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发展研究

2019-08-06 02:42谢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政策建议发展现状

谢杨

[提要] 近几年,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数量迅猛增长,线上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了科技资源的整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规范化运作是未来科技服务平台发展的重大趋势。本文以区域研究为出发点,对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不足,并对其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

关键词: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发展现状;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26日

一、引言

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报告中,重庆市和四川省已成为西南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川渝两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数量、创新科技资源的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日益突出,由科技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成渝城市群线上科技服务平台数量的增加。

线上科技服务平台旨在为供需双方提供稳定的交易环境,创造最大的价值。科技服务平台作为连接产学研等创新主体的载体,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整合成渝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资源与提供专业的科技服务,有力地推动产学研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本文综合运用搜集文献数据资料、实地调研以及深入访谈等方式,对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不足和原因,并提出建设性思路。

二、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一)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汇总分类。通过网上检索、电话咨询与实地调研等方式,经统计成渝城市群目前现存科技服务平台71家,具体包括综合性、专业性、产业性三大类科技服务平台。

1、四川地区:综合类科技服务平台18家,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18家,产业类科技服务平台2家,四川地区合计科技服务平台38家。

2、重庆地区:综合类科技服务平台27家,其中有21家附属市辖区科技服务平台依托于重庆科技云平台下进行建设,专业类科技服务平台5家,产业类科技服务平台1家,重庆地区合计科技服务平台33家。(图1)

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一般是指提供三种或三种以上专业科技资源服务。目前,我国有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这八大专业科技资源服务。

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则是围绕这八大专业科技资源服务中的一项为核心业务为用户提供服务,成渝城市群现存较多的是以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为核心业务建立的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

产业性科技服务平台则是围绕当地有特色及有优势的产业为背景,整合相关产业的科技资源用于共享,成渝城市群有代表性的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有以重庆地区汽车行业为优势产业下建立的摩托车汽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以四川地区农业、工业为优势产业下建立的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都工业自动化科技服务平台。

(二)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参与主体。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是在建立线上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为广大用户提供科技服务,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初期一般为了吸引参与各方的加入而颁布一些激励政策,当产生规模效应后更好地为参与各方提供科技服务和满足用户需求从而使科技服务平台运作顺利,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各方参与主体的构成如图2所示。(图2)

线上的科技服务平台相关的参与方主要包括平台方、科技资源供应方、科技资源需求方、专业服务团队、技术验收机构及相应的存证系统。平台方是指线上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方,负责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供需雙方交易过程的监督执行。科技资源一般包括八大专业科技资源服务以及一些配套的政策、设备、人才、大型仪器等。专业服务团队指的是负责解决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难题与相应的提供咨询服务。技术验收机构是在交易过程中根据对应的时间节点对项目的实施状况实行检验验收,并提供打分看是否符合合同中预期规定的要求。公证系统是为了避免法律纠纷而设立的一个存证系统,相应的合同订单、电子数据、账款、验收报告等数据都应放入公证系统以防丢失。

(三)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主导方。结合川渝两地科技的发展水平与集聚科技资源的能力,目前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的主导方大部分还是由政府部门与相关科研院所共同建设运营或者以科研院所为主导方、政府扶持的方式建设运营,其中政府部门主要包括省级科技厅、直辖市、地级市科技局建设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起主导作用。

在成渝城市群四川地区中,政府主导建设科技服务平台26家,以科研院所、企业为主导,政府起扶持作用建设的混合所有科技服务平台8家,企业自行建设私有科技服务平台4家。

在成渝城市群重庆地区中,政府主导建设科技服务平台30家,以科研院所、企业为主导,政府起扶持作用建设的混合所有科技服务平台1家,企业自行建设私有科技服务平台2家。(图3)

由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主导方对比图中可以得出,目前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总体上都是在政府参与下建设运营的,政府在推动科技服务平台良性运作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现阶段成渝城市群以政府主导类科技服务平台仍以政府财政拨款、众筹、科研项目收入等方式作为日常的运营费用,少有科技服务平台能自我实现盈利。因此,应加强各科技服务平台间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更好地实现科技服务平台各方的优势互补,提升服务客户水平,并优化科技服务平台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四)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交易方式。交易方式是指交易过程中双方采用的各种具体做法,是交易双方联系的手段和方式,合理的选择和组合交易方式,对流通的发展、绩效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基于政府补贴的形式(创新券)与资金直接交易是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目前常见的两种交易方式。

