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伟
虽然是以绘画材料而得名,“油画”二字很多时候却是一种泛指,它可以包含丹培拉、丙烯画甚至综合材料绘画。这种包容性也体现在如今的各类学术展览之中,我们不会去质疑一个油画展中的作品是否纯粹由油彩绘制而成。在当代多元的文化语境中,油画的概念更倾向于表述某种造型的范畴,而不是单指特定的绘画材料。在进入中国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油彩也被证实了其与中国传统造型理念和方法融合的可能性。作为绘画媒介的油彩与西方艺术传统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固化的关系。尽管我们的一些油画创作仍有过于西化的倾向,然而也要看到,在几代艺术家的努力下,中国油画发展出了很多契合于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语言和风格,以至于很多时候,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的关联度仅仅是因为都运用了油彩这一媒介。
王建伟 《正向悬浮 No. 1》 布面丙烯 150cm×180cm 2018年
无论我们以具象还是抽象的油画语言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本质上都是一种视觉系统的构造,都达成了对于现实世界的转化,而艺术家的创造性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凸显。在数字媒体时代,因图像获取极其便利,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迫切依赖油画达成的对现实图像的记录,这恰恰给油画语言的多元化探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油画创作中画家首先面对的是造型要素及其构建的问题,即基于现实的真实感受,进行色彩与形态的适度提取,构造画面中丰富的结构和图式。从媒介的角度而言,可以基于我们自身的造型传统和现实语境,赋予油彩以新的造型方法,使之成为新的表现形式。在油彩中适当融入丙烯、树脂等材料,可从物质性的层面进一步提升油画的包容性。特定的媒介如丙烯所造就的流动性、树脂的透明色层等,可以创造出油彩所无法营造的视觉效果。这种做法不仅不会改变油画的本质特性,反而可以使油画有更强的适应性、开放性。油画语言的探索,是特定的造型系统、切近现实的诉求、想象力三者合力的结果,而所谓创新,必然要归置到具体的视觉要素才能有明确的指向。任何内心感受的表达,都必须借助独特的视觉语言创造才能完成,这也是探索油画语言的重要性所在。
探索油画语言的过程是艺术家对画面的一种“编织”过程,其目的并非为了语言本身,而是借语言的创造与艺术传统、当下现实发生关联,用所绘制的图像与我们的生活形成奇妙的对应。无论是媒介对于“油画”定义的拓宽,还是造型语言对于油彩物质性的赋能,其实都是在探索油画作为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的可能性,也必然包含了对于既定规则的打破、边界的拓展。我想,这正是我们思维无限性的一种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