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上“活”小学数学课

2019-08-07 01:05钟惠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圆柱小学生

钟惠霞

【摘要】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丰富和优化了我们数学课教学手段和策略,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数学课还原于生活,让数学课堂融入生活,从而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符合情理的各种情境,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数学课上“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巧”设;教学

《数学课程標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合理创设情境是上好数学课的前提,巧妙的教学情境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想学、乐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巧”设语言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最大限度地说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怎样吸引住学生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听课、爱听课?笔者认为必须要在语言上下功夫.

1.“巧”用口头语言.小学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言语要求是比较高的:声音过高,会给学生带来紧张感、恐惧感,对学生失去亲和力;声音过低,需要学生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极容易造成学生疲劳,让学生晕晕欲睡.因此,教师的声音要以全班学生都能听清楚为好,语调应该抑扬顿挫,内容要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要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是这样用唐僧师徒四人分西瓜的故事导入.然后提出问题:孙悟空和猪八戒谁得到的西瓜多一点?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再请同学们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做,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能很好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

2.“善”用肢体语言.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师举手投足之间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有了教师肢体语言的辅助,课堂教学气氛、课堂纪律、课堂调控等更能水到渠成.如,当某一位同学分心开小差时,如果只是点名批评,可能会有点伤学生的自尊心,这个时候一个眼神、语言的一个停顿就能让学生回过神来,既能达到让学生回归课堂的目的,又能更好地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又如,当小组讨论时间到的时候,教师一个两手叠在胸前坐端正的姿势或者把食指放到嘴边“虚”的动作,要比教师高声叫停要来得自然,学生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个能充分运用肢体语言的教师更能让小学生感兴趣,也就能让小学生喜欢上教师以及这个教师所任教的学科的学习.

二、“巧”设生活情境,活现教学内容

爱表现、爱表演是学生创新实践的具体表现.创设表演型情境和竞争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也能使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更形象化、生动化、生活化,课堂学习氛围更活跃,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更高.

1.“巧”用动画,把数学课堂娱乐化.小学生都喜爱动画片,对动画片上的内容、对白、人物(小动物)等都非常感兴趣,小学年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些喜好创设他们喜欢的动画情境,把这些动画片的图像、人物(小动物)、情节等搬进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把数学课上“活”.如,在上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动画:《喜洋洋》:大灰狼进村了,喜洋洋带着羊群要进入密室,来到了密室门口.第一关:解密码(口答);第二关:它们看到河对面的苹果园,一大片的苹果树,羊们都想吃,过河,跳石头(口算);第三关:摘苹果(写算式);第四关:根据7+2=9这个算式续编一下把大灰狼赶走的故事.教师通过精美的画面、动感的情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8、9加减法的练习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主动性强,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自然就上来了,这节数学课也上“活”了.

2.“巧”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从生活出发,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活性.如,在上“分数、百分数问题”复习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小明家有荔枝树80棵,小红家有100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根据学生回答把问题写上黑板:(1)小红家比小明家多几分之几?(2)小红家比小明家多百分之几?……然后再引导学生把这些数学问题分类,找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总结每一类问题的特点以及解答方法,这样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数学,不但让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的数学课堂自然就“活”起来了.

三、“巧”用课件,增加课堂活力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要尽可能地增加课堂容量,在农村小学“巧”用课件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它不但能有效地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更能使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练习过程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参与,使数学课堂更添活力.如,备“圆柱的体积”新授课时,结合我们农村小学和农村学生的特点(没有这方面的学具),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通过“切和拼”把圆柱变成一个长方体.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就能清楚地知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并能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课件的“巧”用,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分解了教学难点,虽然没有学具,学生也能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得透彻.

猜你喜欢
数学课圆柱小学生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我是小学生
“网红”数学课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