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青田 孙宝芳 孙宇杰 陈云香 张丽新 王丽丽 宋志坚 张莹 刘传亮
摘 要:生物能量平衡灸是中医护理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具有选穴少、显效快,效果好的优势,其特点是借助外界输入能量,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虚实,激发人体内在的平衡调节机制,从而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应用中选擇的施灸部位是背俞穴、腹募穴以及注意事项、预防与调护、不适反应及如何处置,结合病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生物能量平衡灸、应用、效果、
俗话说:吃药一箩筐,不如艾灸一炷香,古人把艾草称之为“百草之王”,其作用胜过人参,有语“艾有参之功,参无艾之德”,“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灸之”。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艾草,燃烧之后产生阳气,补充进人体,能把体内的病邪都赶走。艾灸灸像一轮小太阳,当它逼近你的身体,源源不断的阳气就输入到你的体内。艾灸长期使用,不仅强身健体,还可以延年益寿,修身养性,健康一生。
一、病症引发原因
外因: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燥、邪。内因:正气不足。
常见症状:疼痛--痹症:1、不通则通: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不荣则痛:气血不足,无法营养脏腑、筋脉。
二、用能量平衡灸疏通
既然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要先疏通淤堵的经络,淤堵一般都是由湿寒和代谢产生的垃圾,引起气血津液阻滞,垃圾不能及时运化掉,积累日久,而产生病症。能量平衡灸就是借助外界能量,把湿寒首先化解疏通,然后在加强这个地方的人力(艾灸),及时把垃圾处理掉。
小肠俞是能量平衡灸的排污口,用艾灸先打开这个穴位,才能真正把身体里的寒气,毒素排出体外,然后灸大肠俞、三焦俞、脾俞、肝俞、大椎、中脘、神阙、关元、中级等。先灸后背俞,在灸腹募穴。
三、能量平衡灸十六字原理:
1、疏通管道。2、见坑填土。3、驱邪扶正。4、命运(肾脾)归平
能量平衡灸施灸部位通常选背俞穴和腹募穴,背俞穴和腹募穴离脏腑最近,接受外界能量易于打通经络。背俞穴: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如肺为中府、心为巨阙、肝为期门、、脾为章门,肾为京门、心包为谈中,胃为中脘、胆为日月、大肠为天枢、膀胱为中极、小肠为关元、三焦为石门。募穴多用以诊断和治疗本脏腑病症。
四、案例分享(护士生在学习完“能量平衡灸”后,应用案例反馈)
1:调理多年鼻炎
取穴:开穴申脉、肾俞、小肠、气海、三焦、脾俞、大椎、中脘、滑肉门、神阙、关元、收穴少海。
起床后,不在流鼻涕,黑眼圈在消失,腰疼、寒冰脚全好了。
2:肩周炎:48岁,女,半年,胳膊抬不起来,洗头困难,活动受限,艾灸(肾俞打招呼5分钟,小肠15分钟三焦,刚开始一直只灸了三焦俞10分钟,大椎、肩井各10分钟,肩周痛点10分钟,曲池阳池各10分钟),刚开始灸痛点时,灸过后肩部胀痛的难受,这是正气强了,和邪气对抗,灸了5次后,胀痛消失。
五、排病反应:
1、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
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
处理方法:
(1)、排除过敏情况、继续艾灸并配合适当运动。
(2、)如果无法接受加大灸可以停灸一段时间。
2、疾病变化的相关反应:以前不痛的地方开始痛或者灸后疾病加重。
处理方法:(1)、继续艾灸,直到症状消失。(2)、可以在局部加强艾灸,或者配合刮痧。
3、与睡眠有关的反应:疲劳、嗜睡、失眠
处理方法:(1)、灸后嗜睡:用黄芪15克,熟地15克、煮水当茶喝。(2)、调整艾灸时间。
4、祛风除寒反应: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放屁等。或从头顶、四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
5、代谢痰湿反应:咳吐、痰变多、,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浮肿。
4、5处理方法:(1)、继续灸、加大灸。(2)、可以配合用生姜、艾叶泡脚,
6、妇科相关反应:(1)、月经提前或推后,(2)、非经期阴道流血,血块多或月经紊乱,经期延长。(3)、会阴骚痒,起红疹。白带增多,有异味。(4)、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
处理办法:(1)、继续施灸。(2)、平常心对待,保证充足的睡眠。
上述反应千万不可去医院吊水。
六、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排病反应
在艾灸调理过程中,在没有外界环境诱因下,部分患者会出现短期的不适症状,与患者的病情有关。
为什么会出现排病反应:艾灸后,元阳向邪气发动进攻,脏腑、经脉里的邪气被驱逐,被逐的过程就是排毒反应。
七、预防与调护:
1、增强体质,适当进行室外活动,运动就是升阳,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避免淋雨及过度劳累。
3、宜热食,忌生冷,宜辛味发散食物,多饮开水,以利驱邪外出,使微汗出。
4、可常做保健灸扶正气。
八、常见疑问:
艾灸后,1、一直流浓鼻涕是正常的吗?2、感冒的病人灸完后,全身发冷冒凉气,正常吗?回答:正常。
九、用绿色疗法(生物能量平衡灸)调理疾病,避免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危害:1、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的损害。
2、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常见,可能导致休克。3、经常使用,会产生耐药,体内菌群失调等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延君 .艾灸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15.10
[2]周君.艾灸的临床应用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