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露
摘要:琵琶是我国近现代众多民族乐器较早实现专业化发展的一种,以弹拨等方式进行演奏,其音色优美,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琵琶演奏者来说,如何运用复杂的演奏技巧对音色变化进行调整,在琵琶演奏过程中对演奏情感进行表达,是琵琶演奏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琵琶演奏中的艺术表达形式及影响因素,对琵琶演奏中常态音色与变化音色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琵琶演奏;常态音色;变化音色;应用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149-01
一、前言
在琵琶演奏中的音色变化中,不同的乐器材质会呈现出不同的音色,而弹奏指法的不同,也会导致音色的变化。因此,在琵琶演奏中,音色的变化是其演奏中对音乐艺术的主要表达形式。而在不同的琵琶演奏中,表演者性格特点的不同也会使琵琶演奏的呈现风格有所不同,如何在练习中缩短情感和琵琶弹奏时的差距,是琵琶演奏最终所能呈现的舞台表现能力。
二、现代琵琶演奏中的常态音色
在琵琶演奏中,其音色的构成和变化是琵琶演奏的基础,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丰富的音色表达是琵琶演奏中引人入胜的关键环节,就音乐表述能力而言,琵琶演奏中音色富含的繁复及鲜明特点,是琵琶演奏中独具魅力的音乐艺术体现。由古至今,对琵琶音色的探索从未停止,唐朝白居易所作《琵琶行》一词:“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形象地概括出了琵琶音色的变化和艺术表现能力,再加上琵琶弹奏中音色对环境气氛的营造能力,使得琵琶这一乐器在我国历史发展中传承至今。在琵琶演奏中,对于常态音色的理解,即是除了琵琶固有的音色外,通过琵琶演奏者的琵琶基础演奏技法及经过琵琶弹奏训练得来的较为稳定的琵琶音声特质。而“常态”一词,除了指音色外,还泛指琵琶演奏技术结构的基本状态,由于目前并未对常态音色进行定性,现阶段的常态音色只是与琵琶演奏中变化音色的处理进行比较后,在社会群体和琵琶演奏者之间约定俗成的琵琶音色称谓。
(一)琵琶演奏中常态音色的右手演奏技法
在琵琶演奏中,检验演奏者技艺水平的客观标准之一即是音色的變化。在琵琶的具体演奏中,运用的指法不同,相应的音色发声也不同。以琵琶演奏的右手演奏技法为例,在常见的琵琶演奏常见技法中,包括滚奏、轮指、摇指等,为了满足“音线”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必须对右手手指的发音在音色上进行统一及融合。虽然对右手演奏指法的要求相同,但由于演奏者个体生理、情感的差异性,使得琵琶右手演奏技法又各具韵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种技法特色不同,但是在音色上不能互相代替,琵琶演奏技法和相应的音色只是琵琶演奏艺术中的技巧表达之一。
(二)琵琶演奏中常态音色蕴含的人文精神
在琵琶演奏中,通过演奏者的不同演奏技法,有效塑造了音乐的内在精神和文化追求,相同的琵琶演奏技巧,表现出的情感音色却不相同,这即是对琵琶演奏乃至音乐艺术的重要创作,而演奏者对琵琶音色的掌握和运用,则影响着其对琵琶演奏作品内涵表达的最终呈现。
在演奏中熟练运用情感表达,对琵琶音色进行塑造,将琵琶演奏的音乐意趣与演奏技法有效结合,巩固琵琶演奏技巧中对常态音色的运用基础。在不同的音乐意境下,琵琶演奏中的音色变化需要不同技法的组合和变化。作为演奏技术与呈现音色的连接媒介,现代琵琶演奏对琵琶音色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同的技演奏技法下,琵琶演奏者需要从琵琶音色的特质性入手,从演奏实践中形成自己对琵琶演奏及音乐艺术的看法和理念。
三、现代琵琶演奏中变化音色的应用及概念
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音声特质,就琵琶而言,因变化音色的不同,使得其在音乐演奏中呈现出引人入胜的情感组合。在琵琶演奏中,变化音色是琵琶演奏者表达音乐形象、音乐内容及情感的有效方式,是构成琵琶演奏整体性的前提或基础。当琵琶演奏中呈现出一定高度,甚至是无法理解的情感表达时,也是琵琶演奏变化音色的一种呈现方式。
