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六种网络诈骗

2019-08-06 02:42夏修露胡昭月
农村百事通 2019年14期
关键词:作案受害人陷阱

夏修露 胡昭月

编者按: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下各种资料的收集越来越容易,诈骗手法也变得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网络诈骗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类。网络诈骗通常指不法分子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现针对目前常见的一些网络诈骗,相关公安部门梳理了六种典型网络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法,并有针对性地发布了防范攻略,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陷阱一  升级“网银密码器”

作案手法:不法分子向全国各地的银行客户发送电子密码器、网银U盾升级的虚假短信息,诱骗客户进入克隆的虚假银行网站,进行网银密码器升级的相关操作,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利用木马程序,窃取客户的网上银行账户名及密码,再通过网上银行将客户账户上的资金转走。

警方提示:接到此类短信时,一定要致电或当面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不要登录短信中提及的网站,更不要进行操作。

陷阱二  网络兼职交纳保证金

作案手法:不法分子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假的网络购物网页,然后要求客户先将商品预付款、托运费等汇入指定账户实施诈骗;或发布特价机票信息诱骗网民进入钓鱼网站,购买机票并支付;或发布高薪招聘网络兼职信息,然后要求应聘者交纳保证金。

警方提示:网上购物、购机票应采取第三方支付方式,不要直接汇钱或转账给商家,以防止被骗;寻找兼职工作,一定要通过有信誉的专业兼职网站,并要对兼职信息加以甄别后再选择。

陷阱三  “淘宝员工”打来电话

作案手法:受害人在淘宝网上购物,支付不久后即接到陌生人的电话,询问其是不是购买了某商品。得到受害人确认以后,不法分子谎称该商品未成功支付,需要重新支付,诱骗受害人访问内含木马病毒的伪装链接,帮助事主远程控制电脑操作进行支付,并要求事主提供账户手机验证码,从而实现用事主账户内存款购买大额虚拟商品后再销赃转换成现金。

警方提示:当接到自称是淘宝客服、支付宝客服的电话时,不要轻信,需要第一时间通过正规购物平台与真正的客服取得联系并进行电话确认;在网上对任何人都不能透露自己的支付宝、银行密码及其关联的短信认证信息。

陷阱四  “QQ、微信好友”要求打款

作案手法:不法分子盗取QQ密码后,通过调取被盗QQ的聊天记录,分析其关系密切且可能存在经济往来的好友,并将该好友在被盗QQ中删除,同时伪造一个与该QQ好友头像、空间等一模一样的QQ号码加入到被盗QQ好友列表中。在被盗QQ真实使用者下线后,不法分子便以各种名义借钱或冒充老板、领导要求打款。

警方提示:與QQ、微信好友聊天中涉及借款、汇款或以任何理由要钱的问题时,应直接与对方电话联系确认,不要拨打在聊天中提供的其他电话号码,一定要完全核对真实后再决定是否汇款。

陷阱五  “喜中大奖”先交保证金

作案手法:不法分子大量发送电子邮件,称您已成为某节目的幸运观众并获得大奖,还留下了虚假网站网址或联系电话。当受害人登录该网站或拨打该电话后,不法分子会想尽办法让受害人汇“个人所得税”“保证金”等项款以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不要有不劳而获的心理,对电子邮件或短信称“中奖”等信息,并要求先汇各种费用的,都不能轻信。

陷阱六  “投资理财平台”赚大钱

作案手法:不法分子在各类网站论坛大量发布所谓可以通过炒贵重金属等获得极高年收益率的项目,并在网站或其他渠道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介绍。当受害人将钱打入所谓的投资理财平台后,不法分子会先让受害人感受到承诺的收益,让受害人继续投钱。此后,如果受害人提出要将钱取出,平台客服会以各种理由推托,然后不法分子会迅速将钱全部转走。

警方提示:不能贪图不合常理的过高理财收益,建议投资者选择信用可靠的知名的理财平台进行投资。

猜你喜欢
作案受害人陷阱
窃贼是如何作案的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隐匿的作案痕迹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问责乏力冤案变悬案?
陷阱
陷阱2
陷阱1
抓小偷
甜蜜的陷阱