由间接计算整理所得。
从近1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方面,宣城建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行业累计平均占比分别为19.45%、16.81%和17.35%。房地产业方面,该行业本身就是资金导向型行业,当前房地产开发资金中大部分仍需依靠银行贷款。宣城建行的贷款流向中房地产行业占比达20.53%。房地产销售回款放缓加上再融资能力受限,使得开发商面临着严峻的资金链挑战。在对房地产行业产生的不良贷款的进一步分类中(表1)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次级类,平均占比达67.35%。因为房地产开发模式基本都是建筑施工在出售之后,能预先收回部分资金,即使出现资金问题开发商也能够凭借其资产或其他方式偿还。
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本身就是投资导向型的行业,从固定资产投入到经营的资金需求都较大,同时国内企业资本构成中负债比例较高,银行贷款流向制造业的规模也较大。我市制造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之后,又迎来国内的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双重压力下我市制造业增速放缓,企业效益降低,2016年末全市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34.61亿元,同比增长9.53%,但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企业的投入产出失衡使得其无法偿还债务。在制造业不良贷款中占比较大的为可疑类贷款,平均占比达51.47%。由于宣城市制造业中传统生产加工型企业比重大,这类企业盈利模式固定,一旦遭受市场冲击在短期类很难恢复,产生亏损后会导致银行贷款本息部分亏损。
最后,批发零售业方面主要存在这样两种问题,首先是该行业不良贷款占比位居行业前列,其次损失类贷款的相对比重最大,平均达9.67%。因为批发零售在供应链中处在相对弱势地位会受到来自上游和下游的双重压力。在社会资金紧缩期,上下游企业占用资金或是延期付款就会使得本行业经营困难,降低企业偿债能力。
表1 不良贷款平均占比
提高对周围经济环境、市场动态认知的敏感度。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发现地区经济环境对不良贷款有很大影响,因此定期对地区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基本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为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提供参考。宣城建行在贷款流向上应更加注重均衡,根据对不同行业的整体信用评级实行行业信贷限额,适度缩减在高风险行业的贷款规模。对新增贷款要按照严格的审查程序进行,根据企业性质有区别的设立准入标准。对于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适度放宽信贷条件,对本市大力发展的旅游业可以提高贷款供给规模。对于效益低下、产能落后或是信誉等级差的企业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对抵押担保物的审核评估,防止企业骗贷现象的发生;严防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转变为损失类贷款,对于损失类贷款需要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