琵琶演奏中变化音色的出现,是琵琶演奏者为了表达演奏的特定需求,对琵琶演奏基础技法的“再创造”,使原本的基础音色变化为更符合演奏者情感表达的、具有情感拓展性的音色。以右手基础演奏技法为例,当右手义甲的触弦位置、角度和经过弦的速度、力度不同时,其音声特质的呈现也会不同。
除此之外,在琵琶演奏中,也离不开左手技法的细小处理,对不同琵琶乐曲的演奏技法,及音腔的节奏律动等,都是变化音色的表现形式之一。变化音色在琵琶演奏中的呈现主要是在双手演奏技法的常态中,通过对不同因素的技法改变,运用的更符合情感、音乐表达的琵琶演奏呈现。
四、琵琶演奏中变化音色的应用实例
(一)以琵琶演奏右手技法为例,对演奏情感进行探索
当琵琶演奏者的义甲在琵琶弦上触点位置的高低、触弦速度的快慢、触弦面积的宽窄、触弦角度的大小、触弦方向的朝向等,都是琵琶演奏技法的呈现,且在彼此之间具有联系性,是琵琶演奏者对琵琶乐曲的见解呈现。以《青莲乐府》为例,在演奏此首琵琶曲时,用右手食指下侧触弦,并向面板45°角方向拨弦的方式发出第一个音,其音色变化呈现出淳厚有力的特征,而根据琵琶乐曲谱例中右手触弦位置的高低,可以对乐曲进行细微的演奏技法的处理,从而展现出琵琶乐曲的柔美且富有大气细腻的音乐艺术特性。
在传统的琵琶演奏技法上,对“苍凉”“深沉”等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往往采用“慢”拨,并结合琵琶乐曲的上下意境,对余音进行延长。然而,在普通人学习琵琶演奏之初,往往无法对类似风格的琵琶乐曲表达形成自己的明确认识。以琵琶演奏曲《塞上曲》为例,琵琶原曲主要表达了我国古代妇女在传统封建社会制度的压迫中,遭遇的悲惨境界和心中饱含的悲愤,整体乐曲演奏基调上,蕴含着深厚的悲凉和凄切。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情感表达,可以在琵琶演奏中,采用右手慢速触弦结合贴弦的乐曲演奏方法,对常态音色发声进行演奏技法上的变化,从而带给听众“悲痛”“凄惨”的情感体验。
(二)以琵琶演奏左手技法为例,对演奏情感进行探索
如何对琵琶乐曲的左手演奏技法进行再创造,是我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形式创新的表现。在我国传统乐器分类中,琵琶属于典型的以“点”为发音单位的弹拨乐器,在琵琶演奏中,仅仅靠右手技法无法呈现出琵琶演奏的独特音韵,而左手演奏相应技法的应用,有助于整体乐曲艺术特性的呈现。以琵琶乐曲《月儿高》为例,在乐曲演奏时,通过使手指拉动琴弦的快速滑动,以短暂的动作过程在乐曲演奏中呈现出不同的律动变化,从而体现出琵琶演奏中演奏者的个人艺术感悟。
在上世纪新创作的琵琶乐曲中,《渭水情》的创作中运用了较多的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从而使该作品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在对这首乐曲进行演奏时,要求演奏者在推拉音下行的过程中与揉弦结合使用,以求在长音余韵中展现出该作品的鲜明风格,体现出琵琶演奏中以“点”带“线”的音色变化。而在琵琶乐曲《诉》中,当演奏呈现自由吟诵式的散板形式时,左手需要于相把位上进行滑音揉弦处理,从相至品作出虚滑音对风声进行模仿,营造出一种“悲凉”“寂寥”的音色,彰显出乐曲内在的戏剧冲突和实践矛盾,从而提升听众对琵琶演奏中所含情感的感知力。除了琵琶演奏中的常用技法外,左手吟揉本身还可以结合快慢、轻重、疏密等不同形式,丰富琵琶演奏中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结语
作为一种古典的民族乐器演奏艺术,琵琶的演奏音色变化极富艺术表现力。现阶段对琵琶演奏音色的认识和发掘,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趋势的作用,满足了人们意识形态领域发展需求。对琵琶演奏中常态音色与变化音色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可以有效促进人们对琵琶演奏中音色变化的了解,丰富琵琶演奏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演奏者在掌握不同因素对琵琶弹奏音色产生的影响范围时,正确运用演奏技巧,以呈现出更美好的琵琶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