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艺术创作之“外师造化”

2019-08-06 04:34苗海波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形态自然载体

苗海波

摘要:“外师造化”即审美活动必须以自然万物作为客观基础,它是审美心理发生的起点,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根艺;载体;自然;形态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184-01

根艺就是根的造型艺术,其创作是以各种自然根材为载体,因材施艺,而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它的创作应以自然为师,把人的作为看作从属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天人合一”的再现。来源于大自然的各类根材,以大自然赐与的多种的姿形,给创作者以灵感,同时也成为创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媒介。

唐代画家张躁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论,换言之,自然物之美是艺术美之基础,艺术美是自然美之升华,无自然物之美,艺术美便为无本之木,无米之饮。没有艺术美的发现和再创造,自然物之美只会被淹没的无影无踪。这对根艺创作有着实质性的指导作用,也应关注自然,对自然之形进行概括和提炼,并提升到能触动人之心境的位置,才是“中得心源”。

所谓“外师”者,即“写生自然,师法自然”,艺术家通过写生的方式,从观察和体会中感悟自然,最后才能通过所感、所悟,将目中之形赋予艺术之美。根艺创作应以自然的根材,通过人类的加工制作成形,来反映自然。根艺创作者应以特有的眼光和理念感悟自然生活,以形雕情是其真正的目的。借助自然实现生活的“形”表达对其感悟到的美感之情,写生的“形”是为情而准备的,“形”是艺术表达情感的媒介。只有真情才能动人,有感而发,为情所动,有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才是艺术的生命。在根艺创作中,作品也是在曲折的发展中推陈出新,并从技法到理论,交织着作者的审美思想,隐含着丰富的审美理念。人与自然的交流是潜移默化,点滴积累的“外师”只有一种外在的表过程,而“造化”却是潜在的情感升华。

唐人张彦远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根艺要用刻刀这个工具去实现作品的立意。根艺是来自民间,但创作者要用自己的心眼去看世界,养浩然之气,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灵气,无性流露,意趣自高,作品不断立意出新。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合一始终是中国主流的精神传统,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人与天是拍通一体的。道家看重自然,认为道字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老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看重人文,提出将人的情感移置自然界,将自然拟人化,使自然具有同人一样的情感与意志,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我们在根艺创作过程中,要使抽象的生命在具象中展示,使物象具有生命的表现形态,自然之物被看做是一种有机生命呈现给观众活跃的样态和真实的形态。自然与艺术的结合,在根艺创作上反映得也比较明显,如我们创作的根书、根画、根盆景等。反映在艺术创作上,要把局部与意象相宜的结合起来,保持美的自然形态,作品才能有灵性。

中国人善以已度物,认为万物都是生生不息的生灵,是通过其他生命来体会自然生命价值的情愫,根艺作品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不同的艺术门类问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它们对世界的感悟,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的。如舞蹈、雕塑、书法、绘画、篆刻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根艺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作者要根据根材的形状,进行构思、加工、处理。根的形象性是固有的,然而有形象的根并不都是美的,只有根的形象性脱离的其他属性单独呈现出来的才是美的,也就是说,根只有展示其独有的特性时,才表现出美来。

根艺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回归本真,追求自然的行动。人们对根艺作品的欣赏是受审美趣味所影响的,“外师造化”即审美活动必须以自然万物作为客观基础,它是审美心理发生的起点,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大自然作为一客观存在确有一种自在的本体之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切山川风物本就蕴藏着一种规律、秩序,搏动着复杂、强劲的节奏,这种规律、秩序、节奏即是最基本的美,包括根材的原始之美,但它又是根艺创作的最基础的参照物。中国人重造化、重自然,作品中带有浓郁的人性化色彩,根艺作品也秉承了传统文化,将作者的情感,意志等本质力量附加于根艺作品之上,使作品具有人的主观色彩,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带着主观感受,思想,情感和意志去观察外界事物的,而根艺作品则被注入人的生命活力。根艺作品《弱肉强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只游动的鱼儿,口中衔着一只小虾,作品通过自然天趣的画面,揭示的却是自然界中生物链残酷,同时作品意在言外,言有未尽,引人联想,有想象余地,让整个作品的意境及思想性活跃了起来。相反,没有情性、灵感驱动的操作,不会创作出好的根艺作品。

自然之美造就了艺术家,艺术家创造了自然美之魂。艺术的魅力在于情,情的源泉在于真。真实的生活,需要我们去真情体会和观察。根艺创作应以自然的物像来反映自然,根艺创作者应以“自然”为师,以特有的眼光和理念感悟自然,以形雕情,借助自然实现生活的“形”表达对其感悟到的美感之情,只有這样,根艺创作才可在曲折的发展中推陈出新,并不断提升作者的审美思想及隐含着丰富的审美理念。

猜你喜欢
形态自然载体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机会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