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涵
不知从何时起,“家”在我的眼里成了“牢笼”的代名词,我一心只想逃离。只要离开家,去哪里都可以!终于,我迎来了社会实践。出发前,我以为自己会像小鸟一样迎来向往已久的自由,但离家几日,我快被排山倒海般的思念湮没了。家,到底意味着什么?
早上,我随着队伍到社会实践训练基地的食堂吃早饭。这座欧式的建筑让我仿佛来到了福建,那里的建筑也是这样:欧式的大门、扇形的拱窗、灰白的墙壁和浅红色的屋瓦,清新高雅。第一次在福建见到这样的建筑时,我不禁疑惑:“福建怎么这么早就有这样的建筑了?”“闽南人,很早以前便走出国门经商了,那些生意兴旺的人家,回报乡里的方式就是盖房子,这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象征。”导游如是说。所谓的家,是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心都不会离开的地方。
带着想家的愁绪,我又随着队伍走进广场,今晚我们要观看电影《黄河绝恋》。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我的心也飞向了那片奔腾的黄河水。它哺育了岸边无数的中华儿女,孕育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家就在黄河水流经的土地上。这个家,是我们文化的起源,更是革命的摇篮。在这里,亿万中华儿女站了起来,打败侵略者,维护了祖国主权。
我想念我的家,我更爱我的国。在中华儿女的眼中,家与国是密不可分的。有国,才有家。所谓家,是每个中国人滚滚热血中,流淌着炽热的爱国情。
你问家为何物?家即是国,家是千丝万缕的缘,国是亘古不变的念;家是生命的开始,国是时光的永恒;家是中华儿女记在心头上的温暖呵护,国是中华民族刻在生命中不变的情怀。怀着赤子之心,我们传承家文化,弘扬爱國情,爱家更爱国,让这份爱的芬芳洒满神州大地。
教师点评
文章由“家”起笔,升华到“国”收笔,语言流畅,感情升华有迹可循,主题立意层层关联,角度新颖,诠释了“国是家”的理念。字里行间的深情更能够让有心人读懂作者对祖国的眷恋。(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