1、基于政府补贴的形式(创新券)。重庆地区以创新券作为交易方式的是以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首,通过申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双高企业培育、科技型企业挂牌成长三类创新券在平台上进行交易,重庆地区创新券的管理系统分为市级和区县级,创新券的使用以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核心,围绕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旗下又建设了主城各直辖区创新券服务平台,主要是渝北、沙坪坝、北碚三个区科技创新券服务平台。

四川地区则是以成都市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科创通)的建设模式为主,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平台构建主导方分别在德阳、雅安、攀枝花已建立科创通分中心,以上的科技服务平台在交易方式方面都采用了“科创券+科创贷+科创投”三者相结合的政府补贴形式。

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有关创新券的使用流程是一致的,政府作为创新券的分发方,而企业作为创新券的申领方,企业对于创新券的申领必须满足政府颁布的《创新券实施管理方法》中的一系列准则,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创新券的使用流程如图4所示。(图4)

2、资金直接交易方式。除了上述以政府补贴的形式申领创新券进行交易之外,成渝城市群其余的科技服务平台直接以资金进行交易,通常有以下四种交易类型:(1)直接全额交易付款:服务需求方直接将全部费用支付给服务供给方;(2)直接分期交易付款:服务需求方按期将全部费用支付给服务供给方;(3)间接全额交易付款:服务需求方通过平台提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费用一次性支付给供应方;(4)间接分期交易付款:服务需求方分期将费用通过平台提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给服务供给方。

直接交易付款方式通过供需双方线上达成交易意向,线下完成资金支付,直接交易付款方式可以避免供需双方向平台支付服务费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资金的流动率,但是采用直接交易付款需求方可能缺乏安全保障,需求方一般需要承担一定的失信风险,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涉及到交易的资金金额比较小、供应方的信用级别高。

间接交易付款方式通过供需双方线上达成交易意向,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线上交易,科易宝是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一款用于科技产品线上交易的第三方软件,是全国首创技术交易保障系统,科易宝将技术交易与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相结合,完美地解决资金、信息、服务三大核心问题,科易宝还提供全程存证、线下鉴证、专业化服务、交易规范一系列支撑保障,可广泛的服务于全国各地技术市场与各类技术交易主体。

三、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存在的不足

(一)高质量、发展水平较好的科技服务平台较少。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虽然在建设数量、聚集科技资源、服务成效、自主創新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高质量、发展水平较好的科技服务平台还是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有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及成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其余大多数科技服务平台发展趋势都比较低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平台目前缺乏高层次、专业性的服务团队,很少有科技人才能同时掌握对专业性技术与运营管理的知识融合,其次是发展处于劣势的科技服务平台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不强,平台能够提供的专业科技资源服务、聚集科技资源的能力也较差,服务客户的效率较低、满意度不够高。

以上是成渝城市群缺乏高质量、发展水平较好的科技服务平台数量较少的部分原因,现在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的发展正趋向于企业化的运营模式,线上科技服务平台如何实现盈利也成为平台运营方专注思考的问题,盈利指标也是考核科技服务平台发展水平的程度。因此,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能否整合优质科技资源、打造城市群产业生态链、科技服务业与实体经济产业深度融合、优化组织结构、培育高水平科技服务团队以及实现各平台之间资源的互联互享是向高质量科技服务平台发展的关键。

(二)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共享率不高。将成渝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内部地区间的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共享率不高,成渝城市群的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重庆主城区及成都市内,这也直接导致了川渝地区间科技服务平台的发展态势不同。就四川省而言,目前发展前景较好的科技服务平台主要集中建设在成都市,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也直接导致成都市拥有科技创新的企业远多于其他地级市,重庆作为国家直辖市其科技资源也集中在位于市中心的市辖区,科技的快速发展给这些区带来的增益也强于偏离市中心的市辖区、县。

科技资源共享率不高也是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一个突出的问题,现在所呈现出的状态是科技服务平台有充足的科技资源,但是线上平台的科技资源却无人问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区域性科技服务平台呈现垄断的趋势,国内对科技资源的需求方一般是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从事科研的人员。因此,大多数科技服务平台科技资源的共享率不高,不久就发展成僵尸平台,另一个原因是平台与科技资源供应方未形成深入的合作,比如川渝两地尚有一些精密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在各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院校还没有实现全网共享,使得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其次是科技文献资源的质量与共享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发展。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专业科技人才储备缺乏,考评激励体制未完善。科技人才是实现科技资源共享的基础性条件,人才队伍是建设科技服务平台的重要支撑,又是参与科技服务工作的主要力量,所以专业科技人才在科技服务平台的发展中显得十分重要。但从访谈调研中发现成渝城市群从事科技服务平台有关建设运营工作的科技人才匮乏,有的岗位科研人员正在逐渐流失,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政府部门未颁布政策机制给这类科研人员提供稳定的体系保障。鉴于目前科技服务业资源共享在我国宏观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从事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运营的科技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常态。

科技服务平台在发展中如何建立一支能稳定提供科技服务的人才队伍,以及培育一支高质量水平的科技服务平台的管理型人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目前,成渝城市群有关科技资源服务与管理人才的考评与激励体制还未完善,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机制,许多从事科技平台研发与运营的人员只能依赖于承建单位整体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措施,而科技服务业在这些单位只是其中一个业务,所以就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宗旨不一致。因此,需要对从事科技服务平台的人才队伍专门成立一套相对独立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体制。

四、加强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一)功能定位,提高科技服务平台创新能力。科技服务平台在建设初期应明确在市场中的功能定位,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上文提到目前有三种类型的科技服务平台,分别是综合性、专业性及产业性三类科技服务平台,鉴于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较好的科技服务平台个数不多,所以明确平台功能定位是首要的任务,其次在发展期应围绕平台的核心功能业务集聚科技资源,与相关的政府机构、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吸引更多的科技资源供应方入驻平台。另外,科技服务平台运营方应借助互联网媒体的力量在线上线下加大宣传力度,这是平台建设初期积累用户量的有效手段。

当平台积累了一定的用户量后,下一阶段应增强科技服务平台在用户中的口碑和网络外部性,提高科技服务平台的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用的方法。目前,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的技术交易过程安全性还比较低,因此在规范技术交易流程的内容方面值得创新,比如设计一套交易服务工具用于规范交易流程,杜绝任何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的潜在性问题(法律纠纷、不信任),创造一个全新的交易环境;其次,另一个创新点即建立平台的绩效评估体系,每隔一个季度对平台的整体运营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以便对接下来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的规划,更好地实现平台自我造血及良性循环。

(二)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应与区域产业特色相结合,汽车行业作为川渝两地的优势性产业,将带动大量的科技资源集聚与共享,因此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以汽车行业科技资源的共享模式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将重庆主城区和成都市周边的汽车产业发展为示范联盟,构建汽车产业科技服务工程创新平台,将科技资源按产业实现细分,不同产业模块的科技资源构建不同的科技服务平台,以先发展带动后发展的理念最终实现成渝城市群科技业的兴盛。

依据特色产业的分类建设运营科技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科技资源的共享率。总体看来,若在云服务的基础上分产业创建各产业科技资源池并广泛使用,增强供需方相互交流和沟通,形成面向社会的科技数据共享,提高科技资源的开发共享率,研发一套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发展和完善网络科技资源共享环境,着力解决和突破一些关键性技术,最终建立成渝城市群乃至全国的产业科技资源池。

(三)培育科技服务平台专业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那科技人才则是建設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的第一资源,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支撑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性条件,而川渝两地科技服务平台的专业科技人才队伍和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而言还处于一个弱势的状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部分科技人才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中的突出作用。首先,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政府是这场科技变革中的领航员,在培育科技服务平台专业科技人才队伍方面要完善科技人才激励体制和人才竞争机制,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其次,要着重改善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科技人才是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核心竞争力,要重视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在对科技人才服务能力的提升上,可以借鉴和吸收国外科技强国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专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发展是一件可持续发展的事情,只有初期在政策和体制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未来成渝城市群科技事业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才有稳定的保证。

五、结语

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推动下,线上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总体而言,成渝城市群线上科技服务平台种类繁多,本文对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汇总分类、平台参与主体、构建主导方及常见的交易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发展现状详细地进行了总结分析,对线上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和原因进行了阐述,得出了目前主要不足有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平台较少、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及专业科技人才缺乏。根据上述不足及原因对下一阶段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的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设性的思路,主要包括明确定位,提高创新能力、平台的建设与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及培育专业科技人才队伍。本文研究的内容有助于了解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的整个发展趋势,其中还有很多内容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深入与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甜甜.互联网科技服务平台中的交易服务工具设计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34).

[2]周晴晴,梅姝娥.基于网络的科技服务平台的盈利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9).

[3]王霄,赵敏,孙欣沛.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3(14).

[4]唐仁华,伍莺莺,吴承春.对促进科技资源共享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7).

[5]岳晓杰.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6]张德英.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与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7(4).

[7]吴生高,季春,罗利华.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2007(3).

[8]蔡冬冬.日本科技发展政策及其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启示[J].科教纵横,2006(12).

[9]陶艳霞等.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5).

[10]张贵红,朱悦.科技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2(5).

猜你喜欢
政策建议发展现状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